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锡敏的工程故事是一曲“流浪者”之歌

吴锡敏1970年10月生于广东省廉江市新民镇丹竹塘管理区下地水村,现为广东省输变电公司输电第四分公司项目经理,参与管理建设500千伏西藏藏中联网、750千伏新疆三塘湖—哈密、500千伏云南威信电厂—镇雄电厂—多乐输变电等重点工程。获得南方电网公司年度二等功、劳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负责的项目部获广东省总工会年度“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等。

你若问我从哪里来

吴锡敏并非天生的流浪者。

生于广东湛江的他,在40岁以前,几乎所有的人生轨迹都在广东境内。

他在农村长大,是从村里走出来的首个大学生。1994年从华南农业大学毕业后,入职广东省电力技术改进公司,开启了长达20年的定点驻厂工作。公司安排人员到各电厂值班,做设备安装检修的工作,通常一个电厂有十来个人。

由于公司的业务范围都在广东省内,吴锡敏的工作也就固定在广东了。驻厂的工作按部就班,每逢周末,吴锡敏坐几小时的车便能回家。或许正因为常回家看看的缘故,吴当时对于故乡和家人“完全不存在强烈的思念”。这与他后来的工作大相径庭。

在常年的驻厂维修工作中,吴锡敏逐渐显现出特质:有毅力,能坚持。这种特质,让他在后来工程流浪之旅的各种困境中,都能“扛得住”。

同在东莞沙角电厂共事的许元林,至今还记得10多年前的一件事。电厂输煤的皮带发生断裂故障,导致没法发电。检修人员需要加班加点,以最快的速度把断裂的皮带重新接好。

“整整加了三天三夜的班。”许元林回忆,10多人的检修队伍可以分班倒,但作为负责人的吴锡敏,需要始终盯在那儿。

“吃饭睡觉都在检修车间。连续几个晚上,都很难睡着,因为皮带一刻没修好,精神就放松不下来。”许元林说,那是他连续加过的最长时间的班。工作的时候,有个人在旁边盯着、陪着,让人心里觉得踏实。

2013年,广东省电力技术改进公司并入广东省输变电公司。吴锡敏的工作环境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他要开始“流浪”了。

“刚开始很不适应。”吴锡敏打了个比方,“就像把花朵从温室里移出来,什么都变了,都不一样了。”

他开始到各个项目工地跑。隔行如隔山,电网工程建设较此前的设备运维,虽然同属电力行业,但工作内容和形式差异明显。“工地里,搬砖扛塔材,反正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一项工程的建设涉及多个环节的施工。吴锡敏完成自己那个环节的施工后,就马上转去下一个工程。

“云浮、江门、惠州……通常几个月就换一个地方了。”他自我解嘲说,“就像革命的一块砖,需要往哪儿搬就往哪儿搬。”

“流浪”过一阵,他开始思索工程项目的门道。专业知识要补,他就找很多书来看;经验要积累,他会仔细观察那些老员工的做法,施工如何更方便高效。

“吴锡敏是个有才气、也很擅于学习的人。”吴锡敏所在的输电第四分公司副总经理苏伟锋如此评价,“很多事情他看过一阵后,一点就通。”

以施工人员为主的输变电行业,早年整体学历不高。转岗而来的吴锡敏成了例外。大学本科毕业,后来又边工作边攻读华南理工大学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念过很多书的人,应该思考问题就更深吧。”苏伟锋把吴锡敏的“神速进步”归结到知识的力量上。

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

吴锡敏去远方,不是放松消遣,而是实实在在的工作。

广东省输变电公司的业务已经遍及全国。尤其近年来,除了在南方电网供电服务区域外,全国其他地区的重点工程项目也逐步涉猎。

吴锡敏以项目经理的身份,走到祖国的西部。新疆的大温差、大风沙,西藏的高海拔、无人区都是他工作的地方。

往往自然环境恶劣之处,景色总是美丽的。这吸引热爱旅游玩赏者趋之若鹜。但若是把爱好变成工作,一切都不那么美好了。况且,吴锡敏还并不是个爱旅游的人。

因此,谈及对工作的想法时,吴锡敏这么说,“无所谓热爱不热爱,没什么特别的。”

但同事们对此的反应却截然不同。他们反驳说,吴经理没说实话。“项目工地上,他是最忙的人,不喜欢的人能这么卖力?”

