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网> 省网新闻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广州供电局:星火耀羊城

南方电网报 发布时间:2021-03-02 00:00:00

璀璨的广州夜景。 林辉 摄

  1888年7月23日,由张之洞购入的电力设备正式开始发电,在两广总督府(即现在的广州市越华路省民政厅)广益堂点亮了广州第一盏电灯。

  1958年11月,广东电业局线路管理所选派青年技工刘均到华中电管局武汉带电作业基地参加带电作业培训。学成后,他进入高压电场从事带电试验获得成功,由此开启了广东电业局的带电作业之路。

  1973年,广州供电公司检修队成功完成110千伏线路带电调整导线弧垂和35—110千伏线路间接带电更换耐张瓷瓶,带电检修技术不断进步。

  5G智能巡检机器人在广州供电局500千伏狮洋站执行任务。 何靖治 摄

  广州供电局输电管理二所开展500千伏北花乙线停电自主检修作业。 王莉 摄

  广州增城供电局仙村供电所党员服务队为火龙果种植园提供用电服务。 高剑辉 摄

  更多内容请扫二维码

  初春,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口新河浦一带的西式裙楼错落有致,裙楼中木棉花开得正盛。木棉花树干笔直挺拔,充满向上的力量,像战士守护着脚下的土地,花朵火红,被称为“英雄花”。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的恤孤院后街31号(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唯一一次在穗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由此掀开了中国革命历史崭新的一页。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广东省委党校教授曾庆榴说,中共三大及广州大革命的历史对整个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在当时的广州已开始实践,并且取得了成果,积累了经验。

  红色火种是走向未来的希望,万家灯火是人们切实的生活。传承红色基因,在无数人的艰辛努力下,羊城电力事业筚路蓝缕百余载,以启山林创辉煌,助力广州这座千年商都焕发着新光彩。

/红色火种与点点灯火/

  “中共三大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实行国共合作的问题,是一次理论创新、观念更新、方针政策调整的会议。”

  追求创新、保持先进。亦如,1888年广州亮起第一盏电灯,也象征着人们追逐现代文明的脚步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现今,当人们享受因电带来的美好生活时,怎能忘记当年的艰难困苦以及为她不懈奋斗过的英雄儿女。

  1937年8月,李梓高经中共广州市委妇女工作部负责人之一的谭本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李梓高是现存史料记录的广东电力系统最早的中共党员,后又发展冯秉乾入党。上级党组织指定他们与广州邮政局党员陈道联系,成立了中共广州电力管理处党支部,代号为“LB”支部。

  此后,“LB”支部依托当时广州电力电管处一个公开的群众性组织——职工读书会进行活动,深入开展宣传抗日救亡活动。李梓高说:“抗战暴发后,我们组织工人大唱《义勇军进行曲》《在太行山上》等抗日歌曲,以振奋人心,激发斗志。”那时,他们还在电管处设立图书馆,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红色热土,英雄儿女辈出。红色信仰,铸就伟大事业。回溯新中国成立后的羊城电力事业,曾志的名字注定被铭记。1952年,已经历过26年烽火岁月、参加过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志被任命为中南局工业部副部长,并兼任广州电业局局长和党委书记。

  在任的两年间,曾志不仅把办公地点设在厂里,甚至把家也安在这里。她在个人回忆录《百战归来认此身》一书中写道:“我深深感到,作为管工业的干部,如果自己既没有技能,又没有经营管理经验,对工厂生产工艺缺乏了解,是搞不好工作的。”曾志一生公私分明,即使后来担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等职务,也从不给亲属搞特殊照顾,坚守党性。

  1952年也是广州beplay网址更新 一个新的起点。这一年,五仙门电厂发电机发电频率由60赫兹改为50赫兹,与西村电厂发电频率统一,形成联网供电,标志着广州电网的诞生。

  深沉厚重的红色基因早已融入广州电力人的血脉之中。

  曾志曾经办公的广州泰康路华安楼,见证了广州电力事业的历史,也以另一种方式传承着一种精神。如今,华安楼变身广州电力展示馆,以全新的面貌向人民诉说着广州电力事业的非凡历程。我们看到,广州电力早已告别“开三停四”“拉闸限电”的日子,快步迈向世界一流,为城市发展夯实了能源基础、注入了澎湃动能。

