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公司于3月11日发表《国家电网公司促进新能源发展白皮书(2016)》(下称《白皮书》),回顾中国截至2015年底为止的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发展状况,并指出几个未来的发展重点。《白皮书》表示,电网建设将是未来发展的一大核心,其他在电力消纳、技术创新等方面也需多加着墨。
新能源发展现况
截至2015年底为止,中国风力发电累积装机量为128.3GW,2015年新增31.44GW;其中由国网公司调度的容量为116.64GW。风力发电有81%分布在“三北”地区,其中以内蒙古、新疆、甘肃、河北的装机量均超过10GW最多。2015年,风电发电量总计1851亿度,比前一年成长16%。
太阳能方面,2015年底为止的太阳能累计装机量41.58GW,已是全球最高;其中由国网公司调配的容量为39.73GW。中国西部省分的太阳能装机量超过21GW,占全国一半以上;大型集中式电站主要分布在甘肃、新疆、青海,而分布式光伏则以江苏与浙江分别超过1GW最多。2015年的光伏发电量为383亿度,比前一年增加64%。
在“十二五”期间,风力、太阳能的容量年成长均速分别是34%与178%。发电量成长均速则分别是30%与219%。
国网公司新能源发展策略
中国大部分新能源装机设备都并入国网公司电网,并由国网公司负责输配电等业务。为响应“十三五”计划,国网公司在《白皮书》中针对几个方向提出为新能源推出的改革,内容包括:电网建设、运行消纳、并网服务、技术创新等。
电网建设方面,国网公司在2015年持续投资新能源并网所需的电网设施建设,包含省内与跨省的特高压输电工程。在“十二五”期间,国网公司共投资人民币849亿元建设了37,000km的线路,此外还有所需的输变电工程等。运行调度方面也于2015年推出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系统与讯息监测系统,预报精准度85%以上,复盖范围超过500座光伏电站。风力发电也扩大自动发电控制系统复盖范围,并提升天气预报功能,强化系统运行与消纳。国网公司持续提高跨省区新能源交易,也有助新能源的运转与消纳。
中国近年来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国网公司针对分布式光伏的并网需求,推出简化服务手续、及时转付补贴资金等方式来刺激发展,同时改善分布式光伏电网接入设备,并与北京政府合作推广农光、渔光互补,以及光伏扶贫等新型态的分布式光伏系统。
技术创新方面,国网公司投入研发的经费也逐年增加,同时配合政府成立应用示范区,新增相关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等。在国际上,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与全球再生能源实验单位合作进行关键技术研发等。
困境与发展
国网公司在《白皮书》中表示,“弃光、弃风”是目前中国新能源发展最大的问题,而其问题源于开发与市场不匹配、跨省区输电通道不足、电源结构不合理、政策机制不健全。
就前三点来看,反映在同一个事实上:新能源设备大部份分布在西部与三北地区,但对能源需求最多的却是在东部沿海;因缺乏输电通道,加上装置与需求之间的空间分布不均,而造成了弃光、弃风问题。政策机制不健全则加剧了这个现象,目前中国尚未建立跨省区消纳新能源的市场机制,使得大西部、三北地区装机过剩,且各省消纳其余省分新能源的意愿也不强。
国网公司表示,建立特高压跨区输电通道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之道。配合资源与市场之间的统筹规划,以及建立更完善的市场机制,才能有助中国进一步发展新能源发电。《白皮书》指出,在“十三五”末,国网公司“西电东送”的目标规模将从目前的110GW提高到310GW,而三北地区向东中部输电规模目标则是148GW。
根据“十三五”,中国目标在2020年时安装150GW太阳能、240GW风力发电,新能源总装机量410GW。其中,风力发电主要仍分布在三北地区(占75%),而太阳能则以80GW集中式与70GW分布式光伏同步的方式来发展。为搭配分布式光伏,国网公司也提出智慧电网建设、储能技术以及分布式电源的多元负荷能力等大电网建设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