不像其他施工待在固定的地方,电网线路施工经常是沿途几十上百公里,伴有多个施工点。身为项目经理的吴锡敏,每天都在施工点间“流浪穿行”,一天内要走遍若干个点,查看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等情况。

而且忙的时候,吴锡敏还不喜欢麻烦别人。

项目部一般都配有司机,但吴锡敏的车里,他自己总坐在驾驶位。在西藏建设世界海拔最高、海拔跨度最大、自然条件最复杂的输变电工程——藏中联网工程时,安全员许元林还记得,有一天天还没亮,吴锡敏就开车带着他出了项目部,一路行至海拔4000米的施工现场。“那天本来是安排司机去的,但吴经理坚持自己开车。他的理由是,司机的高原反应很严重,路还看不太清,他担心上山不安全。”许元林说。实际上,在西藏2年半的时间里,吴锡敏始终存在高原反应,几乎每个晚上都睡不好。

吴锡敏是沉默寡言的性子,同事形容他“说话比挤牙膏还麻烦,怎么都挤不出东西”。他管理的方式是“少说多做、以身作则”。

南网传媒全媒体通讯员杨惠平采访过多个工程项目,他头一次见吴锡敏的时候,这个身着朴素的项目经理,在施工现场到处晃,给下属、同行送盒饭、切水果,“完全没感觉到他是经理,还以为是个民工呢。”

做藏中联网项目时,业主项目部的负责人碰到吴锡敏总说:“老吴啊,你是项目经理啊,怎么谁的活你都干呢?司机的活也干,青苗赔偿协调员的活也干,你还有什么是不干的?”

他也不回答,又是嘿嘿一笑。“其实我们都知道他心里的苦。我们输变电公司利润薄,去外地施工的原则,是能少派一个人是一个人,人工成本高啊。”广东省输变电公司安全监察部协理员范进亮打了个略显夸张的比方,“一个萝卜一个坑,我们是九个坑,岗位能兼的都兼上。”正因为每个人都分担多一些事,输电第四分公司在广东省输变电公司几个同类分公司中,人均产值最高。

我的故乡在远方,那这里呢

对于出门在外的人来说,家永远是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老婆和孩子,是吴锡敏最歉疚的人。有一次,吴锡敏兴冲冲地跟同事范进亮分享儿子的成绩,“这回考试又是年级前几名”,倍感骄傲。

但范进亮的回答,让他表情顿时凝固,内心被深深戳痛,听罢,他默默背过脸去,任泪水不争气地在眼眶里打转。“你儿子优秀,最多只是继承了你会读书的基因。他成绩好坏跟你关系不大,因为实际上你都没怎么管他。”

的确,他脑海中回荡起的,都是自己常年在外奔波的场景,一个工程接着一个工程干,平均两三个月才回一次家。到家也是落脚几天就走,儿子看都没看几眼,更别提辅导学习了。

去年春节,吴锡敏好不容易放假回家,本想着好好陪湛江老家家人过年,却突然接到公司电话,被安排到吴川牵引站值班,那里的广湛高铁正在进行电力施工。从腊月二十九值到正月初五,几乎整个春节都泡汤了。

即便少得可怜的在家时间,老婆黄少娴看到他的场景,很多时候也是坐在电脑前伏案工作的样子。“他说得很少,但我知道他很累,工作压力大。”黄说。

如今,儿子吴兴涛在广州真光中学读高二,成绩不错。吴锡敏想好好辅导孩子功课,让他更上一层楼。公司考虑他这一情况,原本想着在藏中联网工程完工后就调回只负责省内的项目,“不‘流放’外省”。

但事与愿违,甘肃的750千伏河西电网加强工程项目投标时,市场营销部门的同事分析评标方案发现,吴锡敏担任项目经理有多达22分的加分,如果换做其他人,加分会少10分。能否中标往往就在一两分之间,这意味着如果吴不担纲,工程几乎肯定中不了标。无奈之下,吴锡敏不得不远赴甘肃,在零下20摄氏度的天气里,踏过冰河做线路复测。

