我叫段润明,是山东省乳山市下初镇的一名退休教师。春节回家亲朋好友团聚,谈起家乡电的变化,在供电所退休的老同学段桂武感慨道:“从祖辈照明用小火油灯,到后来用上电灯,现在电脑、空调都进了农家,家乡的变化真大呀!”一席话勾起了大家美好的回忆。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老辈人说这是神话。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段家村有800多户2800多人口,是下初公社第一大村队,粮食产量高,还有绣花房、缫丝房、磨坊等十几种副业,是全县远近闻名的红旗村、文明村。本村姑娘不愿外嫁,外村姑娘都争破头想嫁进来。
1974年,集体经济富裕了,村支部研究安装电灯,这在下初公社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呀。支部书记安排分管副业的支委段桂翠带人买回了一台460型60马力柴油机,又南下南京市发电机厂买了一台40千瓦的发电机,成立了段桂武在内的三人电工组,建发电站。那年段桂武刚满18岁。一眨眼的功夫,安电灯的消息就传遍了,村民都觉得稀罕,盼星星盼月亮地巴望着。
正赶上公社高中物理课搞开门办学,同学们在物理老师的带领下,用了两个月,帮村里挨家挨户安上了电灯,每家最多让安两个灯泡。
发电那天,全村像过节一样热闹。天刚擦黑,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眼巴巴地等着亮灯。村干部则都在发电室,等着这光明时刻的到来。柴油机响了,我们心好像都蹦到了嗓子眼,合电闸时段桂武紧张得大气不敢喘,索性一跺脚,闭眼一推,电闸合上,电灯亮了!段桂翠高兴地跳起来,“我们段家村终于灯头朝下啦!”那一刻全村一片欢呼,九十多岁的老人拿着长长的旱烟袋,凑到电灯底下,想借火抽烟呢。
刚用电时,油料全由村里负责,每天只限照明三小时,每晚八点五十,发电机就减一下速,电灯就眨巴一下眼。“快收拾一下,电灯要回去啦。”每到此时,干活的、串门的都得赶快结束,要不就摸黑了。
1975年我结婚,买了台南京牌收音机,成了稀罕物件,经常是我家里还没吃完饭,邻居们就提溜着小板凳前来占座了。刘兰芳老师说的《杨家将》节目时间一到,座无虚席。
1976年,个别村民买了黑白电视机。可电压不稳,经常看着看着就不见了图像只有雪花点,得拍打电视机、摇晃天线杆子,可每晚还是满院子都是人,墙上、树上就连平房上、猪窝盖上也有人。
1982年9月,老三队集体买了一台14英寸的彩色电视机。当时正逢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村里人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中央领导人。
新玩意儿多了,电不够用了,段桂翠又托人从北京买回汽油发电机配合使用。麦季抢收时,村里增加了8台小麦脱粒机,用电负荷增大,电灯光一下子暗了下来。段桂翠大嗓门又亮了:“大家加油干呐,你看,我们的发电机三相坏了两相,还有一相在坚持呢。”这成了多年的笑话。
1984年,国家“大网电”接到村里,那时候只有一台变压器,电压还不太稳,村民不敢用大电器。
那时电网薄弱,用电紧张,拉闸限电是常有的事儿。家庭条件较好的,通常会买一台稳压器,怕烧坏家里值钱的“大件”。虽说那时电费不太高,但人们收入还很少,大家都很节省,9点以后村里基本就一片黑。
2000年,按省市电力部门要求,乳山市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完成,农村变压器容量加大,电压稳了,电量更充足了,停电倒成了稀罕事儿。再加上电费也便宜了,老百姓用电也不再“算计”。
“现在,家家都离不了电,所以我们供电服务必须跟上。”这成了电工段桂武的口头禅。改革开放后,村里生活水平提高了,用电负荷高了,供电公司也有了新要求——从安装电表到抢修电路,只要用户一个电话,维修人员就会骑着摩托车赶到,保证“抢修不过夜”。
2011年7月25日,乳山市遭受有史以来最强暴雨袭击。很多村子大树、线杆全部被刮倒,整个乡镇陷入黑暗之中。段桂武他们成立抢修小组,通宵达旦,吃住就在线路上。村民们自发给他们打手电筒,送姜汤。看着村子里的灯又亮了,大家一片欢呼,像极了发电那天的情形。
周末我回村,想到桂超磨坊粉碎点玉米面,桂超夫妇俩不在,吃了个闭门羹。一打听,原来桂超采纳了供电所的意见,搞什么错峰用电,每天清早五点到七点开门干活,说是这期间大家用电少,电价低。威海市已实行用电分段计费,要想节省电费,还可以错峰用电、选时用电。
现如今,农民的腰包鼓了,有的住上小洋楼,农村与城里没两样,也进入了“大电器时代”。家用电器也由原来的“三大件”变成了很多件,电脑、空调、冰箱、洗衣机等一应俱全,手机上还能看十九大呢,电动汽车也不是梦想了。农村的晚上是灯火通明,热闹得很,敲锣打鼓扭个小秧歌,再来一段广场舞……
以前交电费要挨号排队,老人交费更不方便。现在就方便多了,除了有营业网点还可以通过电费充值卡、代收费等方式,基本在社区以内就能解决交费问题。段桂翠今年87岁了,还很硬朗。说起用电,他是打心底里自豪。
