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电筒、一串钥匙,照亮巡检路,开启设备门的“小黄帽”;手持电表测量两点间电位差,用螺丝刀、扳手保护设备稳定运行的“小蓝帽”;办公楼里抱着资料来回穿梭的米色工服,凌晨还在飞舞的键盘敲击声……
每天,群山环抱的大渡河畔,数百个这样的普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用青春书写奋斗,用坚守落实担当,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创新发展的大战大考前,用平凡成就不凡,镌刻下一幅幅属于中国大唐在藏地区最大清洁能源企业——四川大唐国际甘孜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的奋斗画面,取得了2020年中国大唐基层企业水电电量排名第一,电量利润双丰收的成绩。
画面里的创新“工匠”
四川发电公司先进工作者——麦先春
“麦哥,这个保护试验好麻烦,总要去设备后面短接线,会不会电到我”……
“麦哥,保护定值要是可以自动核对就好,一个个按着看,好怕核错了”……
“麦哥,调速器导叶传感器支架脱落了,怎么处理呀”……
一声声“麦哥”,是长河坝、黄金坪电站厂房里最常听到的声音,哪里需要“麦哥”,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保证现场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麦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变身“发明家”,为解决长期以来同期试验,需要在断路器合闸号的相关回路上,来回拆解和短接临时线路带来的安全隐患,进一步简化试验步骤。“麦哥”带领继电保护班组利用机组、线路停机检修的机会,对照图纸,按照试验需要,尝试调试对接线路,将设备面板上的备用压板利用起来,加装调速器、励磁和断路器同期试验压板,极大程度简化了试验过程,消除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四川发电公司先进工作者——麦先春
3个电站,12台机组,4种型号水轮发电机,62台保护装置,每次检修后需要核对上千条保护定值,每条定值都将关系着机组的正常运行,做到“不误动、不拒动”。“麦哥”主动出击,提出加装保护管理后台有效措施,对全厂保护设备实现了定值在线核对,解决了偏远地区多级水电站特殊管理需求和设备种类繁多的问题。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麦哥”不断创新,现已拥有“发电机转子接地故障模拟装置”“发电厂控制系统检测电路中传感器的安全更换方法”等11项实用新型专利、1个发明专利,麦先春成为了甘孜公司创新工匠的第一人,促进了该公司成功获得34项实用新型专利,3个发明专利,为该公司打造“数字智慧”新型电厂奠定了科技基础。
脱贫攻坚战里的“90”后
脱贫攻坚驻村帮扶队员——王虹霖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寄语。作为一名“90”后,甘孜公司的王虹霖勇担时代重任,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驻村帮扶队员,“大唐小王”是来自高山贫困村康定市下火地村、高悟村的村民们对他最亲切的称呼。
从事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大唐小王”克服2000多米海拔差,从“东北腔”到“川普”,从腼腆的小伙子到地里吆喝丰收的“90后”,他融入村中日常,抓住“志智双扶”这个总开关,带领30余名村民“走出去”,到安吉县余村、目莲坞村、鲁家村,绵竹市九龙镇,泸定县杵泥乡学习两省五地在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结合下火地村高山峡谷地貌,深入分析高山蔬果基地建设的可能性,将四川莲莲农业公司的水果西红柿种植专家“请进来”,为全体村民讲解水果西红柿的种植,建大棚、育新苗,一框框红彤彤的番茄从高山运向集市,为该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10万元以上,村民们腰包鼓了、日子也越来越好过。
脱贫攻坚驻村帮扶队员——王虹霖(右一)
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正在看直播的“大唐小王”王虹霖内心激动不已,“我很自豪,能成为脱贫攻坚中的一员,能参与到这场战斗中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我的人生也将因此而骄傲!”12.8万个贫困村全面脱贫,标志着集团公司在川多年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全面胜利,携手巴山蜀水间的村民们踏上了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抗疫“一线”的排头兵
集团公司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魏宏杰
若有战,召必回。2020年1月24日,四川省启动公共卫生时间以及应急响应,疫情防控阻击战正式打响。1月28日,大年初四,疫情防控局势紧张,魏宏杰主动请缨,扛起该公司疫情防控的大旗,戴上两个儿子特制的塑料袋防护手套、帽子,返回公司营地所在康定市,同现场值班职工一起坚守在“抗疫保电”的第一线。
4部电话,日均3个小时的通话时长,他带领疫情防控小组的成员,架起地方政府同甘孜公司“联防联控”的沟通桥梁,并先后对全体职工及近30家外委单位职工的行程动态进行6次摸排,涉及人次达2719人次,全面掌握职工行程轨迹;制定的《返程人员信息排查表》,作为疫情防控的先进经验在全甘孜州推广,共同筑牢了疫情防控的“生命线”。
“谢谢大唐集团给我们送来的防疫物资,真是帮了大忙了。”在做好内部防控的同时,他高度关注对口帮扶村及甘孜州政府疫情防控情况,一纸紧急号召,一辆带有红色“唐”标的防疫物资运送车,在康巴藏区来回奔跑。甘孜公司作为甘孜州第一家支援企业,将紧急采购的防护服、医用手套、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一批批送往抗疫一线和村民手中,在大战大考前,展现了央企责任担当。
2405天检修中的青年劳模
集团公司先进个人、四川发电公司劳动模范——杨兵
“事无巨细,主动钻研”是他对待专业知识的态度,“善于思考,迎难而上”是他对待检修工作的方式。2405天他始终坚持一个专业干到底、一个岗位干到底,从懵懂到专业,甘孜公司杨兵逐渐成长为机械专业的一名青年骨干。
厚积薄发,检修中的急先锋。长河坝3号机组在启动试验的过程中,突然出现推力轴承瓦温整体升高的现象,启动失败。此时,距离四川省调度规定的3号机并网时间仅剩18个小时,停机,排查故障。1米75个头的他,和同事们一起从高度、宽度不足50厘米的长河坝3号机下机架进人口钻入,一呆就是3个小时,对影响推力轴承油温和瓦温的因素进行逐一排查,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3号机组推力轴承外循环油路。
此时已经是下午6点,距离机组并网只剩下15个小时,问题的原因还不能百分之百确定,大家一时慌了神,“先别急,问题已经基本锁定了,肯定能按时解决。”关键时刻,杨兵稳住大家。在大家吃加班饭的时间里,他抓紧时间,查阅油循环设备图纸,突然,他发现可能是循环油路中滤芯堵塞,造成油冷却器油路循环不畅,油温无法冷却,造成推力瓦温整体偏高。问题症结找到了,处理起来自然是手到擒来。
早上9点,长河坝3号机在规定时间内并入电网,换了一夜堵塞滤芯的杨兵一屁股坐在地上“还好没耽误并网”,“紧急情况下,能够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本事咧”同一班组的老师傅对着他比了一个大拇指。
从业7年,参加两级电站各类检修30余次,正是向杨兵这样的甘电普通检修工,他们始终坚持“从零开始,确保为零”工作思路,实现了长河坝、黄金坪两级电站投标以来机组“零非停”目标。
集团公司先进个人、四川发电公司劳动模范——杨兵
伟大出自平凡,把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凡。在集团公司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的道路上,甘孜公司全体职工将立足岗位、勤勉奉献,扎根康巴藏区,为中国大唐打造“绿色低碳、多能互补、高效协同、数字智慧”的世界一流能源供应商做出更大贡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