“苦,是肯定有的,但我们对家里,都是报喜不报忧的。”吴锡敏又微微一笑,补充了一句,“不过好像还没有什么苦是过不去的。”

在新疆哈密施工时,戈壁滩飞沙走石,几乎两三天刮一次沙尘暴。人和人面对面站着,都看不清对方。老员工黄志标的妻子前来看丈夫,第一次真正接触施工现场的她惊呼:“结婚快50年了,我才知道你的工作是这样。”长年在外的黄志标,一直用善意的谎言修饰自己的工作,“骗”得妻子在家安心,直到退休前的最后一个项目才敢揭底。

“对家人越是愧疚的人,也是越有责任感的人。”范进亮如此评价吴锡敏,“对家人负责,对工作也是一样的。”

每一个工程,项目部办公室的墙壁上,都会张贴着巨幅的施工进度表。每做完一件事,技术员就会用红笔画圈,等到所有圈都画满,也就意味着工程结束。那时,一起共事的伙伴们要离开这里,重新去别的地方,开始下一站“流浪之旅”。

西藏工程结束时,吴锡敏是最后离开的人。看着涂满红圈的进度表,他说,那一刻的心情很复杂,有自豪、有开心,又有一点失落。自豪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事业”,开心能回到远方的家里停留片刻,失落却是因为离开了生活已久的项目部,内心深处似乎已然“把这里当作另一个家了”。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却望并州是故乡”吧。

吴锡敏正在施工的甘肃,戈壁里生长着一种常见植物——风滚草。当干旱来临时,它会从土里将根收起来,团成一团随风四处滚动。这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再干旱的环境都不会让它们枯死。这像极了“电力流浪者”的人生,坚强而独立——但凡我所停留之处,即便留不下印迹,也会留下回忆,无论它是否美好。

关键词: 区块链, 广东电网

主办单位:欢迎光临beplay彩票 网站运营:beplay体育在线官网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beplay体育登录官方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吴锡敏的工程故事是一曲“流浪者”之歌

发布时间:2019-03-22 来源:电力网

吴锡敏1970年10月生于广东省廉江市新民镇丹竹塘管理区下地水村,现为广东省输变电公司输电第四分公司项目经理,参与管理建设500千伏西藏藏中联网、750千伏新疆三塘湖—哈密、500千伏云南威信电厂—镇雄电厂—多乐输变电等重点工程。获得南方电网公司年度二等功、劳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负责的项目部获广东省总工会年度“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等。

你若问我从哪里来

吴锡敏并非天生的流浪者。

生于广东湛江的他,在40岁以前,几乎所有的人生轨迹都在广东境内。

他在农村长大,是从村里走出来的首个大学生。1994年从华南农业大学毕业后,入职广东省电力技术改进公司,开启了长达20年的定点驻厂工作。公司安排人员到各电厂值班,做设备安装检修的工作,通常一个电厂有十来个人。

由于公司的业务范围都在广东省内,吴锡敏的工作也就固定在广东了。驻厂的工作按部就班,每逢周末,吴锡敏坐几小时的车便能回家。或许正因为常回家看看的缘故,吴当时对于故乡和家人“完全不存在强烈的思念”。这与他后来的工作大相径庭。

在常年的驻厂维修工作中,吴锡敏逐渐显现出特质:有毅力,能坚持。这种特质,让他在后来工程流浪之旅的各种困境中,都能“扛得住”。

同在东莞沙角电厂共事的许元林,至今还记得10多年前的一件事。电厂输煤的皮带发生断裂故障,导致没法发电。检修人员需要加班加点,以最快的速度把断裂的皮带重新接好。

“整整加了三天三夜的班。”许元林回忆,10多人的检修队伍可以分班倒,但作为负责人的吴锡敏,需要始终盯在那儿。

“吃饭睡觉都在检修车间。连续几个晚上,都很难睡着,因为皮带一刻没修好,精神就放松不下来。”许元林说,那是他连续加过的最长时间的班。工作的时候,有个人在旁边盯着、陪着,让人心里觉得踏实。

