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锂电池EP电力展丝绸之路光伏中天科技EP展电缆电力电力峰会北京充电设备展

铜资源富足,扩大应用势在必行

2016-04-29 116 0
核心提示:中国铜资源短缺,在过去一个时期成为不少人的固有观念。然而,随着地质找矿突破行动的深入,国内铜矿勘查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西藏地区的一些重大发现,使中国铜资源储量大幅度增加。

中国铜资源短缺,在过去一个时期成为不少人的固有观念。然而,随着地质找矿突破行动的深入,国内铜矿勘查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西藏地区的一些重大发现,使中国铜资源储量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积极落实国际产能合作战略,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建设了一批海外资源基地,铜矿山的设计产能已经接近国内现有生产能力。从全球市场供需形势看,铜已经不再短缺,中国铜的供应进入了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预计在未来一个时期里,完全能够形成良性供给局面。在这种背景下,进一步扩大铜的应用,成为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作出阐述。

一、中国铜供应四大来源发生变化,铜不再短缺

长期以来,中国铜供应主要依赖循环利用、国内资源、国际采购和国外权益这四种渠道。最近几年,这四个供应来源都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国家铜资源保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1.中国可供循环利用的资源不断增加

铜具有良好的循环利用性能,持续增长的铜消费,必然导致能够循环利用的铜积蓄量不断增加,“城市矿产”已经成为铜资源保障的重要来源。

据统计,在1980年到2015年期间,我国累计消费精炼铜已达1.06亿吨。其中,2000年以前的累计消费量有2090万吨。这样,按使用寿命周期计算,未来我国可回收利用的铜将出现一个持续上升的过程。也就是说,从现在起,国内可以回收利用的铜资源将增加到100万吨以上,今后还会继续增加。预计到2025年以后,中国每年可以回收利用的铜资源将达到300—400万吨;2035年以后将达到500万吨以上。这样,从长期发展趋势看,中国对矿产铜资源的依赖将逐步降低,资源保障能力也将得到大幅度提升。所以,从循环利用的大趋势看,在我国铜不可能是一种长期短缺的资源。

2.海外资源基地建设取得进展

铜矿开发是我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先行领域。自19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企业积极贯彻“走出去”发展战略,通过国际合作,建设了一批稳定的海外铜资源基地。据不完全统计,到2015年底,我国企业已经拥有海外权益矿山铜生产能力87万吨;铜冶炼能力45万吨。在建矿山铜产能超过100万吨,将陆续在2016年和2017年建成投产。中国在海外对铜矿项目进行的投资活动,不仅提高了对中国铜资源的保障能力,投资企业获得了良好的回报,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中国重要资源的全球配置能力,提升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3.国内铜矿找矿成果显著

随着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施,我国在冈底斯成矿带、班怒成矿带、三江成矿带和天山成矿带的铜矿勘查取得重要成果,发现了西藏谢通门、驱龙等一批大型、特大型铜矿。在2011-2014年,全国新增铜资源达到1683万吨。中国探明铜资源量的不断增长加,显著增强了自身的资源保障能力。

4.国际市场供应充裕

铜是国际化大宗商品。从全球角度看,世界铜矿资源丰富。据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陆地已发现的铜资源超过18亿吨,海底锰结壳和结核中约有铜7亿吨。特别是过去一个时期,全球新建的铜矿山很多,已经能够满足较长期的市场需求。

另外,从地缘角度看,智利、秘鲁、刚果(金)、蒙古国等都有大型铜矿山分布,形成了稳定、多点的世界铜原料供应格局,有利中国的多渠道进口,可以保证资源供应安全。

二、如何实现铜供应的动态平衡

中国铜供应格局变化表明,由于原有的需求动力削弱,新的增长动力尚未形成,在未来较长期间内,世界铜的供应都将处于安全、可控、多元和稳定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铜资源保障的立足点,应该开始从短缺考量,转向在供应相对充足情况下,如何实现最优化供应和实现动态平衡。

从中国铜的供应渠道看,国内开发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大规模开发西藏地区的铜矿,经济、环境成本都很高,不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而铜的循环利用,符合绿色发展的方向,成本也比较低,未来将在国内铜供应方面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利用海外资源,对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问题是周期长,投资大,且要受到投资国政策变化的影响。而单纯依赖现货进口,在国际市场铜价处于低价位时,是个不错的选择,但由于铜价频繁波动,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中国铜的四种供应渠道各自的优缺点并存,没有最优,只能互补。所以,特别需要研究如何实现供应的动态平衡。所谓动态平衡,就是用组合的方式实现供应的稳定和效益最佳。例如,一种可供选择的模式是,铜的循环利用和海外权益矿山供应为主,以国际采购为辅,在上述渠道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开采国内的铜矿。这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突出优点是,有利于国内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铜资源的合理、高效、集约利用。而一旦国际市场发生变化,价格暴涨,我们就可以开始使用自己的资源,规避国际市场波动风险。

当然,要实现铜资源保障的动态平衡,还要靠自己的软实力。一定要建立在对未来和各种渠道准确预测和分析的基础上,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对渠道实现最大限度的控制,进而实现配置的最优化和利益的最大化。

三、资源战略-我们如何选择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铜资源的供应是安全的,可控的和多元的,并且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进程。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资源战略也 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才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首先,在指导思想方面,不宜继续倡导限制铜的使用,而是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由企业自主决定使用什么样的材料。例如,在导体领域,也就是电线电缆生产中,究竟是采用铜材料,还是采用铝材料,应完全由生产企业根据技术要求、盈利能力,自主决定。在主流媒体方面,也不应开展“以铝节铜”的舆论导向,影响铜的使用。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在技术开发导向资金的安排方面,也不应重点向铜铝复合导体方面倾斜。因为开发这类材料也是企业的自主行为。

其次,在资源保障方面,重点是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建设海外资源基地。不仅是建设铜矿山,而且要建设铜冶炼,还要发展铜加工。这是我国铜资源战略的 一个关键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铜资源保障的全球化配置,保证动态平衡,全面提升中国在国际铜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另外,在资源战略方面,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按照动态平衡的资源规划和战略,用前瞻的、科学的、统筹兼顾的方法,实现总体战略。特别应彻底摒弃那种简单的、未经充分考量的资源管理方法和政策,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

四、扩大铜应用势在必行

随着世界铜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铜供应不再短缺。中国作为铜生产和消费大国,电力电缆行业更应该优先使用铜而不是铝或铝合金材料。

政府在13五计划的2万亿电网投资将给铜在电力电缆,变压器等应用的推广带来机会;电动汽车2015年预计产量15万辆,如果到2020年能实现500万辆的话,将新增用铜40万吨;太阳能光伏预计在2015-2020新装120-170GW,风电预计新装135-165GW,这两项应用将分别带来50万吨左右的用铜量;

另外在建筑领域铜水管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具有潜力的应用市场。

总之,“以铝节铜”已经成为过去,中国铜应用将获得新的巨大机遇。(赵武壮)

标签: 电力电缆,铜
反对0 举报0 收藏0 打赏0 评论0
更多> 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付款方式| 联系方式| 版权隐私|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广告服务| 网站留言| RSS订阅| 违规举报| 京ICP备11041772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