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电多能互补能源综合体项目在山东淄博开工。项目利用煤矿闭坑土地资源,建设农光互补电站、地源热泵能源站等,同步解决地下水污染、地质安全隐患等问题,这一“矿地融合”新模式,为废旧矿井综合利用开辟了新路径。
“项目由省地矿局、中国华电集团山东公司、省科学院合作开发,总投资33亿元,规划建设30万千瓦农光互补电站及地源热泵能源站、生态农业等。建成投运后,年可提供绿电4.2亿千瓦时,替代标煤12.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7.8万吨,实现产值收入5亿元。”据淄博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介绍,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5亿元,建设5万千瓦农光互补电站,计划2023年底投运;二期投资28亿元,规划建设25万千瓦农光互补电站及地源热泵能源站等设施,计划2025年前投运。
作为百年开采历史的煤矿资源枯竭型城市,淄博充分利用废弃矿井地貌优势,全力推进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华电多能互补能源综合体,在废弃矿井地面建筑及空闲土地上,建设“光伏+”电站;利用矿坑水温常年介于15至30摄氏度优势,采取“井下利用—热能提取—生态处理—初级利用—循环利用”模式,建设地源热泵能源站,用于周边供暖制冷、温室种植、生态补水、工业用水等,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赢”。
“冬季,从矿井取水,经地源热泵能源站提温,供应居民取暖;夏季,矿井直供冷水,恒温恒湿农业大棚,促进农作物增长增产。”华电多能互补能源综合体负责人介绍说,项目一期规划建设10余座智能温室大棚,钢制棚体骨架,覆盖碲化镉薄膜太阳能光伏组件,既保证太阳能光伏发电,又满足温室大棚农作物采光;配套安装太阳能蓄电池,光伏发电“自发自用、余电存储”;设置相应感应设备和系统指令,温室大棚具备自动控制开窗、卷膜、风机湿帘、生物补光、灌溉施肥等功能;棚内恒温21度左右,适宜游客一年四季观光……华电多能互补能源综合体落地,让废弃矿区涅槃重生,成为“双碳”目标下的新“金山银山”。
据悉,淄博将以华电多能互补能源综合体项目为契机,强化废弃矿井综合开发利用,加速推进“光伏电站—生态农业—地源热泵”一体化创新发展,全力打造废弃矿区高效利用“淄博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