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湖北咸宁供电公司退休员工李殿富收到了一份礼物:该公司自制的“‘跑山电工’口述奋斗史”纪念册。翻开扉页,李殿富回忆起往昔:“50多年前,我们肩挑背扛材料,翻山越岭架线,就想着一定要把电送出去。”
咸宁依山傍水,是典型的“七山二水一分田”。咸宁供电公司60%的供区在山区,员工多年来行走在蜿蜒的山间小道,被当地人称为“跑山电工”。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咸宁供电公司组织开展“‘跑山电工’口述奋斗史”活动,由老一辈电力建设者口述亲历的历史,回顾咸宁电力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发展壮大的历程。
寻访50多年历史的亲历者
经过查询历史档案,咸宁供电公司采编团队初步拟订了25个主题,每个主题寻找四五名党员作为讲述者。
第一期主题为“咸宁电力公司成立”,受访者均已到耄耋之年。采编团队逐一电话询问43名退休党员,寻找合适的受访者。
李圣林1966年来到咸宁参加三线建设并于1998年退休。退休后,他每天都会到单位阅读室看2个小时的报纸。他成了采编团队第一个采访对象。
“我参加了咸宁电网第一条10千伏线路官埠线的设计。官埠桥镇是偏僻的郊区,但在电力紧缺的情况下还是先给这里通了电。”李圣林娓娓道来,“因为那里有一个大型工具厂,生产车床、模具等,是国家发展工业的必要设备。我们必须优先为工具厂通电。”当时李圣林家住横沟桥镇,有时错过班车就只能步行回家,有时加班到深夜就把办公桌一拼直接睡在桌子上。1967年,官埠线建成投运。
为了做好“带电作业起步”的主题,大家辗转找到咸宁首个带电作业班的成员、78岁的冯金荣。“咸宁实现村村通电”建设时间跨越十年,采编团队找到当年工程的设计者、管理者、建设者,多角度再现他们把光明送到千家万户的故事。采编团队共采访了134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将他们的故事整理成文字。
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件
“咸宁小水电星罗棋布,但只能通过单条线路就近供电。小水电供电不稳定,远不能满足实际用电需求。1966年咸宁电力公司初建时,我们脑海中的意识渐渐清晰:建设大电网才是根本。”李殿富是第一期“咸宁电力公司成立”的受访者之一。
1966年,30岁的李殿富响应国家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从武汉来到咸宁,扎根鄂南,在高山峡谷中架设线路。由于缺乏交通工具、建设周期长,他们要步行30多千米的山路出山背口粮,每月都要跑一趟。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建成了咸宁第一座35千伏变电站。这座变电站从武汉引入电源,使咸宁电网首次与外部电网相连。
吴中发老人则讲述了咸宁“县县通电”的往事。“1971年我24岁,我参与的工程中建设难度最大的是架设从城区变电站到腊里山电排站的35千伏输电线路。队里没有共产党员,但大家都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架起了一条20多公里长的输电线路。在建设中我始终冲在最前面。工程建成后,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吴中发回忆说。
“老一辈电网建设者将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奉献给了电网建设。我们要接过接力棒,为建设更加坚强的咸宁电网贡献力量。”采编团队成员张尚佳感慨道。
1998年,在抗洪大堤上,共产党员最先上、最后退,守护大堤上的灯光;2008年年初,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席卷南方,在咸宁电网抗冰抢险时,有的共产党员连续抢修40天,脸上被雪反射形成的黑斑三年后才褪去;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1352名共产党员投身抗疫保电一线……从寒风凛冽到炎炎夏日,从晨曦微露到繁星满天,“‘跑山电工’口述奋斗史”再现了一代代电网人建设电网、守护电网的责任与担当。
反复求证确保细节准确
5个多月,咸宁供电公司采编团队与受访者面对面采访120余次、电话采访80余次、补充采访140余次,最终成稿25万字。
采编团队尊重史实,反复求证、推敲历史事件及细节,确保事实准确。关于“带电作业起步”主题,受访者对于咸宁首次开展带电作业的时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到底是1971年还是1972年?为了确定这个时间,采编团队多次找到夏冬舫和冯金荣两位咸宁带电作业带头人求证,并反复查阅资料,最终确定了时间是1972年。夏冬舫还提供了1972年带电作业的珍贵照片。
在咸宁市档案馆,采编团队找到了一张退休员工袁海泉1966年被湖北省beplay网址更新 厅派遣至咸宁参与电网建设的调令。几经了解,采编团队得知袁海泉的儿子袁敏华如今也在电力岗位工作,便将这张派遣令的影印件送给了他。看到父亲奋斗历程的见证,袁敏华红了眼眶。
“‘跑山电工’口述奋斗史”活动讲述了百余名党员的奋斗故事,展现了咸宁电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带领员工感受前辈创业的艰辛和曲折,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热情。(曹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