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电网曲靖供电局继电保护班精益管理出成效

发布时间:2017-10-10 来源:中国电力网


曲靖供电局变电管理二所继电保护一班班员。

  螺丝刀,是继电保护专业最常用的工具,不管是缺陷处理还是设备检修,每个继保人都有一把自己最顺手的螺丝刀。但是,受到个人的使用习惯,以及技术能力影响,一模一样的螺丝刀发挥的功效也不一样。而在变电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如何让每一个继保人手中的螺丝刀发挥出一样的功效,那就必须让使用者拥有一样的技能,这是云南电网公司曲靖供电局变电管理二所继电保护一班在精益管理中总结出的“精文化”。

重培养,造骨干

  今年3月初,新员工李南君和余键被班长程远“赶”到了实验室,要他们自己将班里所负责的22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保护设备全部熟悉一遍。因为接下来的大半年里,他们将和班里的其他成员一起迎接设备的大修技改季。

  没有专门让老师傅带着,完全就靠两个新员工自己看,这能有什么效果?说“赶”,并非是完全的“放养”,其实用心良苦。以前的培训大都是灌输式的,把班里觉得重要的知识对新人进行教科书式的讲课培训,可能理论知识听懂了也明白了,但一到现场就傻眼了。其实关键还是新人对现场的保护设备不熟悉。

  先熟悉保护设备,遇到问题自己先想,想不明白再来问班里的技术专家、有经验的师傅,最关键的是必须让他们有一个思考的过程、主动去想解决的办法,如此培训,效果自然会加分。“才来的时候,主要接触的是110千伏及以下的保护设备检修,跟着师傅干,也没多想,师傅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不会就问,干完就忘,从不走心。这次参加500千伏龙海站的检修,虽然角色没有变仍然是工作班成员,但是对于负责人安排的工作我能知道这项工作是属于整体检修的哪一块,知道该如何去做,遇到问题也能第一时间自己先思考,不会问出闹笑话的问题来了。”新员工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同时,继电保护一班打破原有的由老师傅对新人开展培训的单一模式,推行人人都是“培训师”。比如在每月的作业回顾中,进行当月缺陷处理情况分析,让缺陷处理人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分享自己处理问题时遇到的难点、疑惑点,以及解决措施,其他人还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处理意见。如此,一个人的经验值乘以10,放大十倍变成一个班的经验值,其他班员再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处理效果只会更加快速、可靠。

  继电保护一班有10个人,担负着曲靖供电局28座变电站的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检修维护工作。如何让每个班员都能将其价值最大化、工作任务均衡化,自然不能长期只依靠老员工,必须注重培养“业务精、能力强、拉得出、顶得上”的新员工,让新人尽快成长并独当一面。目前,班组包括新员工在内已全部取得“三种人”资质以及相对应的技能水平认证资质和职称资质。良好的班组文化,造就了班组无骨干,人人是骨干的特色,让班员的工作量越来越均衡,有效减轻了骨干依赖,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减负。

弃粗放,拾细密

  基础管理方面,班组结合改进对策,以指导书为作业管理的重点,明确了“干什么”,以统一的岗位设置和清晰的职责明确了“谁来干”,以精益班组创建要求明确了“怎么干”,实施“精文化”管理模式,围绕二次设备,夯实基础管理,完善信息建设,全方面、多角度地夯实生产管理,切实改善工作短板。

  班组紧扣标准规范,建立“一班一库”,为设备检修维护建立执行标准。建立《变电站设备主人与管辖设备清单》,签订设备主人管理责任书56份,为班组管辖的1672套二次设备确立了责任人,并从日常维护、信息管理、缺陷管理及检修管理四个维度全面强化设备责任落实。建立《班组月度规定动作清单》,结合南网一体化管理要求及内部顾客需求,将班组考勤管理、月度报表等26项管理工作确立为月度规定动作,指定责任人与监督人,涉及全班成员共计97人次,全员参与,共建共管,这一做法也得到了所部的认可,并向全专业推广。

