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 动态

全国第二大全钒液流共享储能电站落户冰城哈尔滨

哈尔滨日报 发布时间:2023-10-25 15:35:55 作者:姜雪松

  10月18日,随着全国第二大全钒液流共享储能电站项目落户阿城区,哈尔滨向着打造永不停电城市迈出第一步。

  阿城50MW/200M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是华永投资集团投资的黑龙江省首个大型共享储能示范项目,填补了该技术在东北北部新能源布局的空白,并将进一步优化哈尔滨新能源产业结构,以能源变革拉动地方经济增长。

  “通过探索共享储能的运营发展模式,我们将与地方政府及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新能源、新电力、新储能、新智能的‘四新’新型能源体系,为哈尔滨高质量振兴发展提供能源安全保障。”华永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勇说。

巨型“充电宝”落户 每年吞吐绿电1.5亿度

  “建一座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相当于为城市安装了一个巨型‘充电宝’,打造了一个吞吐绿色电能的‘蓄水池’。”李勇说,“该项目能够有效平抑区域峰谷差、弥补电网调峰缺额、缓解制约新能源发展的调节资源瓶颈。”

  华永阿城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是省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规模仅次于全球最大的大连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项目总投资7.5亿元,运营期25年,达产后每年可消纳绿电1.5亿度,产值近1亿元。同期配套建设20万千瓦风电项目,总投资15亿元,建成后年产值超过2亿元,年利税额5000万元至7000万元。

  该项目属于环境友好型项目,可大量吸纳用电低谷期被废弃的风电、光电,增加绿电利用率,同时减少区域煤炭使用量,降低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有效改善当地的环境,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华永阿城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建设容量为 50MW/200MWh,建设周期12个月,计划于2024年10月份建成。储能电站最大可实现每天3充3放,即便以每天1充1放计,可每日供电20万度,足够10万户居民日常用电。

  对于集聚了大量高负荷产业的阿城区而言,储能电站的建成将提供清洁可靠的电能,实现“永不停电”的能源安全保障,同时扩大就业、增加利税,具有一次投资、长期受益的综合效应。

抢占朝阳产业风口 全钒液流电池脱颖而出

  国际咨询机构麦肯锡预测,到2040年全球长时储能累计装机容量可达1.5TW至2.5TW;到2050年,长时储能储电量将占全部储电量的95%。在长时储能的应用场景下,液流电池潜力巨大。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密度偏低、体积较大。其优势在于使用寿命长达20年至25年,可进行15000至20000次充放电,调峰深度和调峰能力更强,安全性好及无衰减,电解液可环保回收等,能显著降低电网运行成本,适用于电源侧、电网侧、工商业、用户侧等多个场景。

  全钒液流电池投资建设周期短,只需要1年,与其竞争的抽水蓄能从选址到投运需10年,压缩空气项目也要2年。虽然传统磷酸铁锂储能系统技术相对成熟,初始建设成本低,但却存在温度敏感性差、低温掉电、衰减严重且不可逆、消防隐患高、使用寿命低等问题。

  相比较而言,全钒液流电池在输出功率为数千瓦至数百兆瓦、储能容量数小时以上级的规模化固定储能场合,具有明显的优势,是大规模高效储能首选技术之一。

  目前,黑龙江省储能建设多为2小时短时系统,长时调峰存在短板。从全国范围看,全钒液流储能目前市场热度较高,可实现4小时长时储能。随着风光新能源并网装机占比达到31.7%,市场对调峰能力更强的长时储能需求变得更为强烈,布局全钒液流储能项目成为颇具前景的朝阳产业。

打造钒产业链条 助力家乡振兴发展

  作为从哈尔滨走出的企业家,连续三届省政协常委、华永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勇对这次在家乡投资新能源项目,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近年来,哈尔滨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进一步坚定了投资家乡、实业报国的信念。”李勇说,“我希望能利用黑龙江丰富的钒矿资源,打造一条以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为牵动的钒产业链,为推动龙江振兴发展贡献民企力量。”

  不同于锂电池原材料的高度依赖进口,中国钒资源非常丰富,占到全世界已探明储量的43%,位居全球第一。黑龙江的钒矿资源丰富,品质居于国内上乘。随着共享储能项目落地阿城区,华永投资集团将依托龙江丰富的钒资源和良好的钒产业基础条件,与位于阿城的黑龙江建龙钢铁充分合作,布局从钒钛磁铁矿冶炼提钒、钒电解液制备,延伸到全钒液流电池组装和储能应用等全链条产业,同时拉动储能介质、质子交换膜、电极加工制造商等上游行业同步发展和相应人才引进,助力龙江打造钒产业链条,使其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我们的储能电站依托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选用全球领先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适合北方高寒地区推广应用。”李勇说,“未来,华永投资集团新能源板块将陆续在齐齐哈尔、大庆、牡丹江、黑河等地布局,同时加大哈尔滨市域储能电站的建设密度,促进家乡能源结构变革升级,为打造永不停电的哈尔滨作出贡献。”

  哈尔滨日报记者 姜雪松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