  特别是“十三五”时期,广州供电局连续5年开展电网建设攻坚年行动,累计完成管制业务固定资产投资467.8亿元,广州电网最高负荷从2015年的1498.9万千瓦增至1934.9万千瓦、年均增长5.2%。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从309座增至373座,输电线路从6867千米增至8626千米,增幅分别达到21%和26%。广州电网成了全国供电负荷密度最大的城市电网之一。

  跳动的数字背后,是一颗颗火热的跳动着的心。

/敢于斗争与新的答卷/

  新中国成立前夕,广州电力事业遭受劫难。国民党在溃退时到处破坏电力设施。在中共地下党的组织下,广州电力工人组成“工人纠察队”“护厂队”保卫电厂,坚守城市光明,这就是羊城电力史上著名的护厂运动。

  “谁来破坏我们的厂,谁就是我们的敌人!”1949年10月的一天,海珠桥被炸时五仙门电厂为防火灾一度停止供电半小时,西村发电所的值班工程师立刻给锅炉增压,顶替了五仙门电厂的配电空缺。广州电业管理处供电科工人次日火速进行抢修,冒着敌机空袭的危险,架设临时架空线向珠江南岸供电。就这样,他们创造了在解放过程中没有停电的“广州奇迹”。

  2002年,南方电网公司成立。南方电网公司时刻以人民为中心,以强烈的斗争精神推动改革发展,为人民谋幸福,为大局作贡献。广州供电局正是改革发展的排头兵、试验田。广州电力人始终将斗争精神贯穿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坚持战无不胜的毅力和勇气,不断交出新的答卷。

  答题时间很快就来临:2015年10月,台风“彩虹”袭击南粤。广州电网公司500千伏广南变电站遭受龙卷风正面侵袭,大量铁皮等飘挂物导致该站停运,41万用户、上百万市民陷入漆黑夜晚。

  一场惊心动魄的抢险复电战役打响。此次事件影响的用户范围之广、复电难度之大均史无前例。广州供电局争分夺秒,5个小时恢复供电,短短5天战役获得全胜,创造了特大型城市电网极端故障下复电的“广州速度”。

  突破传统意义上一根电线的想象,人们和世界交互的方式变得更加丰富。乘着现代科技的强劲东风,能源电力正在以不同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

  半个多世纪前,广州供电局的年轻人刘均成为第一个走进高压电场做试验的人,率先开展带电作业。现在,“四网融合”示范项目在永庆坊等地建成3个,创造性地实现了“有电网的地方就有光缆网络”。可照明,还能为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提供免费WiFi热点的智慧灯杆出现了,人们的电量焦虑或许可以少一些。国内最大的5G智能电网应用示范区在南沙区明珠湾区域建立,将让人们的用电更智能。

  如果要评价自己所生活的城市,用电体验可能是最直接的感受之一。在广州,互联网业务受理比例达99.65%,全口径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少于40分钟,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少于20分钟,进入世界领先行列。广州“获得电力”指标国内领先,供电服务满意度在广东省和广州市公共服务调查中实现十二连冠和二十连冠。

  千年商都广州已非当年。2020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5万亿元,广州地铁最高日客运量达1139.9万人次,白云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为4376.81万人次……保证这个巨型城市的高速运转是极大的考验,电力更是基础支撑。

  去年,南方电网公司与广州市人民政府签署新时代全面深化合作战略框架协议,致力于建设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全力支持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

  未来充满了太多期待和可能。

/不忘初心和更远未来/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1950年6月,广州电业管理处及所属的西村、五仙门电厂成立工厂管理委员会,由经理、党支部、工会、工程技术人员、工人代表组成,负责讨论企业的生产计划等问题。

  如今,广州供电局有基层党组织225个、党员3740人。如何“聚焦基层抓党建、抓好党建强基层、建强基层促发展”,服务好605万户客户,广州供电局找到了“全面质量管理”这把“钥匙”。也就是,以全面管理夯实基本组织、以全员管理建强基本队伍、以全程管理筑牢基本制度、运用多工具方法促进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将党建价值创造转化成企业鲜活的生产力。

  党员做表率,是标杆,也是镜子。

  创造了43年“零返修”记录的变电检修专业“泰斗”梁少川;连续10年“零差错”启动百余座变电站的“中央企业劳动模范”陈志聪;随叫随到为村民解决家庭用电问题的“电保姆”张炳辉;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国内首台110千伏植物油变压器的黄青丹;“零事故、零差错、零投诉”完成上千次保供电任务的王志文……他们,不仅是广州电力人的符号,也是这座城市的骄傲。

