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分布式天然气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都获得了政策的支持,也被认为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在实际发展中也面临诸多的困难。“分布式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近日在北京召开,旨在探讨我国分布式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的问题,探索二者在实际应用中协同发展的可能。
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具有协同互补优势
针对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的问题,近来业界较为关注。在此次研讨会召开前,就有专家在“2016年能源大转型高层论坛”上指出,燃气电厂具有启停迅速、运行灵活的特点,气电与风电或光伏发电建立有机配合的“风气互补”或“光气互补”联合机组,可有效解决目前的弃风、弃光问题,提升发电机组的总出力水平和电网运行可靠性,因此与天然气协同发展成为中国未来大规模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的重要途径。
研讨会上发布的《分布式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也认为,天然气分布式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互补优势。
对此,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杨驿昉告诉记者,一是天然气分布式系统可以实现能源的阶梯利用,进行冷、热、电多联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利用用户侧的自然资源,与天然气分布式结合形成多能互补,进一步提升用户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并减少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二是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利用优良的调峰能力进行灵活调度,可使整个系统对于电网更加友好。另外,分布式能源还可以提升供能的安全性,对于关键性的公共基础设施尤为重要。在极端天气等特殊情况下,天然气分布式系统可以提供稳定的电力、热能和制冷,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则可以进一步减少系统对外部能源的依赖。
研讨会现场有专家提出,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具有难度,因为最终都是去替代煤,二者是竞争关系,很难配合、协同起来。记者发现,《报告》则明确表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并不是互相竞争的关系。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互补性及协同效应能够显著提升二者在能源结构中的竞争力。
那么国际上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的情况如何?据杨驿昉介绍,发达国家以美国和德国比较突出。德国是分布式能源应用最广泛且最成功的国家,其绝大部分可再生能源发电属于分布式能源,天然气发电中大部分热电联产和一部分小型发电站也以分布式形式利用。
未来发展需因地制宜贴近市场需求
虽然天然气分布式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互补优势,但我国分布式能源协同发展面临经济性不佳、商业模式不成熟、融资成本高等多重障碍。
现场专家指出,市场化才是分布式能源发展的最大优势。应该用经济、市场化的手段而非行政手段解决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问题,不应将所有问题都交给国家层面来调控。绿色金融机制能够帮助解决分布式项目面临的融资难困境。“二者好似难兄难弟,互相扶持,优势互补。从投资角度而言,要保证项目的经济效率、运行效率,要看哪个为主,其实还是在于综合成本最低,包括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和其他成本,不能一概而论。”新奥能源贸易事业部相关负责人周涛说。
另外,多位专家也强调,电改是未来分布式能源发展的重要红利,但不能坐等改变,应该通过因地制宜贴近市场需求的先行发展,探索市场空间,而不是过度依赖补贴。
《报告》指出,美国、德国的最佳实践可为中国分布式能源协同发展提供商业模式、技术研发、beplay体育投注官网 等方面的借鉴。美国、德国等国家的分布式能源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而且提供了两种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第三方持有模式。一是用电方与投资方签订长期的购电协议,约定光伏电站的度电价格,电站的发电量直接影响投资方的收益。二是用电方与投资方签订租赁协议,定期支付电站的租金,而租金的数额与发电量无关。
与会专家对此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上,德国可能对我们具有参考意义,但德国不是中国的样板,我们的样板应该是美国,应该是冷热电联供CCHP。”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表示,德国、美国用天然气比较便宜,我国做分布式代价较大,和美国、欧洲相比较有难度。对此,多位专家也表示,德国作为中国能源发展的范本具有局限性,因为欧洲的电网打破国家边界形成电力统筹调动的格局。比如法国核电可为德国可再生能源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持,但这与中国的实际情况不同,中国跨区调电具有一定的难度,对此,电改是个可喜的信号。
“我国应该注意分布式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融合的场景问题,并研究项目商业化的政策条件和技术经济的边界条件。分布式天然气在中国有没有可能做到全国性的发展,这个问题值得斟酌。”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袁家海建议,分布式天然气发展商业前景较好的地区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电价承受能力比较高,同时供热需求和夏季制冷需求比较大且时间较长的地区。从用户群体范畴而言,类似山东工业电价比较高的情况下的组合、混搭,短期内可能比较具有商业化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