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能源互联网> 专家观点

发展5G数字人才是痛点

中国电力网 发布时间:2020-12-09 09:04:32

  5G技术的应用,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它的力量。其与“云大物移智”等产业的结合,正催生出新的庞大的产业蛋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其中,但一些行业从业者和研究学者开始忧虑起来。因为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一大痛点。面对海量数据,谁来消化分析,从而转化成经济效益呢?

  11月26日至28日在广州举行的世界5G大会上,知名专家学者和行业从业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

如何让数据红利转化为数字人才红利

  “我国经济在数字化转型中,有了巨大的数据红利,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把数据红利转化为数字人才红利。”让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教授陈煜波颇为忧虑的是,我国数字人才非常缺乏。

  他认为,人才缺乏主要由我国特殊国情决定。相较西方发达国家走完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后才迎来数字化,我国“四化”是同步进行的,“时间太短、步伐太快,我国政府非常具有前瞻性地建设信息基础设施,但人才储备没法跟上。”

  TCL控股副总裁、格创东智科技有限公司CEO何军也认同这种观点,“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我去过德国博世工厂,他们已经到了工业4.0时代,一线工程师的素养比国内高太多,对新技术、新设备的认知,就是比我们高。”

  随着5G的飞速发展,有研究机构预测人口缺口或许还将扩大。一个月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华东分院与华为培训学院联合发布《5G人才发展新思想白皮书》。预计到2030年,中国社会行业所缺的5G直接和相关人才数量达800万。

怎么解决数字人才结构性痛点

  数量是一方面,研究者更加深入地看到了数字人才结构性突出痛点。

  陈煜波所在的研究团队2017年发布《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人才与就业》研究报告指出,初级人才的培养速度跟不上需求速度,而顶尖人才和跨界人才则因其高素质,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在我国初级人才的培养上,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电气和电子工程、信息科学等成为主要学科来源,人才主要投身于数字产品研发领域。

  “这是远远不够的,将近95%的搞研发,做战略的、深度分析的、先进制造这些高端人才比重,加起来不到5%。”陈煜波对全球范围内数字人才行业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从31个创新城市整体来看,人才在非信息通信技术行业的比例其实比在信息通信技术行业更高,数字人才已经不断向传统行业纵深发展。

  “我国注重人才数字技能,而无论是欧洲还是北美,他们的数字人才最重要的代表技能是行业技能。人才的数字技能是基础,拥有非常丰富的行业技能更为重要。”陈煜波说。

  “5G人才至少需要跨越技术和行业两个维度,需要又懂通信技术,又会行业赋能。中国信通院华东分院院长张雪丽曾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急需跨学科懂行业复合型人才

  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大趋势,5G毕竟只是一项技术,要将其赋能在工业、交通、医疗等产业领域才能发挥作用。因此,跨学科懂行业的复合型人才必不可少。

  《5G人才发展新思想白皮书》认为,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广泛的业务技能、技术技能和软技能,将不同的传统工作中的一部分整合到通才(综合)角色中,利用技术平台及泛在行业生态系统,快速进行业务创新、开发、交付、运营和生态编排,显著提升组织的生产力、效率和收益。

  因此,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通信专家邬贺铨才发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呼唤”。他说,人才需求的变化呼唤产、教、科更紧密地融合,多层次多模式地培育人才。

  各方也正在努力。5G大会上,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刘刚解读《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时,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去年底,共检测到大陆境内109所人工智能大学,一年内增加15所;共检测到103家非大学科研机构,一年内增加28家。“国内关于数字化的学术生态,正逐步形成。”刘刚认为。

  一批5G代表性企业也都在发力。中国移动总经理董昕在会上称,要建设一支稳固的科创人才队伍,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核心竞争力。

  拥抱5G,有人才有力量。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帅泉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