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电网曲靖富源供电局助力墨红开启美好未来

云南电网公司曲靖富源供电局墨红供电所员工龚八斤在田间地头同彝族同胞话家常,谈安全节能用电。阮松萍 摄

  “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决胜小康。”“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一家亲。”在前往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墨红镇法土村委会的路上,两边悬挂的横幅标语尤为显眼。近年来,随着农网改造升级的不断深入,可靠的电能和贴心的供电服务给这个村庄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法土村委会5个自然村的510户彝族村民通过特色种植业、彝族刺绣、生态旅游,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157棵电杆“爬上”高海拔的法土村

  “高不过法土,低不过特土。”这是富源县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谚语。营盘山是富源最高峰,海拔2874米,而法土村委会就位于此处。今年仲夏,笔者来到法土村委会,两年前还普遍存在的低矮土基房早已不见,眼前呈现的是别具彝族风情的一排排小洋楼。

  “现在啊,村里用电不愁,都不用点明油灯(松树分泌的油脂)了;吃水不愁,不用人背马驼挑水吃了;读书也不愁,娃娃们读、吃、住都在学校,安全放心。国家政策太好了!以前我做梦都没想到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71岁的彝族低保户老人赵秀珍乐呵呵地说。

  以前这些都是让人头疼的事情。老人的儿子柳稳来说:“以前全村人畜吃水都很困难,每天吃水得到离村两公里多的水源地取水。遇到这样的干旱季节,玉米、洋芋等农作物都会干死在地里。”

  为了改善村民们的用电难题和吃水困境,在此前农网改造基础上,2016年富源供电局投资137万元,8.47千米长的10千伏线路得以改造升级,11台全新的100千伏变压器分别布点在该村委会的5个水源点附近,同时在法土完小专设了一台变压器及动力表用于解决全校147名师生的食宿及临时教室用电。还把该村委会的13条分支线及510户户表全部换新。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采用人背马驼的方式运输材料,在一处处岩石基础上,用柴油机带动风钻,让157棵电杆沿着山石路“爬上”了高海拔的法土村。

  “地里锄禾心欢欢,有电有水不怕旱。”今年,村民们又在地里种下“巴东魔芋”,这种魔芋对抽水灌溉的要求更高,否则影响产量。今年初,墨红供电所又专门架设线路到地边助其浇灌,看着地里的魔芋长势很好,村民柳光问开心地唱起了彝族山歌。

彝绣成了墨红镇脱贫项目的一张名片

  墨红镇是云南省“彝族刺绣艺术之乡”。“彝绣花样复杂、讲究,自小逢年过节我们都不会去镇上买新衣服、新鞋子,大家穿的都是母亲、姐姐们一针一线在煤油灯下缝出来的。”法土村委会书记赵三冲口中代代相传的彝绣制作工艺,因2016年入选省级非物资文化遗产拓展项目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彝绣“非遗”要传承,只有不断引用新技术才能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多年在外打工的李赛龙和妻子王美仙两年前返回清水塘村,重新拾起了祖辈们延续14代人的刺绣手艺。在彝绣工厂建成之初,王美仙就买回了4台智能缝纫机和1台电脑,采用电脑绘图的方式将花样绘制成模板,以便于绣娘们带回家刺绣。等各式花样绣完后,只要缝纫机一开,绣娘就能熟练地将一块块花样拼接成一件件华美的服饰。

  “只要一家吃得苦,刺绣种荞也能富。”如今,彝绣不但成了墨红镇脱贫项目的一张名片,更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推介。在墨红镇乃至全县,庭院经济、家庭作坊让当地村民“绣”出了致富路。

  “村民口袋里有钱了,新建房屋越来越多。虽然房建得分散,电力施工难度大,岩石多,但供电服务也要跟上。”墨红供电所所长肖进介绍,今年富源供电局将投资240余万元对彝绣工厂所在地的清水塘村进行改造,新增100千伏安变压器7台、新架设电杆147基、绝缘化改造10千伏线路2.47千米,新装智能电表104只。

法土村年旅游人数超过10万人次

  入夜,法土村委会鸟鸣虫语,坐落于村口的“木香故里”(彝语译为欢迎你来)笑语欢歌。

  正月酿酒时节过后,李小飞将自家酒厂改建成生态园,慕名前来的游客们可在法土林场赏百亩杜鹃、逛仙女湖,饿了累了就到“木香故里”品尝小土鸡和山毛野菜,喝代代相传采用古法秘制的彝家贡酒,游客们要是兴致来了,还可以同村里的彝族老少对对山歌。

  为了确保酒厂及生态园生产、休闲娱乐用电有保障,去年,墨红供电所为生态园安装了变压器,架设了一条780多米的10千伏线路。

  5月30日晚,李小飞及26名工人忙着加班把发酵好的彝家贡酒放入智能装酒机里及时装罐封存,以确保酒味不散。这批大约10吨的彝家贡酒准备发往贵州、四川一带,在“火把节”前要保证这批酒足味足量的送到订购商手里。

  据介绍,2015年始,魔芋种植、彝族刺绣、生态旅游构成了法土村委会特色农业加商业的发展模式,到今天,村民已从人均年收入几千元到几万元,年旅游人数超过10万人次。

  夜幕下,葱翠浓郁的的法土林场边灯影绰约,仙女湖“叮咚”作响。“国家政策好,现在电力稳定了,我们魔芋、刺绣、酿酒,还有生态旅游业也发展得越来越好,村民们日子红火有盼头,大家坚信,更加美好的日子还在后头。”法土村委会书记赵三冲看着围着火把唱歌跳舞的游客和村民,满脸全是暖暖的笑容。

主办单位:欢迎光临beplay彩票 网站运营:beplay体育在线官网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beplay体育登录官方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云南电网曲靖富源供电局助力墨红开启美好未来

