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显示,由于全社会对光伏产业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行业产能快速扩张,竞争加剧,使得产品价格不断走低,行业利润率持续下滑。
弘元绿能表示,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环境,公司紧跟产业发展的格局,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理念,坚定“N型光伏垂直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战略;在夯实原有硅料、硅片产业的基础上,成功完成N型电池和组件的落地量产,实现公司战略升级。
目前,弘元绿能拥有无锡、徐州、江阴、包头青山、包头固阳、滁州六大核心基地,业务涵盖高端装备制造、工业硅与晶硅、单晶硅片、N型电池、组件等N型TOPCon全产业链。公司称,这保障了全流程的稳定可靠与高效联动,让“高效光伏”贯穿于产品制造的每一个环节。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弘元绿能多个项目落地,其中包括:6月,公司N型TOPCon高效电池片项目首片成功下线;8月,公司N型TOPCon光伏组件项目首片顺利下线;8月,公司一期高纯晶硅项目成功投产。
弘元绿能称,公司已形成产业链深度垂直一体化的格局,产能覆盖工业硅、高纯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以及高端智能化装备。不仅实现了从原材料供应到终端产品销售的全程控制,使各环节之间实现紧密协同,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而且通过内部资源的调配和整合,大幅增强了公司抵御外部风险能力,成功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与行业地位。
不过,弘元绿能披露的产品毛利率情况值得玩味。其中,硅片及硅棒毛利率为17.85%,同比减少3.56个百分点;太阳能组件及电池毛利率为-13.57%;高纯晶硅及化工毛利率为-59.96%。当然,后两项业务尚处于起步期,营收规模相比硅片及硅棒业务而言还不大。
具体来看,2023年,弘元绿能硅片及硅棒业务实现营收107.3亿元,太阳能组件及电池业务实现营收8.67亿元,高纯晶硅及化工业务仅实现营收2605万元。
谈及经营计划,弘元绿能表示,“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背景下,光伏产业高景气且快速增长,吸引了大量投资。2023年,产业终端需求难以消化短时间过快增长的新增产能,出现了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产业链价格快速下跌。
公司称,未来将积极降本增效,在满足经营需要及后续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不断加强各项费用的管控,增强
企业综合实力、提高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同时,公司将严格控制扩产节奏,结合市场情况推进项目,建立光伏产品绿色低碳认证标准体系,优化产品研发机制,持续提升公司研发创新能力,为社会和用户提供更高效率、更易获取和更为平价的绿色能源。
虽然表态“严格控制扩产节奏”,但在披露年报的同时,弘元绿能还是披露了一份关于投资建设包头年产16GW光伏电池项目的公告。
弘元绿能源拟在包头市青山区投资建设16GW光伏电池项目。项目分为二期实施,一期建设10GW光伏电池项目,预计于2025年投产;二期建设6GW光伏电池项目,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推动项目进度。
该项目总投资预计为5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含政府代建厂房及土地、公司自购生产设备等)约45亿元,铺底及营运流动资金约10亿元。一期项目投资约3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30亿元;二期项目投资约1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15亿元。
弘元绿能表示,公司自2019年开始在包头投资建设光伏单晶硅产能,目前在当地已拥有完整的硅棒生产线与配套切片产能,为本次投资建设电池项目提供了原材料,缩短采购周期,降低运输成本,形成产业协同效应,扩大了公司在当地的产能配套优势,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符合公司在光伏产业链的战略布局。公司本次项目在采用当前行业成熟产业技术的同时,也将充分考虑未来新型技术产业化的发展,预留后续扩产或技改空间,助力公司稳健、可持续发展。
不过,公司也提示说,近年来光伏行业飞速发展,大规模的扩产投资加剧了光伏行业竞争,光伏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光伏市场供需关系变化较大。本次投资的电池项目,业务开展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新项目公司的未来发展可能受到行业上下游环境、行业竞争、技术变革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可能导致本项目收益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