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 动态

在建规模亿千瓦级 抽水蓄能处重要战略机遇期

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2024-09-23 09:02:14 作者:王璐

  发展抽水蓄能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是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重要保障。《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当前我国抽水蓄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建规模跃升至亿千瓦级,已建、在建规模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按照规划,到2030年,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超过1.2亿千瓦。

  业内人士建议,未来行业要围绕坚持需求导向、加强新能源基地项目布局、稳妥推动电价机制改革、加强产业链协同发展等方面做好工作,推动抽水蓄能高质量发展。

在建规模跃升至亿千瓦级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近日在广州正式投入使用。全国近五分之一装机容量的抽水蓄能设备全面实现人工智能管理,促进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

  “抽水蓄能作为我国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的重要组成,是当前技术最成熟的调节电源,与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配合运行效果好,能够支撑风能和太阳能的大规模高质量发展。”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李昇指出,近年来抽水蓄能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日前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联合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抽水蓄能行业分会共同发布的《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3年度》(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3年度全国新核准抽水蓄能电站49座,核准规模6342.5万千瓦。截至2023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累计已投运规模达到5094万千瓦,约占全球抽水蓄能装机的28.1%,在建规模跃升至亿千瓦级,已建、在建规模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抽水蓄能行业分会副理事长赵增海介绍说,已投运电站运行状态良好,2023年面对复杂的保供形势,抽水蓄能电站抽发电量、启动次数、调频台次、旋转备用台次、短时运行次数均较上一年明显增加,有效保证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发挥了电力保供生力军作用。

  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国在2020年提出,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截至今年7月底,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已达12.06亿千瓦,提前6年实现目标。

  国家能源局法制和体制改革司司长宋雯说,要实现“双碳”目标,仍需付出巨大努力。能源行业正抓紧开展“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将会以更大力度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工作,推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加快建设系统调节资源、积极推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是促进新能源消纳、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指出,在各类调节性资源中,抽水蓄能在经济性、安全性和环境效应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明显,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后续国家能源局将遵循“国家定规模、地方定项目”的基本原则,持续强化规划引领,加强行业监测监管,坚定不移推进抽水蓄能高质量发展。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要科学布局抽水蓄能。到2030年,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超过1.2亿千瓦。

  报告称,2023年开展了抽水蓄能发展需求预测研究,考虑风电、光伏发电等不同发展规模情景,2035年储能需求总规模约6亿至7.5亿千瓦。相比其他储能形式,抽水蓄能技术成熟、安全性高、经济性优,仍是最优的电源选择之一。预计2024年抽水蓄能装机规模保持稳步增长,全年抽水蓄能投产规模在600万千瓦左右,到2024年底,总装机规模达到5700万千瓦。

 加强产业链协同发展

  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纳入规划和储备的抽水蓄能站点资源总量约8.23亿千瓦,核准在建1.79亿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期一般为6-8年,为满足2035年需求,需要适度超前开发,多措并举保障抽水蓄能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报告建议,围绕“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结合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和电力外送需要以及资源条件,在重点地区加强抽水蓄能布局和建设。

  高质量规划的同时,还要在高质量建设、高质量运营上下功夫。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剑波建议,未来需要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发展,不断提升抽水蓄能涉网性能,研究完善抽水蓄能发展的政策和技术措施,同时关注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

  李昇认为,要重点做好电价机制研究和调度运行管理,在保持价格政策平稳基础上做好与市场化衔接,保障行业平稳有序发展。

  抽水蓄能机组装备制造能力是目前产业链中的突出和关键问题。报告指出,目前国内抽水蓄能机组生产能力为40套/年,根据核准在建项目规模及进度分析,预计在2028年到2030年将迎来机组需求高峰,约为120台套/年。现有生产能力无法满足高峰期机组需求,需要科学合理规划机组制造和产能转化。在适度扩大产能的同时,需要在产业上下游提前做好协同,既要避免产能不足的“卡脖子”问题,也要避免人为制造的产能过剩问题。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王璐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