作者:陈小果 阮松萍 发布时间:2019-07-03 来源:中国电力网

云南电网公司曲靖富源供电局墨红供电所员工龚八斤在田间地头同彝族同胞话家常,谈安全节能用电。阮松萍 摄

  “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决胜小康。”“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一家亲。”在前往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墨红镇法土村委会的路上,两边悬挂的横幅标语尤为显眼。近年来,随着农网改造升级的不断深入,可靠的电能和贴心的供电服务给这个村庄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法土村委会5个自然村的510户彝族村民通过特色种植业、彝族刺绣、生态旅游,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157棵电杆“爬上”高海拔的法土村

  “高不过法土,低不过特土。”这是富源县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谚语。营盘山是富源最高峰,海拔2874米,而法土村委会就位于此处。今年仲夏,笔者来到法土村委会,两年前还普遍存在的低矮土基房早已不见,眼前呈现的是别具彝族风情的一排排小洋楼。

  “现在啊,村里用电不愁,都不用点明油灯(松树分泌的油脂)了;吃水不愁,不用人背马驼挑水吃了;读书也不愁,娃娃们读、吃、住都在学校,安全放心。国家政策太好了!以前我做梦都没想到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71岁的彝族低保户老人赵秀珍乐呵呵地说。

  以前这些都是让人头疼的事情。老人的儿子柳稳来说:“以前全村人畜吃水都很困难,每天吃水得到离村两公里多的水源地取水。遇到这样的干旱季节,玉米、洋芋等农作物都会干死在地里。”

  为了改善村民们的用电难题和吃水困境,在此前农网改造基础上,2016年富源供电局投资137万元,8.47千米长的10千伏线路得以改造升级,11台全新的100千伏变压器分别布点在该村委会的5个水源点附近,同时在法土完小专设了一台变压器及动力表用于解决全校147名师生的食宿及临时教室用电。还把该村委会的13条分支线及510户户表全部换新。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采用人背马驼的方式运输材料,在一处处岩石基础上,用柴油机带动风钻,让157棵电杆沿着山石路“爬上”了高海拔的法土村。

  “地里锄禾心欢欢,有电有水不怕旱。”今年,村民们又在地里种下“巴东魔芋”,这种魔芋对抽水灌溉的要求更高,否则影响产量。今年初,墨红供电所又专门架设线路到地边助其浇灌,看着地里的魔芋长势很好,村民柳光问开心地唱起了彝族山歌。

彝绣成了墨红镇脱贫项目的一张名片

  墨红镇是云南省“彝族刺绣艺术之乡”。“彝绣花样复杂、讲究,自小逢年过节我们都不会去镇上买新衣服、新鞋子,大家穿的都是母亲、姐姐们一针一线在煤油灯下缝出来的。”法土村委会书记赵三冲口中代代相传的彝绣制作工艺,因2016年入选省级非物资文化遗产拓展项目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彝绣“非遗”要传承,只有不断引用新技术才能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多年在外打工的李赛龙和妻子王美仙两年前返回清水塘村,重新拾起了祖辈们延续14代人的刺绣手艺。在彝绣工厂建成之初,王美仙就买回了4台智能缝纫机和1台电脑,采用电脑绘图的方式将花样绘制成模板,以便于绣娘们带回家刺绣。等各式花样绣完后,只要缝纫机一开,绣娘就能熟练地将一块块花样拼接成一件件华美的服饰。

  “只要一家吃得苦,刺绣种荞也能富。”如今,彝绣不但成了墨红镇脱贫项目的一张名片,更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推介。在墨红镇乃至全县,庭院经济、家庭作坊让当地村民“绣”出了致富路。

  “村民口袋里有钱了,新建房屋越来越多。虽然房建得分散,电力施工难度大,岩石多,但供电服务也要跟上。”墨红供电所所长肖进介绍,今年富源供电局将投资240余万元对彝绣工厂所在地的清水塘村进行改造,新增100千伏安变压器7台、新架设电杆147基、绝缘化改造10千伏线路2.47千米,新装智能电表104只。

法土村年旅游人数超过10万人次

  入夜,法土村委会鸟鸣虫语,坐落于村口的“木香故里”(彝语译为欢迎你来)笑语欢歌。

  正月酿酒时节过后,李小飞将自家酒厂改建成生态园,慕名前来的游客们可在法土林场赏百亩杜鹃、逛仙女湖,饿了累了就到“木香故里”品尝小土鸡和山毛野菜,喝代代相传采用古法秘制的彝家贡酒,游客们要是兴致来了,还可以同村里的彝族老少对对山歌。

  为了确保酒厂及生态园生产、休闲娱乐用电有保障,去年,墨红供电所为生态园安装了变压器,架设了一条780多米的10千伏线路。

  5月30日晚,李小飞及26名工人忙着加班把发酵好的彝家贡酒放入智能装酒机里及时装罐封存,以确保酒味不散。这批大约10吨的彝家贡酒准备发往贵州、四川一带,在“火把节”前要保证这批酒足味足量的送到订购商手里。

  据介绍,2015年始,魔芋种植、彝族刺绣、生态旅游构成了法土村委会特色农业加商业的发展模式,到今天,村民已从人均年收入几千元到几万元,年旅游人数超过10万人次。

  夜幕下,葱翠浓郁的的法土林场边灯影绰约,仙女湖“叮咚”作响。“国家政策好,现在电力稳定了,我们魔芋、刺绣、酿酒,还有生态旅游业也发展得越来越好,村民们日子红火有盼头,大家坚信,更加美好的日子还在后头。”法土村委会书记赵三冲看着围着火把唱歌跳舞的游客和村民,满脸全是暖暖的笑容。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