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 动态

推动惠州加快打造国内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高地

惠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3-08-30 12:21:08 作者:刘炜炜 陈卓钧 郭敏

  8月28日,惠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省人大代表对全市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开展专题调研。活动期间,调研组来到仲恺高新区,先后走进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惠州赣锋锂电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豪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代表性企业,详细了解企业在新型储能领域的产业布局、产品生产、科研投入、后续发展等情况。

  在调研座谈会上,代表们纷纷表示,惠州发展新型储能产业具有工业基础扎实、产业链条完整等多重优势。接下来,建议惠州立足本市实际,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坚持开展科技创新,大力挖掘拓展应用侧市场,推动惠州加快打造成为国内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高地和粤港澳大湾区新型储能应用示范城市。

发展现状

  今年惠州新能源电池产业产值有望达到1200亿元

  惠州是国内新能源电池的重要产业基地,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入选“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统计显示,2022年,惠州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产值达866.7亿元、电池产能超60GWh;2023年1~6月,产值达到590亿元,增长35%,全年将有望达到1200亿元;到2025年,力争产值达1800亿元、电池产能达110GWh。

  目前,惠州新能源电池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具体来看,集群相关企业超1000家,在电池制造设备、电池材料、电芯、电池模组、电池包、电池检测、电池回收利用、变流器、电源管理、储能系统集成等各环节均有布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其中,亿纬锂能、比亚迪、欣旺达、赣锋锂电均是位居全球前列的储能电池、动力电池制造商,古瑞瓦特是全球最大的用户侧储能逆变器供应商,德赛、贝特瑞、宙邦化工、联合铜箔、科达利等均是各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

  市场开拓方面,惠州新型储能头部企业除深耕国内市场外,还通过投资和贸易等方式积极开拓国际市场。2022年,全市锂电池出口141亿元,增长35%;2023年1~6月,锂电池出口74.5亿元,增长22.2%。比如作为头部企业的亿纬锂能,目前其储能电池全球市场占有率居第3位;2023年1~6月,其动力电池装车量居全国第4位。此外,贝特瑞负极材料市占率居全球第1位,联合铜箔的锂电铜箔产品占据国内近30%的市场份额。

代表建议

  产学研深层次联动,加快产业数字化建设

  “此次调研发现,惠州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方面的成果令人印象深刻,有些甚至是震撼人心,比如众多业界龙头企业的聚集,以及企业自动化程度之高。总体来看,惠州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省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夏萍说,站在科研工作者的角度,惠州储能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的“给力”全省罕见,这次调研的3家企业,研发投入占比都在总产值的5%以上,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夏萍表示,惠州发展新型储能起步早、基础好、力度大,这是优势,当前关键是如何发挥这种优势。她建议,惠州政府部门可以在吸引人才、吸引科研院所进驻或合作等更宽领域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同时,搭建更好的平台,推动储能企业与优质科研院所、高校等开展深层次产业联动。

  在更专业、具体的技术领域上,夏萍表示,相对来说,惠州储能产业数字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存在储能产业数字化技术储备不够、建设资金保障压力大、建设所需的标准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建议加快推进储能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建立政府、企业、市场、社会多方协作机制,多方联合筹措资金,完善标准体系,共同加速推动储能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为可再生能源应用提供更加可靠、高效的能源储存和调度手段。

  省人大代表、广东格林精密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宝玉说,发展新型储能产业涉及材料、生产、存储、应用等众多领域,上下游产业链长。惠州坐拥大亚湾石化区、新材料产业园区等优势,工业制造业发达、原材料储备充足,吴宝玉建议惠州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支持力度或降低门槛,鼓励本地企业、投资者投身这一产业蓝海。在拓展应用侧方面,也可以加大宣传力度,推动一些耗能大户携手新型储能领域。

  省人大代表、惠州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魏晓慧说,为助力惠州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近年来,惠州学院深入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多次调研,致力提供更加有力的学术和科研支持,并计划向教育部申报,增加三个与之相关的新专业,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储能等方面。同时,希望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引导企业与学校开展联动,惠州学院将会携手和依托学校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东江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优质科研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技研究,为惠州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提供更大支持。

惠州行动

  加快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据悉,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惠州通过邀请院士举办西湖科学讲坛、召开专题座谈会等形式,认真听取权威专家、在惠龙头企业的意见建议,群策群力研究我市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明确提出把我市打造成为国内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高地和粤港澳大湾区新型储能应用示范城市。

  政策方面,惠州出台了《惠州市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在用地用电、固投补贴、贷款贴息、研发创新、强链采购和场景应用等方面给予支持奖励,进一步推动企业加快创新研发力度、促进项目快速落地建设、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和推动新型储能多场景应用。

  同时,建立以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及高校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联盟和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联盟,积极发挥双联盟在促进技术创新交流、业务对接合作和构建完善产业链生态等方面的作用,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依托新能源产业联盟,制定惠州市新型储能产品采购推广清单、定期举办储能产业链交流会,促进上下游供需对接合作,持续补链延链强链,加快建设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

  除此之外,惠州还积极推广试点示范,探索多场景应用示范。开展龙门零碳生态园电源侧储能、欣旺达“源网荷储”一体化用户侧储能、中广核白花电网侧储能、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集中式共享储能、惠城区元山服务区光储充一体化示范等5个新型储能项目应用试点,积极探索新型储能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模式,推动新型储能产业与新型电力系统的互促发展。

  今年以来,惠州狠抓新型储能项目落地,不断夯实产业集群基础。7月13日,举行全市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推进会,推动一批储能产业和示范应用项目加快建设。统计显示,2023年,全市新型储能制造业在建项目34宗、下半年将新开工项目14宗、储备项目23宗,总投资超700亿元;新型储能场景应用项目共41宗,总投资超55亿元,1~7月已开工16宗,更多场景应用项目正陆续开发。下半年,惠州将重点推动宙邦化工20万吨电池化学品、科达利锂电池三期、豪鹏新能源二期和更多场景应用项目建成投产。

  惠州日报记者刘炜炜 通讯员陈卓钧 郭敏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