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当天一早,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输电运维班员工借助输电全景智慧管控平台的输电通道可视化系统对重要输电通道开展保电特巡,保障线路运行安全。
得益于输电全景智慧管控平台的应用,目前全上海超过80%的500千伏及以上线路通道、部分重要220千伏线路通道已实现了可视化监测。在平台的大屏前,51条500千伏及以上线路的在线监测数据、通道运行环境、现场巡线人员位置等信息一览无遗。2021年8月输电全景智慧管控平台上线后,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持续深化平台应用,提升输电线路日常巡检、防外力破坏、故障缺陷定位等工作质效,加快输电运维数字化转型。
主动预警外力破坏隐患
目前,上海主网共有输电线路5600余千米、输电塔1.1万余基。近年来,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加速,各类市政施工增多,线路防外力破坏工作压力日益增大。
以往,输电线路运维、设备台账及相关资料查阅工作大多依靠人工完成。依托输电全景智慧管控平台,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将输电设备信息整合接入平台,做到线路数据信息化、业务管理数字化。针对上海地区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工作的实际情况,输电全景智慧管控平台基于通道可视化监测,应用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图像智能识别技术,实现对外力破坏隐患的自动识别和主动预警,降低线路外力破坏风险。
10月17日20时17分,输电全景智慧管控平台发出告警:“500千伏南余线18号塔大号侧疑似异物挂线,请立刻确认处理。”接到告警信息后,抢修人员不到20分钟就抵达现场,通过无人机巡查确认导线上缠绕了一个气球,随后使用激光清障仪成功将异物清除。从外力破坏隐患告警到现场处置完成,仅用了不到2个小时。
“平台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作业效率,还有防外力破坏的成效。”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主任谢小松介绍。年初至今,输电全景智慧管控平台已经预警紧急机械外力破坏隐患92起、火灾和异物绕线隐患8起。
在自主识别隐患的基础上,平台的三维全景测距功能可以实现线路通道的三维点云数据写入,结合通道内隐患图片以及树木现状,三维测量外力破坏隐患和线路的距离,标注保护区,为运维人员对告警点的周围环境及隐患等级做出精准判断提供可靠依据。
日常巡检有了“智慧大脑”
巡线是线路运维人员最基础、最重要的任务。传统的巡检管理模式下,基层班组巡检结束后需要填报纸质工作任务单,记录工作内容和发现的缺陷,但工作任务单汇总分析需要时间,而且填写内容没有统一的标准,质量参差不齐。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将输电全景智慧管控平台与移动巡检APP互联互通,取消了纸质工作任务单填写报送,改为通过移动巡检APP填写内容标准统一、覆盖巡检全过程的电子工作任务单。
在输电全景智慧管控平台的支撑下,巡检人员只需要将每日的巡检轨迹坐标、现场环境图片、发现的缺陷信息等上传至移动巡检APP,这些现场的数据便能回传至全景智慧管控平台。平台依据巡检计划的完成度及数据完整性对巡检人员的工作有效性做出进一步评价,帮助一线班组提升工作效率,并辅助制订具有针对性的隐患整改措施。现在,上海主网重要通道巡检周期由原先的1周1次缩短为1天1次,重要保电时段可实现30分钟巡检1次,巡检效率大幅提高。
同时,输电全景智慧管控平台对隐患台账进行大数据分析后,可以评估全上海范围内输电线路通道健康情况,生成隐患热力图,展示线路隐患类型、危险等级以及各区域隐患分布等情况,引导输电运维人员重点关注隐患高发区域。
“在生产实践中,开展检修、保电等工作时,通过调取平台的热力图数据,我们就能制订差异化巡检方案,更加科学地完成各项任务。”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专业工程师何冰介绍。
自主识别无人机巡检图像
近年来,无人机在输电线路日常运维工作中广泛应用,成为提升巡检工作质效的重要帮手。今年,在熟练应用常规无人机巡线的基础上,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推广应用具备实时动态测量能力的无人机,推动无人机自主巡检,进一步提升巡检效率。同时,该公司将无人机信号接入输电全景智慧管控平台,通过5G网络实现无人机巡检图像的实时回传,由平台自主识别、人工确认图像中显示的线路缺陷隐患,大幅提升无人机巡检图像的甄别处理效率。
如今,线路运维人员来到输电通道下,只需一键操控,无人机就会按照既定程序完成对输电线路的巡检,相比原先人工操控无人机巡检的方式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资源。
同时,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还拓展无人机应用范围,将其用于检修工作验收等业务场景。
“无人机自主巡检一般20分钟就能完成10基铁塔的巡检,相比常规无人机巡检效率提升200%,针对性也更强,特别适合重要输电通道巡检。”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输电运维一班班长俞震亮说。
迎峰度夏期间,上海遭遇持续极端高温,保供电压力大。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利用平台可视化系统、无人机自主巡检等手段不间断巡检外电入沪通道、重要500千伏线路,及时消除安全隐患22起,保障了电网安全运行。(陈博 孙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