2013年,广东省电力技术改进公司并入广东省输变电公司。吴锡敏的工作环境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他要开始“流浪”了。

“刚开始很不适应。”吴锡敏打了个比方,“就像把花朵从温室里移出来,什么都变了,都不一样了。”

他开始到各个项目工地跑。隔行如隔山,电网工程建设较此前的设备运维,虽然同属电力行业,但工作内容和形式差异明显。“工地里,搬砖扛塔材,反正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一项工程的建设涉及多个环节的施工。吴锡敏完成自己那个环节的施工后,就马上转去下一个工程。

“云浮、江门、惠州……通常几个月就换一个地方了。”他自我解嘲说,“就像革命的一块砖,需要往哪儿搬就往哪儿搬。”

“流浪”过一阵,他开始思索工程项目的门道。专业知识要补,他就找很多书来看;经验要积累,他会仔细观察那些老员工的做法,施工如何更方便高效。

“吴锡敏是个有才气、也很擅于学习的人。”吴锡敏所在的输电第四分公司副总经理苏伟锋如此评价,“很多事情他看过一阵后,一点就通。”

以施工人员为主的输变电行业,早年整体学历不高。转岗而来的吴锡敏成了例外。大学本科毕业,后来又边工作边攻读华南理工大学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念过很多书的人,应该思考问题就更深吧。”苏伟锋把吴锡敏的“神速进步”归结到知识的力量上。

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

吴锡敏去远方,不是放松消遣,而是实实在在的工作。

广东省输变电公司的业务已经遍及全国。尤其近年来,除了在南方电网供电服务区域外,全国其他地区的重点工程项目也逐步涉猎。

吴锡敏以项目经理的身份,走到祖国的西部。新疆的大温差、大风沙,西藏的高海拔、无人区都是他工作的地方。

往往自然环境恶劣之处,景色总是美丽的。这吸引热爱旅游玩赏者趋之若鹜。但若是把爱好变成工作,一切都不那么美好了。况且,吴锡敏还并不是个爱旅游的人。

因此,谈及对工作的想法时,吴锡敏这么说,“无所谓热爱不热爱,没什么特别的。”

但同事们对此的反应却截然不同。他们反驳说,吴经理没说实话。“项目工地上,他是最忙的人,不喜欢的人能这么卖力?”

不像其他施工待在固定的地方,电网线路施工经常是沿途几十上百公里,伴有多个施工点。身为项目经理的吴锡敏,每天都在施工点间“流浪穿行”,一天内要走遍若干个点,查看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等情况。

而且忙的时候,吴锡敏还不喜欢麻烦别人。

项目部一般都配有司机,但吴锡敏的车里,他自己总坐在驾驶位。在西藏建设世界海拔最高、海拔跨度最大、自然条件最复杂的输变电工程——藏中联网工程时,安全员许元林还记得,有一天天还没亮,吴锡敏就开车带着他出了项目部,一路行至海拔4000米的施工现场。“那天本来是安排司机去的,但吴经理坚持自己开车。他的理由是,司机的高原反应很严重,路还看不太清,他担心上山不安全。”许元林说。实际上,在西藏2年半的时间里,吴锡敏始终存在高原反应,几乎每个晚上都睡不好。

吴锡敏是沉默寡言的性子,同事形容他“说话比挤牙膏还麻烦,怎么都挤不出东西”。他管理的方式是“少说多做、以身作则”。

南网传媒全媒体通讯员杨惠平采访过多个工程项目,他头一次见吴锡敏的时候,这个身着朴素的项目经理,在施工现场到处晃,给下属、同行送盒饭、切水果,“完全没感觉到他是经理,还以为是个民工呢。”

做藏中联网项目时,业主项目部的负责人碰到吴锡敏总说:“老吴啊,你是项目经理啊,怎么谁的活你都干呢?司机的活也干,青苗赔偿协调员的活也干,你还有什么是不干的?”

