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 动态

乘势而上开新局 四川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业

新型电力系统暨储能解析 发布时间:2024-11-28 11:43:27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新型储能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是我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特别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也是带动全球能源格局革命性、颠覆性调整的重要引擎。2024年,“发展新型储能”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新型储能产业已成为头部央企和先进省份着力布局的未来产业新赛道。四川应抢抓国家支持发展新型储能产业机遇,依托全省资源禀赋和光伏、锂电产业发展基础,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尤其是东西部产业转移大势,加快建设四川新型储能产业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推动四川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支持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层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政策。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财政部也将独立新型储能纳入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四川省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发布了多项规划、实施方案和指导意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例如,《四川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等政策明确提出要加强大容量电化学、压缩气体等新型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12。

  市场需求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推进,新能源的发展对储能的需求日益增加。四川作为清洁能源大省,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项目的快速发展为储能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2024年一季度,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达到3.76GW/9.18GWh,同比增长122%/143%,显示出光储产业的强劲增长势头3。

  技术进步

  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多元,包括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锂电池在新型储能中占据主导地位,预计到2030年全球对新型储能的需求将超过700GW,其中中国市场需求量将超过200GW4。此外,新技术如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等也在加快商业化应用,预计“十五五”期间将扩大示范应用范围4。

  具体项目和布局

  四川在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布局了多个储能电站示范项目,推动新型储能的多元化发展和多场景应用。到2025年,四川新型储能规模预计将达到200万千瓦以上2。成都、宜宾等地也在积极布局储能产业,形成以储能电池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等为主的产业生态圈

  一、发展现状及我省面临的问题

  (一)中央、省密集出台新型储能支持政策。近年来,随着储能重要性日益凸显,世界各国纷纷出台储能产业激励措施。我国在国家层面持续加强新型储能发展顶层设计,特别是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我国新型储能政策和管理体系,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四梁八柱”初步构建。财政部也首次将独立新型储能纳入专项债券支持范围。部分先进省份陆续出台新型储能专项规划、实施方案、指导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如广东省提出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全省战略性支柱产业,安徽省综合运用政策资金、产业基金、资源要素等手段“真金白银”助力全省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山东省出台12条具体措施推动全省新型储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湖南省、贵州省等多个省份要求新增风电项目、光伏项目按10%—20%的装机容量比例强制配储。

  (二)央企加速布局新型储能产业。随着国家顶层设计加码,新型储能市场已迎来超级风口。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提出要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重大技术装备,超前部署研究先进储能等战略性前沿技术。新型储能作为一个具有“高确定性”的新兴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商业化初期,吸引了众多掌握技术、资金与业务优势的央企布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20余家央企进军新型储能赛道,涉及新型储能产业链上下游各大业务领域。仅2024年以来,央企旗下就已有21家业务范畴涵盖储能技术服务的新能源公司成立。特别是2024年初,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国家电投均与锂离子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注册成立储能公司,在行业内引起巨大轰动。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