  为更好记录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情况,加强设备信息管理,班组坚持“细化电子台账、健全图片台账、完善辅助台账”的设备信息管理思路,从2013年开始,结合大修技改工作,将以前未纳入统计的通信2M装置、辅助元器件(瓦斯继电器、三相不一致继电器)纳入设备信息管理,建立《瓦斯继电器统计表》《三相不一致继电器信息统计表》。这些表格,不仅含有设备的参数信息,还包括2.1万多张设备实物实地的照片。经过班组全员持续的努力,班组所属28座变电站各类设备台账信息完整率达到了100%。而这并不仅仅是数字上的成果,班长程远说:“有了他们,在故障处理上,哪个站什么设备出了问题,只要查一查相关设备统计表,什么型号、什么厂家、什么样子,准备备品备件的时候就不会出错,提高故障抢修效率。”

  班组紧扣安全生产,狠抓检修质量闭环管理落实情况。从现场勘查、方案编制、班前班后会、发现问题、资料汇总到审核签字确认,结合设备规范化管理,将电子资料纳入检修管理,装订成册,检修资料完整率100%,实现生产管理有据可查。这个就好比是医生给病人写的病历,有详细的看病情况,治病过程,如下次再发病也可进行查询,快速去病。“从2007年开始,我们就开始做设备的‘病历’”班员刘雨现在养成一种习惯,不管是检修还是故障处理,都先找出检修资料,看病史、查病因,了解设备之前的检修情况、查看遗留问题的跟踪处理,做好设备的病历功课,检修和故障处理时就能更加从容,检修得更完善、全面。同时,此做法还被推广应用到班组电网风险预警、重点设备特维等方面。

轻结果,重过程

  继电保护一班是“大”有名气的QC班,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QC界能拿的奖,他们都拿过。但大家最看重的不是QC带给他们的奖项和荣誉,而是创新文化。

  班组研发的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在曲靖供电局110千伏变电站安装、运行后,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并获得了国家技术专利;研制主变套管电流互感器新型极性测试仪,将主变套管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时间由原来的204分钟大幅缩短至7分钟,成果荣获全国电力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成果特等奖,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一种继电保护交流采样测试系统》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制作《主变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智能判别软件》,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及经验技术依赖,并获软件著作权。

  面对如此的成绩,2016年班组却把用于解决保护装置调试时间与先进供电企业差距较大的QC课题交由余键和李南君两名新员工负责。“班里把QC交到我们手上,着实有点心虚,因为一来我们工作时间不长,技术经验都不到位,二来,要是做不好怎么办,压力山大啊。”新员工虽然心里慌,但还是硬着头皮做,因为整个QC过程班组并不是当甩手掌柜,每个阶段每个师傅都积极出谋划策,提供点子,只是主动权、执行力在两名新员工,由他们牵头。

  最终,继电保护一班研制的用于继电保护测试仪远程控制的新系统,将保护装置调试往返确认时间由69.3分钟降低为9.42分钟。就这样,在别人眼里认为继电保护一班QC成果今年似乎输了,但在全班人眼里,班里是挣到了。“整个QC过程班里让我们大胆想、放手做,期间每个人都积极参与。”余键和李南君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又成长了很多。

  工作23年的孙二双是一级助理技术专家,是班里的“行走的技术经验包”,平时除了工作就是看跟工作有关的技术书籍,他参与的QC课题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校验系统平台研发获云南电网公司2014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获云南电网公司2015年度实用新型专利二等奖,“年轻人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脑子活,敢做敢想,不能总是班里的老人负责,那样年轻人只是跟着后面干,很难会有自己的想法。成果能获什么样的奖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中的创新思想”。

  为保障班组的创新能力持续不断,继电保护一班结合班组生产实际,加大创新力度的同时,形成以新员工敢想敢做能吃苦、老员工提供技术经验支持的良性发展。(文/图 易培琳 刘雨)

关键词: 曲靖供电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