他也不回答,又是嘿嘿一笑。“其实我们都知道他心里的苦。我们输变电公司利润薄,去外地施工的原则,是能少派一个人是一个人,人工成本高啊。”广东省输变电公司安全监察部协理员范进亮打了个略显夸张的比方,“一个萝卜一个坑,我们是九个坑,岗位能兼的都兼上。”正因为每个人都分担多一些事,输电第四分公司在广东省输变电公司几个同类分公司中,人均产值最高。

我的故乡在远方,那这里呢

对于出门在外的人来说,家永远是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老婆和孩子,是吴锡敏最歉疚的人。有一次,吴锡敏兴冲冲地跟同事范进亮分享儿子的成绩,“这回考试又是年级前几名”,倍感骄傲。

但范进亮的回答,让他表情顿时凝固,内心被深深戳痛,听罢,他默默背过脸去,任泪水不争气地在眼眶里打转。“你儿子优秀,最多只是继承了你会读书的基因。他成绩好坏跟你关系不大,因为实际上你都没怎么管他。”

的确,他脑海中回荡起的,都是自己常年在外奔波的场景,一个工程接着一个工程干,平均两三个月才回一次家。到家也是落脚几天就走,儿子看都没看几眼,更别提辅导学习了。

去年春节,吴锡敏好不容易放假回家,本想着好好陪湛江老家家人过年,却突然接到公司电话,被安排到吴川牵引站值班,那里的广湛高铁正在进行电力施工。从腊月二十九值到正月初五,几乎整个春节都泡汤了。

即便少得可怜的在家时间,老婆黄少娴看到他的场景,很多时候也是坐在电脑前伏案工作的样子。“他说得很少,但我知道他很累,工作压力大。”黄说。

如今,儿子吴兴涛在广州真光中学读高二,成绩不错。吴锡敏想好好辅导孩子功课,让他更上一层楼。公司考虑他这一情况,原本想着在藏中联网工程完工后就调回只负责省内的项目,“不‘流放’外省”。

但事与愿违,甘肃的750千伏河西电网加强工程项目投标时,市场营销部门的同事分析评标方案发现,吴锡敏担任项目经理有多达22分的加分,如果换做其他人,加分会少10分。能否中标往往就在一两分之间,这意味着如果吴不担纲,工程几乎肯定中不了标。无奈之下,吴锡敏不得不远赴甘肃,在零下20摄氏度的天气里,踏过冰河做线路复测。

“苦,是肯定有的,但我们对家里,都是报喜不报忧的。”吴锡敏又微微一笑,补充了一句,“不过好像还没有什么苦是过不去的。”

在新疆哈密施工时,戈壁滩飞沙走石,几乎两三天刮一次沙尘暴。人和人面对面站着,都看不清对方。老员工黄志标的妻子前来看丈夫,第一次真正接触施工现场的她惊呼:“结婚快50年了,我才知道你的工作是这样。”长年在外的黄志标,一直用善意的谎言修饰自己的工作,“骗”得妻子在家安心,直到退休前的最后一个项目才敢揭底。

“对家人越是愧疚的人,也是越有责任感的人。”范进亮如此评价吴锡敏,“对家人负责,对工作也是一样的。”

每一个工程,项目部办公室的墙壁上,都会张贴着巨幅的施工进度表。每做完一件事,技术员就会用红笔画圈,等到所有圈都画满,也就意味着工程结束。那时,一起共事的伙伴们要离开这里,重新去别的地方,开始下一站“流浪之旅”。

西藏工程结束时,吴锡敏是最后离开的人。看着涂满红圈的进度表,他说,那一刻的心情很复杂,有自豪、有开心,又有一点失落。自豪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事业”,开心能回到远方的家里停留片刻,失落却是因为离开了生活已久的项目部,内心深处似乎已然“把这里当作另一个家了”。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却望并州是故乡”吧。

吴锡敏正在施工的甘肃,戈壁里生长着一种常见植物——风滚草。当干旱来临时,它会从土里将根收起来,团成一团随风四处滚动。这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再干旱的环境都不会让它们枯死。这像极了“电力流浪者”的人生,坚强而独立——但凡我所停留之处,即便留不下印迹,也会留下回忆,无论它是否美好。

关键词: 电力, 广东电网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