主办单位:欢迎光临beplay彩票 网站运营:beplay体育在线官网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beplay体育登录官方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我叫段润明,是山东省乳山市下初镇的一名退休教师。春节回家亲朋好友团聚,谈起家乡电的变化,在供电所退休的老同学段桂武感慨道:“从祖辈照明用小火油灯,到后来用上电灯,现在电脑、空调都进了农家,家乡的变化真大呀!”一席话勾起了大家美好的回忆。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老辈人说这是神话。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段家村有800多户2800多人口,是下初公社第一大村队,粮食产量高,还有绣花房、缫丝房、磨坊等十几种副业,是全县远近闻名的红旗村、文明村。本村姑娘不愿外嫁,外村姑娘都争破头想嫁进来。
1974年,集体经济富裕了,村支部研究安装电灯,这在下初公社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呀。支部书记安排分管副业的支委段桂翠带人买回了一台460型60马力柴油机,又南下南京市发电机厂买了一台40千瓦的发电机,成立了段桂武在内的三人电工组,建发电站。那年段桂武刚满18岁。一眨眼的功夫,安电灯的消息就传遍了,村民都觉得稀罕,盼星星盼月亮地巴望着。
正赶上公社高中物理课搞开门办学,同学们在物理老师的带领下,用了两个月,帮村里挨家挨户安上了电灯,每家最多让安两个灯泡。
发电那天,全村像过节一样热闹。天刚擦黑,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眼巴巴地等着亮灯。村干部则都在发电室,等着这光明时刻的到来。柴油机响了,我们心好像都蹦到了嗓子眼,合电闸时段桂武紧张得大气不敢喘,索性一跺脚,闭眼一推,电闸合上,电灯亮了!段桂翠高兴地跳起来,“我们段家村终于灯头朝下啦!”那一刻全村一片欢呼,九十多岁的老人拿着长长的旱烟袋,凑到电灯底下,想借火抽烟呢。
刚用电时,油料全由村里负责,每天只限照明三小时,每晚八点五十,发电机就减一下速,电灯就眨巴一下眼。“快收拾一下,电灯要回去啦。”每到此时,干活的、串门的都得赶快结束,要不就摸黑了。
1975年我结婚,买了台南京牌收音机,成了稀罕物件,经常是我家里还没吃完饭,邻居们就提溜着小板凳前来占座了。刘兰芳老师说的《杨家将》节目时间一到,座无虚席。
1976年,个别村民买了黑白电视机。可电压不稳,经常看着看着就不见了图像只有雪花点,得拍打电视机、摇晃天线杆子,可每晚还是满院子都是人,墙上、树上就连平房上、猪窝盖上也有人。
1982年9月,老三队集体买了一台14英寸的彩色电视机。当时正逢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村里人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中央领导人。
新玩意儿多了,电不够用了,段桂翠又托人从北京买回汽油发电机配合使用。麦季抢收时,村里增加了8台小麦脱粒机,用电负荷增大,电灯光一下子暗了下来。段桂翠大嗓门又亮了:“大家加油干呐,你看,我们的发电机三相坏了两相,还有一相在坚持呢。”这成了多年的笑话。
1984年,国家“大网电”接到村里,那时候只有一台变压器,电压还不太稳,村民不敢用大电器。
那时电网薄弱,用电紧张,拉闸限电是常有的事儿。家庭条件较好的,通常会买一台稳压器,怕烧坏家里值钱的“大件”。虽说那时电费不太高,但人们收入还很少,大家都很节省,9点以后村里基本就一片黑。
2000年,按省市电力部门要求,乳山市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完成,农村变压器容量加大,电压稳了,电量更充足了,停电倒成了稀罕事儿。再加上电费也便宜了,老百姓用电也不再“算计”。
“现在,家家都离不了电,所以我们供电服务必须跟上。”这成了电工段桂武的口头禅。改革开放后,村里生活水平提高了,用电负荷高了,供电公司也有了新要求——从安装电表到抢修电路,只要用户一个电话,维修人员就会骑着摩托车赶到,保证“抢修不过夜”。
2011年7月25日,乳山市遭受有史以来最强暴雨袭击。很多村子大树、线杆全部被刮倒,整个乡镇陷入黑暗之中。段桂武他们成立抢修小组,通宵达旦,吃住就在线路上。村民们自发给他们打手电筒,送姜汤。看着村子里的灯又亮了,大家一片欢呼,像极了发电那天的情形。
周末我回村,想到桂超磨坊粉碎点玉米面,桂超夫妇俩不在,吃了个闭门羹。一打听,原来桂超采纳了供电所的意见,搞什么错峰用电,每天清早五点到七点开门干活,说是这期间大家用电少,电价低。威海市已实行用电分段计费,要想节省电费,还可以错峰用电、选时用电。
现如今,农民的腰包鼓了,有的住上小洋楼,农村与城里没两样,也进入了“大电器时代”。家用电器也由原来的“三大件”变成了很多件,电脑、空调、冰箱、洗衣机等一应俱全,手机上还能看十九大呢,电动汽车也不是梦想了。农村的晚上是灯火通明,热闹得很,敲锣打鼓扭个小秧歌,再来一段广场舞……
以前交电费要挨号排队,老人交费更不方便。现在就方便多了,除了有营业网点还可以通过电费充值卡、代收费等方式,基本在社区以内就能解决交费问题。段桂翠今年87岁了,还很硬朗。说起用电,他是打心底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