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发电> 各地报道

华电湖北公司全力以赴打通新能源项目建设“堵点”

中国电力网 发布时间:2024-10-23 10:35:58 作者:伍寒霞

  初秋时节,走进湖北华电荆州监利龚场和分盐3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一片片整齐排列的太阳能电池板与水中欢快游弋的鱼儿相映成趣。这里是中国华电在鄂投入建设的光伏电站“渔光互补”项目之一,展现出一幅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巧妙结合的美好图景。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区域(以下简称华电湖北)全面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探索“新能源+特色产业”模式,提供可靠电源供应的同时,带动当地生态养殖、休闲娱乐等相关行业发展,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多赢局面。

 打通土地流转“堵点”,促进项目建设加速度

  湖北监利市、洪湖市是全国闻名的农业大县,水网密布,水产资源丰富。如何将资源变项目、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产业?2021年以来,华电湖北积极谋划布局,先后在洪湖市、监利市开工建设新能源基地。

  荆州洪湖基地项目是湖北省第一批新能源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全部建成投运后,年平均发电量逾13.3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省标准煤约38.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0.4万吨、二氧化硫排放约3.7万吨、氮氧化物排放约1.8万吨。

  位于监利市龚场镇、分盐镇的渔光互补新能源项目,目前正快速推进中。“鱼塘地块小、户主多、产权不清、利益纠葛等成为监利市龚场分盐光伏项目最大‘堵点’”。华电湖北龚场分盐光伏项目建管单位总经理唐平良介绍。

  为确保项目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华电湖北与监利市各级政府部门搭建起稳定沟通联系渠道,整合资源,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开工以来,工作专班走村串户,耐心细致讲政策、听意见、解难题,积极组织村民外出参观调研区域新能源示范工程,对群众关切及时释疑解惑。

  2023年7月,在华电湖北荆州洪湖基地项目捞虾捕鱼现场,荆州片区项目部组织镇政府、村支书、养殖大户及村民代表共同见证,试验塘内大规格小龙虾亩产量对比当地坑塘可增收五成,项目建成后将鱼塘以低于市场价格返租给当地政府,彻底打消了村民对土地流转和养殖的顾虑。

  为加快土地流转进度,项目部还建立健全土地信息台账,绘制土地交付“作战图”,为每块鱼塘插上红旗,标注塘主相关信息及未流转的原因,对症下药、靶向施策。

  新华社分析师在调研中了解到,华电湖北龚场分盐光伏项目规划用地约6000亩,目前已完成交付土地4950亩,剩余约1050亩正加紧落实。

因地制宜,持续推动新能源产业布局发展

  “湖北因水而兴,水能资源丰富,但相比西北和沿海地区,湖北风、光资源并不突出,而且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稀缺。”华电湖北区域负责人王志浩表示,“尽管资源禀赋有一定限制,但也可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产业。”

  为此,华电湖北成立荆宜(荆州、宜昌)、荆门、黄冈、黄石和“襄十随”(襄阳、十堰、随州)“五大战区”,通过构建一个基地项目、组建一套专班、制定一张路线图等项目开发保障机制,拓展湖北新能源项目。

  “项目推进过程中,公司领导还分区包干,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开发建设遇到的重大问题,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华电湖北龚场分盐光伏项目建管单位党委书记李小刚说。

  华电湖北创新管理机制,采取“1+N”区域发展管控模式,实行“指挥长总体负责、分管领导重点联系、项目经理具体负责”的片区管理机制,采取内部挖潜、组建实训团队、引进外部专业团队等方式,缓解项目建设力量不足问题,确保工程按期推进。

  华电江陵公司作为荆州片区项目牵头单位,为落实监利市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建设任务,抽调人员转战新能源项目,边学边干,从项目立项到首次并网,仅用时148天,为监利市30万千瓦光伏项目顺利完成取得节点性成功。

  华电湖北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公司紧紧围绕“清洁能源占比达到50%”目标,积极谋划、深入挖掘荆州、黄冈等地新能源资源,通过风光储一体化开发模式,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新能源跨越式发展。2022年,新能源装机容量100多万千瓦,今年有望突破300万千瓦。

渔光互补,推动新能源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

  湖北水多山多,可用土地资源稀缺,发展新能源产业,需要从现有土地资源上“精耕细作”,创新发展模式。

  华中农业大学袁勇超教授介绍,“渔光互补”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发电,光伏板下方水域用于鱼虾养殖,形成立体循环产业模式,打造出“一塘两用”的绿色经济新模式。

  为最大化利用渔光互补项目资源,华电湖北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在光伏板下探索新型特色淡水水产品高效健康养殖模式。袁勇超教授介绍,光伏板遮挡部分光照后,不仅可有效缓解华中地区夏季小龙虾高温应激、不吃食等情况,还能抑制蓝藻等有害藻类大量过度繁殖,为渔业养殖创造有利条件。

  在华电湖北荆州洪湖基地项目,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在项目水域积极探索科学种养新模式,利用优质苗种规模化繁育、精准营养与投喂等关键技术,再通过严格控制单季小龙虾放养密度和放养规格,并搭配适宜比例的鲢、鳙等滤食性调水鱼类,助力“渔光互补”成效提升,养殖全程还实现“0渔药”使用。

  据洪湖基地养殖户介绍:“以前自己养小龙虾大概个头在6-7钱,亩产2000元左右。渔光互补科学养殖和反季节养殖,可以养两季虾,小龙虾个头在7钱到1两,亩产可以到6000元,增收4000元”。目前已开始推广小龙虾和马口鱼。

  “渔光互补新模式,一塘两用,集约又高效。到了夏季,光伏电板还能给小龙虾撑起遮荫伞。”项目建管单位总经理唐平良说。

  为保障生态渔业生产条件,龚场分盐光伏项目鱼塘鱼道设计靠近生产主干道,相对深且宽,且光伏板设计较一般设计值加高约半米,光伏板下可通行小型船只,方便养殖户开展捕捞等作业。“虽然光伏板加高会增加项目建设成本,但有利于水产养殖,增加养殖户经济收益。”龚场分盐光伏项目负责人介绍。

  监利市相关负责人表示,除光伏发电和渔业养殖外,华电湖北还通过项目投资,在水利设施修复、河道疏浚、道路建设、教育扶持、光伏旅游等方面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华电湖北龚场分盐光伏项目周边,已有农庄开展垂钓、采摘、餐饮等休闲娱乐活动。

  “一种资源,两个产业”的集约发展模式,大大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经济价值。据估算,湖北华电荆州监利龚场和分盐3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3.7亿千瓦时。按照火电煤耗每度电耗标准煤287g,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9.8万吨。

  华电湖北区域负责人表示,将充分拓展运用洪湖基地项目和龚场分盐项目等建设经验,在分布式光伏、风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分散式风电持续发力,加大资源获取力度,不断寻求新能源项目突破。(伍寒霞)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