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总投资约102亿元,共建设五期,一、二期已完成全容量并网,正在计划三期工程建设。滨州聚焦
企业发展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实做细做优服务,全心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
“优良的营商环境助推企业发展‘加速度’,我们仅用97天就实现全国最大新建220kV升压站倒送电,仅用143天实现一期工程513MWp全容量并网。”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
新能源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光伏应用场景跨界拓新。何为“渔光互补”?“渔光互补”是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可以进行鱼虾养殖,光伏阵列还可以为养鱼提供良好的遮挡作用,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光伏发电、水产养殖、工业制盐相结合,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实现了能源与养殖、工业协同发展。
独特的“渔、盐、光”复合模式将高标准的光伏电站建设在盐碱养殖水域上方,光伏发电板通过支架支撑,形成一片连绵的光伏“海洋”。该项目光伏组件采用国内先进、转换效率高的单晶硅双面半片570Wp和640Wp组件,逆变器采用320kW组串式逆变器,转换效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省“渔光互补、源网荷储”示范基地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级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重要一环,形成“火电-新能源互补联营”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每年可提供绿色电力约33亿kWh,节约标准煤约103万吨,减排CO2281万吨,对提升区域清洁能源占比结构、助力企业绿色发展、助推全市建成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大廊道、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有重要意义。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滨州将依托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级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建设,探索“风光同场”清洁能源开发模式,加速“新能源+”产业链条延伸,推进新能源与旅游、盐田风光等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