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网> 党政文化

知难而进 勇攀技术高峰

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21-09-18 08:52:55 作者:郝瑾阳 孙禹晨

  9月7日,在青海750千伏合乐(海南)变电站3号主变压器扩建工程现场,项目施工技术负责人张灵利和3位同事一边检查主变压器保护装置,一边核对油表指针数据,为工程投运做最后的准备。

  张灵利是青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变电施工分公司项目技术专责。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从事管型母线安装、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对接、换流变压器安装等工作。30年间,张灵利以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在技术攻关等方面创新突破。今年6月份,张灵利获评“全国技术能手”。

  关键时刻顶得上靠得住

  1991年,张灵利从西北电业职工大学毕业,加入了高原电网建设大军,从事变电一次安装工作。从此,穿越苍凉戈壁、点亮偏远地区成为张灵利的追求。

  2010年7月29日,第一条通往西藏的“电力天路”——青藏联网工程开工建设。当时,张灵利所在的青藏联网工程±400千伏格尔木换流站安装B包工程项目部主要负责极Ⅰ换流变压器及备用相、平波电抗器、直流场设备、交流场设备、交流滤波器设备的安装工作。格尔木换流站地处高原。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面临海拔高、风沙大、高寒缺氧等难题。

  为了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完成设备安装工作,项目部计划构建一套完善的施工技术体系。2011年3月初,张灵利成为项目施工技术负责人。接到任命后,他立即前往格尔木换流站施工现场,研究高海拔、大风沙、盐渍土地区变电设备安装技术。张灵利刚到现场就出现了高原反应。除了需要克服身体上的不适,高海拔地区高寒特性对电气安装技术的干扰也成了压在他心头的一块大石。

  为了寻求解决方法,张灵利组织项目部6名成员成立攻关小组。白天,他带领攻关小组前往施工现场实地勘查,反复论证换流变压器附件安装施工工艺流程和方法。晚上,他伏案查阅资料,总结归纳可行性方案。在高强度、高密度的工作状态下,张灵利联合小组成员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高海拔、高寒地区的施工技术方案。该方案对在低气压、缺氧、严寒、大风施工环境下提升人工、机械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013年4月,玉树地区持续出现强风沙天气。时任玉树联网工程330千伏玉树变电站施工项目部施工技术负责人的张灵利以平原地区和高原地区气候环境差异为切入点,提出了适合高海拔风沙地区户外电气设备安装的技术措施。为提高母线绝缘水平,他还想出了在高海拔高寒地区应用全封闭固体绝缘管型母线的方法。

  2010年至今,张灵利先后参与了青藏联网工程、玉树联网工程、750千伏日月山变电站工程、±800千伏青南换流站工程等13项电网工程建设,逐步成长为关键时刻顶得上靠得住的电气施工技术能手。

  牵头创新解决技术难题

  在工作中,张灵利不仅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还提出了许多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好方法。

  2013年9月10日,国家电网公司首座330千伏标准配送式智能化变电站示范工程——330千伏南朔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南朔输变电工程枢纽工程330千伏南朔变电站计划采用预制舱式方法安装。由于没有经验可循,如何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提高施工质量成为摆在工程项目部成员面前的难题。

  2015年2月20日,身为330千伏南朔变电站项目总工程师的张灵利带领8名同事成立创新攻坚小组。在没有安装经验和施工技术标准的情况下,他们深入现场,反复推敲,因地制宜提出了“机械化与装配式”施工方法,解决了青海地区因冻土季节较长导致施工受限的难题。作业人员应用“机械化与装配式”施工方法后,工程建设周期缩短30%,现场二次接线工作时间平均减少50%。2015年10月16日,330千伏南朔输变电工程投运。

  2018年,±800千伏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开工。青豫直流工程建设者面临着环境恶劣、空气稀薄等多重考验。±800千伏青南换流站内的GIS安装对接工作也因强风沙天气一度受阻。

  2019年8月,张灵利主动向单位申请,成为青南换流站电气C包技术负责人,全程参与工程电气安装工作。该站地处戈壁滩,常年沙尘暴不断,每年有效施工时间只有7个月。“如何在尘土飞扬的环境下保证GIS安装环境的清洁度?”张灵利反复问自己。为在有限时间内高质量推进施工,张灵利带领项目部成员运用数字技术,开发了“基于电网信息模型(GIM)三维设计模型的变电站精细化施工管控平台”系统。该系统可模拟展示施工现场构架吊装等关键环节,并集中管理施工现场的人员、机械、材料、施工方法等。2019年12月,该系统获得青海省第一届建设工程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大赛优秀奖。

  截至目前,张灵利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0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

  为青年员工制订针对性培养计划

  作为青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变电一次安装专家,张灵利十分重视对青年员工的培养。他根据青年员工自身特点制订针对性培养计划,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2018年11月7日,750千伏海南变电站开工建设。该站是±800千伏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配套工程,可满足海南州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的开发需要,并为海南州光伏园区新能源并网提供接入条件。

  2019年2月,为做好750千伏海南变电站开工后的软母线安装工作,张灵利带领徒弟甘世龙开始研发导线压接防散股工具。张灵利先为甘世龙制订了研究大纲、点明了入手方向,并和甘世龙一同前往施工现场,帮助他了解传统导线切割方式的优缺点。在工具研究设计期间,张灵利还结合个人经验,逐步引导甘世龙独立解决许多技术难题。2019年5月,导线压接防散股工具研发成功,让软母线安装省时、省力、省料。2020年6月2日,该工具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师父教会我的不仅是创新研发的方法,更多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这是我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甘世龙说。

  张灵利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连续16年参加青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技术手册编写工作。2010年起,他还作为培训师,每年为新入职员工讲解变电一次安装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重难点问题。在张灵利的帮助和指导下,他的百余名徒弟成长为青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相关专业技术能手,在各关键岗位和重点工程建设中贡献力量。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