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动汽车> 新闻

新能源汽车进入“拼速”时代

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2023-08-25 09:56:23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日新月异的技术、纷繁复杂的应用场景、层出不穷的消费需求,新能源汽车行业开始进入比拼“速度”的时代,这一阶段考验的将是车企的耐力、韧性和市场快速反应能力。

新能源汽车站上新台阶

  中国新能源汽车再一次站在了聚光灯下。

  日前,比亚迪宣布,其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并成为全球首家达成这一目标的车企。

  现场,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数度“热泪盈眶”,“这份成绩属于比亚迪,更属于中国汽车品牌。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最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比亚迪花了20年时间去做一道证明题,证明比亚迪可以,新能源汽车可以,中国汽车可以。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庆幸的是,我们终于迎来了‘春天’。”

  据悉,比亚迪最早是做电池起家。2003年,王传福力排众议决定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自2020年后,比亚迪的发展便开始突飞猛进。

  比亚迪能取得如今的成绩离不开对技术创新的长期坚持。王传福介绍说,在最近的12年里,比亚迪有11年的研发投入超过了当年的净利润,很多时候还是净利润的3倍至4倍。2017年到2019年,比亚迪连续三年净利润大幅下滑,但即使在最艰难的2019年,只有19亿元净利润的比亚迪,全年研发投入仍达到84亿元。

  “多少人笑话我们,这是在烧钱,但比亚迪深知,技术研发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新长征。”王传福说,比亚迪过去20年里累计投入技术研发的资金达到了上千亿元。

  正是通过多年的垂直整合,比亚迪逐步掌握了车用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适时推出了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CTB电池车身一体化、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易四方等重磅颠覆性技术。目前,比亚迪已拥有11大技术研究院、9万人的研发团队和2.8万项授权专利,建立起了自己的“技术鱼池”。

  众所周知,拥有世界级品牌是汽车强国的重要标志,纵观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每个汽车强国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级品牌。因此,比亚迪的巨大成功,也让王传福有了新的更大的目标——携手自主车企打造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

  王传福表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的。他预测,2025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超60%,中国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也将提升至70%,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中国企业已掌握了相关核心技术和完备的产业链,正在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和纪录,“中国有创造世界级汽车品牌的基础和实力,中国汽车产业必将诞生一批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

  据了解,目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足迹已遍布全球六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比亚迪不仅将代表产品带到了当地,也展示了中国汽车品牌的实力。

行业进入比拼速度阶段

  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背后,是比亚迪令人瞩目的“加速度”。2021年5月,比亚迪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此时距离比亚迪涉足新能源汽车产业过去了13年。然而,从第100万辆到第200万辆,比亚迪只用了一年时间,从第200万辆到第300万辆也仅用了半年,而从第300万辆跨越到第500万辆,更是不到9个月的时间。

  高歌猛进的不仅仅是比亚迪,中国新能源汽车总体的发展速度同样令人惊叹。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从生产第一辆到第1000万辆用了14年,从第1000万辆到第2000万辆仅用了1年零5个月。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炳锋认为,在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开始迈入了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这一切,自然离不开政策支持、科技创新以及市场需求的多重推动。

  据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自确立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后,中央各部门先后推出了70余项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各地方也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使得行业企业加快了创新步伐,共同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在“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领域逐步建立起来的竞争优势也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量产的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了300瓦时/公斤,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新型成组技术、高镍无钴电池等实现突破应用;驱动电机峰值功率密度超过了4.8千瓦/公斤,最高转速达到16000转/分钟;纯电动乘用车百公里平均电耗下降到12.35千瓦时。

  与此同时,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以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极大地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形成了强大的市场需求。据统计,2022年,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销售占比达到了79.9%。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为53.4万辆,同比增长了1.6倍。

  “通过非凡的战略定力、全面的政策支撑、企业的创新驱动、敏锐的市场捕捉,中国新能源汽车无论是在产业规模还是技术发展上都取得了先发优势。”付炳锋说,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了“加速跑”。

  王传福则把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视为一场产业革命,在他看来,作为新兴战略产业,新能源汽车给汽车业带来机遇的同时,留给企业的时间已越来越短。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日新月异的技术、丰富繁杂的应用场景、层出不穷的消费需求,行业开始进入了比拼“速度”的阶段。“现在的市场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一步落后可能造成步步落后,所以机会来了,就要抢在前面。”

 市场提前打起“淘汰赛”

  种种迹象表明,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的表现正逐渐走强,并成为引领全球汽车变革的主要力量。但奔跑的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也难免出现“成长的烦恼”。

  近来,有消息称,由于面临庞大的资金压力,爱驰汽车已难以为继。尽管爱驰汽车是最早一批实现量产交付的造车新势力,但市场表现却非常一般。数据显示,爱驰汽车2022年的销量仅765辆。今年1月至4月,其销量只有111辆。

  无独有偶,曾经与“蔚小理”比肩的威马,也同样处境艰难。

  日前,天眼查信息显示,成都威鸿置业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股权冻结信息,被执行人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股权被执行的企业为成都威鸿置业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为1230万元人民币,冻结期限自2023年4月27日至2026年4月26日,执行法院为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

  还有更多的品牌,如天际、博郡、奇点、自游家等,甚至连产品都还未面世,就已提前倒下。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一度超过了487家,但到了2023年,能正常经营的新能源车企仅剩下40多家。粗略计算,短短五年时间,有超过400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消失了。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补贴退坡、国际竞争加剧、价格战此起彼伏,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淘汰赛已提前打响。

  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称,未来头部车企年产量如不超过500万辆,将很难立足。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更是直言,未来3年至5年内,或将有六成以上的品牌被淘汰,“中国市场的主要玩家不会超过5家”。

  长城证券认为,新能源汽车接下来的竞争将更趋“白热化”,对尚未形成生产规模化、自身品牌辨识度排名靠后的新能源车企将形成强烈的市场挤出效应。因此,如何抓住机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是摆在每个新能源车企面前的新课题。

  王传福表示:“大变革时期,企业要有创新的技术、精准的战略和灵活的决策,三者缺一不可,如此才可能生存。”

  为实现上述目标,比亚迪持续在各细分市场进行了布局。在高端市场,比亚迪借助新技术支撑仰望、腾势品牌冲击溢价能力更高的豪车新能源汽车市场。在主流中高端市场,比亚迪通过王朝网和海洋网旗下车型以“油电同价”策略继续抢占燃油车市场。

  王传福说,500万台新能源汽车下线只是表明拿到了冲击新能源汽车下半场的入场券,接下来将考验比亚迪的耐力、韧性和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来源:经济参考报)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