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云南省“十四五”以来并网发电的最大单体光伏项目,撒永山光伏电站于去年12月31日正式投产,截至今年3月底累计发电超过5000万千瓦时,预计每年平均上网电量为3.98亿千瓦时,为云南新能源电力供给端释放增量,传达出云南新能源项目“能投尽投、能快尽快、全容量并网”的积极信号。
光伏发电进入“快车道”
加强产业布局,加快项目并网投产,加速新能源电力扩容
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与撒永山相似的山地、高原占全省总面积的94%,许多地区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光照条件优越,是全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拥有发展光伏产业的巨大优势。
为发挥优势促进光伏发电产业发展,云南省相继规划建设“8+3”11个光伏发电基地,“保供给、促投资”44个光伏发电基地,金沙江下游基地首批270万千瓦第一期项目。为进一步规范光伏发电资源开发管理,去年云南省印发了《云南省光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2022—2024年)》《云南省加快光伏发电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推动产业链加快向终端延伸。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开发行为加快光伏发电发展的通知》,加快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接网和消纳,为实现未来3年新增新能源装机5000万千瓦的目标提供政策支撑。
今年全省能源工作会议上,省能源局与各州(市)能源主管部门签订了新能源建设并网投产承诺书。项目业主、州(市)政府、省级各部门和云南电网公司同向发力,共同推动一季度全容量并网投产项目数量和容量持续增加,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在当地的大力支持下,项目率先实施县级备案新模式,成为云南省‘8+3’项目中第一个备案的项目。”撒永山光伏电站项目业主华电云南公司副总经理吴云红介绍,开发建设中,禄劝县各职能部门组织开展现场联合调查,一次性彻底排查用地问题,为电站各项前期专题报告快速报批创造了良好条件。省、市、县政府部门强化联动,镇(乡)政府及村委会强力协调,华电云南公司持续优化新能源项目管控方案,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加快新能源建设速度。
举全力加快项目并网投产,撒永山光伏电站映射成像。去年5月31日,项目取得升压站农转建及土地征收批复,11月30日建设完成升压站调试,12月31日即投产发电。
释放行业最大潜能
抢抓窗口期并网发电,缓解用电紧张,优化电源结构
“7月前云南将处于旱季,枯水期加之产业落地对电力的需求与日俱增。光伏电源的接入,将在缓解用电紧张、优化电源结构等方面产生作用。”云南省能源研究院科技管理及成果转化中心博士、高级工程师杨玺认为,此期间或将是光伏发电站并网发电的重要窗口期。
从供给侧来看,在全国层面,光伏发电已全面进入平价无补贴、市场化发展阶段。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创新,光伏发电的成本也在快速下降。“并网电价激励政策是最直接刺激各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的方式,但是鉴于政策的不确定性,等待观望将使电源
企业失去主动权。”杨玺说。
去年,全省规上工业发电量3747.9亿千瓦时,其中,水力发电量3038.8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81.1%;太阳能发电量37.45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全省加快推动350个光伏项目开工,装机3165.04万千瓦,存量空间释放潜力较大。“光伏电源作为水电的补充之一,在枯水期能够发挥出最大功效,此期间积极博弈上网电价,在合理范围内快速并网发电、调节电力结构,可减少电源建设企业的成本投入。”杨玺建议,并网同期积极配套储能建设,破解可再生能源波动性,让稳定电源快速落地,推动产业良性发展。
从需求侧来看,近日,经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生态环境部印发实施《2021、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方案规定了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2021、2022年度配额核算与分配方法,明确了配额发放、调整及清缴履约等管理流程,释放企业碳排放基准值政策信号。在“双碳”背景下,清洁能源成为目前企业用能的新方向和首选。作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一环,绿色电力交易市场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凸显。
近年来,云南省外送电量的比例不断攀升,可再生能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和协同消纳的趋势明显,跨省跨区电力现货交易市场前景广阔。未来的电力市场中,云南的绿电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短期内并网电价的调整势必刺激电源建设企业加快进度,提振落地企业发展的信心,对于有来滇投资意向的工业企业来说也将放大吸引力。长久来看,稳定且充足的电力、优化的电源结构、进一步提高的可再生能源比例,将让全省电源端协同多元发展,不再受枯水或丰水期制约,在全国电力市场中增强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