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网> 营销服务

供电有保障 湿地稻米香

中国电力网 发布时间:2022-02-24 00:00:00

  初春时节,山东省高青县芦湖街道小安定村村民忙着往稻田里灌水。“等天气暖和点,就可以插秧了。”村民李红军说。

  奔流的黄河水经芦苇丛过滤,水中泥沙沉淀形成了大芦湖湿地。芦湖街道便处于大芦湖湿地周边。利用天然水资源与土地资源,当地村民培育出了色泽透亮、味道香甜的黄河大米——“高青黄河大米”。目前,大芦湖湿地周边有39个自然村近3万名村民从事水稻种植和大米加工,水稻种植面积达3万亩,年产大米1200万吨。

  机井通电,肥水育出优质米

  大芦湖湿地属于盐碱地,特有的土地属性赋予了大米先天的碱性。这里的大米煮成的饭有一种特殊的香味。

  52岁的李红军种植9亩稻田,还经营一个小型大米加工厂。种水稻、加工大米是李红军一家人的主要收入来源。

  “我们这里生产的大米出名,因为是用黄河水灌溉。” 种了几十年水稻的李红军介绍,“虽然守着黄河,但以前灌溉稻田却是个体力活。小时候帮父母种水稻时,一家人要去大芦湖挑水浇田,一天要挑20担水。”

  2010年,高青县被列为国家“小农水”项目建设重点县,配套的引水渠修到了农田旁,村民们可直接用柴油机抽取水渠里的黄河水灌溉农田,不用挑水浇地了。

  “用柴油机抽水浇地虽然方便,但成本高。” 李红军说。1亩农田用柴油机抽水灌溉,柴油钱就需21元,拖运柴油机至少需要两个人。在返青浇灌期,他和妻子必须齐上阵。

  2019年7月,高青县供电公司在小安定村实施“机井通电”工程,安装1台160千伏安变压器专门给21眼机井供电。

  “机井通电后,浇1亩地电费大约是5元,比用柴油机抽水灌溉省多了。” 李红军说,每年浇灌高峰期到来前,还有供电员工提前帮助检查变压器、电表等的运行情况,“供电设备运行一直非常稳定。”

  改造农网,大米加工精细化

  稻香村位于大芦湖湿地北部,全村70%村民都从事水稻种植及加工业。稻香村党支部书记张泽峰介绍:“过去村民种水稻为了解决温饱问题,粮食有富余才拿到集市上卖,但日子过得还是紧巴巴的。现在,村里成立了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民的日子好起来了。”

  2010年,稻香村村支两委实施土地流转,把村民的零散土地集中起来,成立了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集水稻种植、大米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链,带领大家增收致富。

  “发展生态农业没有电可不行。”稻香村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大米加工厂负责人张海滨说,合作社刚成立时,大家曾考虑安装全套自动生产线,但条件受限:一是缺资金;二是电不够用,不能带动自动生产线运行,所以水稻脱穗、稻谷去壳、糙米晒色等还得依靠人工完成,加工的大米品质、卖相都不好。

  2014年6月份,高青县供电公司在稻香村原有1台200千伏安变压器的基础上,新上1台200千伏安变压器,改造高低压线路817米,新立电杆19根,提升村子的供电质量。

  2014年11月,稻香村投资80万元新上一条全自动大米加工生产线。

  用上全自动大米加工生产线后,村民只需手工完成大米装袋、入库2项作业,水稻脱穗、稻谷去壳、糙米晒色等全部在生产线上完成,提高了大米加工精度和产量。“现在,20斤普通袋装的大米能卖100元,精装大米的售价就更高了。”张海滨说,“大米能卖个好价钱,要多亏自动化生产线的精细加工。”

  大米加工的经济效益上来了,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现在,我每月的工资能达到3000元,年底还能拿到转让土地的分红。”在大米加工厂务工的村民张建忠说,他对现在的日子很满意。

  跟踪服务,产业用电方便省心

  “等加工设备安装完毕,我们就搬进新厂房。”说起眼前占地20亩的大型大米加工厂、仓库,包福李村党支部书记李勇强脸上洋溢着笑容,“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包福李村土地不连片,存在作物附加值低等问题。

  2017年,一直外出务工的李勇强回到包福李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他和村两委成员组织成立淄博润稻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村民土地1500亩,发展水稻种植、大米加工。2021年,包福李村大米亩产700斤,村集体年增收25万元。

  2020年,包福李村开工建设占地20亩的大米深加工车间、仓库,并配备一条年产9000吨的大米生产线。“生产车间建设过程中,供电企业及时跟进服务,方便我们办电。”李勇强说。

  2020年7月份,李勇强来到高青县供电公司唐坊供电所申请新上一台专用变压器。接到李勇强的用电申请后,唐坊供电所采取双经理服务模式:一名客户经理专门服务企业配套电网工程施工;另一名客户经理提供代办“一对一”服务,上门收取企业办电所需各类资料,帮忙处理办电中遇到的难题。仅用了30天,1台400千伏安的变压器就安装完毕并送电,比常规用时缩短了60天。

  “变压器送电后,供电员工又4次上门检查设备、线路,让我们用电安心、放心。”李勇强说。

  “围绕大芦湖湿地大米加工产业用电,我们建立台区经理网格化服务体系,每个网格安排2至4名员工24小时值班,一旦发生用电问题,值班人员20分钟内赶到现场处理。我们还定期派出员工为大米加工企业检查用电设备、线路,保障大米加工可靠用电。”高青县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郭兵说。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