  党支部就是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解决问题。全面推行“一局一党委、一所一支部、班站有小组、支部进项目”,在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工程——乌东德交流配套工程(广州段)上成立临时党支部,将重点难点工程——广州黄埔区通用电气(GE)生物科技园首期项目工程确立为“书记项目”,打造出“红色网格”党员突击队及服务队等一批解决用户实际需求的服务品牌。

  在广州供电人心中,供电服务品质的提升归根到底是靠“内功”。党建领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就是广州供电局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功”。

  出席中共三大的代表中,有18人牺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奋斗征程中。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践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广州电力人从中感悟历史、汲取力量,练就更加深厚的“内功”。

  记者在探访中看到,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项目正紧锣密鼓推进中。一路之隔,作为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一部分的逵园正焕发着新的青春。一楼是艺术展,二楼是网红手办店,三楼是咖啡馆,年轻人可以在这花上半天享受美好时光。走在其中,木质楼梯咯吱作响,像是历史的回声。

  据介绍,在中共三大会址升级改造过程中,需要开展电力增容并申请双回路供电。广州越秀供电局营销部业扩组工作人员提前行动、全过程跟进,将现代供电服务体系应用于这一伟大的红色旧址中,在电力的加持下焕发新颜。改扩建后,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年接待容量相较改扩建前约增加50%,并将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以新姿态对外开放。

  100年,光明一直都在,也必将照亮更精彩的未来。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孙维锋 通讯员 李悦

● 亲历者

  无产阶级革命家,广州电业局首任局长、党委书记曾志

  红色岁月 巾帼传奇

  新中国成立初期,正是广州电力百废待兴、艰苦奋斗、扬帆起航的阶段。1952年初,曾志调任广东,被任命为中南局工业部副部长兼广州电业局局长、党委书记。

  曾志15岁就投身革命,有着在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敌后战场上九死一生的传奇经历。她到广州电业局上任伊始,工作千头万绪,因为对业务是外行,她说:“我决心从头学起,决心呆在最基层。”她把局党委设在了西村发电厂内部,日常办公就在西村发电厂,这样方便自己直接、深入地了解电厂情况。

  曾志不仅把办公地点设在厂里,把家也安在了厂里。到电厂后没几天,她就把自己的母亲、侄儿、侄女以及外甥都接过来,找了电厂工人宿舍区的一间小房子,在这里安了家。房子很小很拥挤,人多不够住,曾志晚上在家里吃过晚饭,就回到办公室睡。

  曾志中等身高,留着短发,说话办事风风火火。除了向厂里干部、技术人员了解厂里情况,共同商议如何做好生产运行管理、如何开展技术革新,她很少坐在办公室。她总是奔波在煤运、锅炉、发电、检修等各个工场车间,和工人师傅们一起劳动,听取大家的想法和意见。很快,厂里的人一眼就认得出她,她也记住了大多数人的名字,知道他们的岗位和工作内容。在任的两年间,她不放弃任何一次实践和学习的机会,每年一次的大维修、暴风雨中的线路抢险……总能见到她娇小的身影。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踏踏实实地依靠群众的工作方法,让曾志在西村电厂迅速打开局面,也为广州电力注入了红色血液和红色基因。

  时光荏苒,沧桑巨变,由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电力事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广州电网已经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省会城市电网,而今天的广州电力人,也正在续写着新时代的广州电力传奇。(李悦综合《广供故事》《风雨光明路》整理)

● 青年说

  广州供电局变电管理二所 吴桐

  我们要学习和传承老一辈电力人扎根基层、持续奋斗的精神,不断提升基本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人才基础。

  广州供电局计量中心 王妲

  广州供电局党员突击队、巾帼文明岗正攻坚克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建立与省级集中检定相适应的规范、集约、高效的计量资产管理新模式,助力广州打造国际一流用电营商环境。

● 党史链接

  汇聚起大革命的滚滚洪流

  红砖外墙,白色立柱,门楼上标记其建造年份的“1922”依然醒目……历经近百年风雨,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的老洋楼——逵园,风貌依旧,还添了新摆设。

  ……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可以考证出姓名的代表平均年龄29.8岁。“我们的使命,是以国民革命来解放被压迫的中国民族……”翻开《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字里行间,依然可感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担当。

  “党的三大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创建时期进入大革命时期的里程碑式的大会。”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曾庆榴说,此后,随着国共合作的实现,以广州为中心,汇集全国革命力量,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封建军阀为目标的革命运动,似滚滚洪流席卷中国大地。(摘自《人民日报》2021年1月20日06版)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