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电费县发电公司紧紧围绕燃料精细化管理,挖掘内部潜能,积极探索降低燃料成本各项措施,在入炉煤配煤掺烧中实行了掺烧菜单、需求菜单、采购菜单为主要内容的“三单”式管理,有力地助推了提质增效工作。
科学确定掺烧菜单
该公司发电部提前了解新煤种掺烧特性,加强入炉煤煤质分析,针对锅炉可能存在的结焦、磨煤机着火、粉管堵粉等风险,优先确定煤种的最佳掺烧方式和掺烧比例,并利用65万机组轴向旋流炉燃烧稳定性好、对新煤种适应性强的优势,进行新煤种配煤掺烧试验,逐步探索机组安全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进一步精确配煤掺烧比例,最大限度降低燃料成本。
为加强组织领导,该公司成立了以公司副总经理为组长的燃料专项提质增效活动工作小组,活动小组下设成本中心、运行中心、设备中心,分别负责燃料采购、由“需求菜单”制定“掺烧菜单”、设备改造升级及维护三个管理专业组,各专业组组长由专业负责人担任,进一步明确各环节责任人及工作标准。将入炉煤混配比例、混配合格率、机组降出力、机组经济指标等项目与混配掺烧相关部门、个人绩效考核挂钩,促使员工实现从“我要掺烧到精细掺烧”的思想转变,保证了入炉煤混配掺烧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开展。
精准计算需求菜单
根据供热及不同时段负荷曲线确定配煤掺烧特点,制定若干套备选“需求菜单”,在发电量高、低负荷不同情况下,运行人员执行不同掺烧方案保障机组经济运行,做好充分准备,实现效益最大化。
运行人员在调整过程中对掺烧指标进行动态分析,适时调整掺烧比例,严格监控锅炉燃烧状态、环保参数指标以及烟气脱硫、脱销,锅炉排渣、除尘、除灰系统运行情况,及时调整机组状态,保障低质煤的掺配比例和掺配方式符合方案,并要求各班组做好日、班掺烧煤量记录。为保证掺烧效率最优,规定了特殊情况下,值长有权临时变更上煤计划的应急管理措施,并要求事后及时通知工作小组,并记录好原因。
该公司以排放达标、保证电量、兼顾热值、降低标单为目标,综合考虑机组负荷、煤质、机组状况、安全经济燃烧等控制因素,利用热力试验进行混配不同煤种、不同掺烧比例的燃烧优化调整,不断精细化掺烧模式,制定不同工况下最科学合理的掺烧比例和入炉煤低位发热量及挥发分下限,确保实际掺烧工作安全稳定开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配煤掺烧的潜力,实现配煤掺烧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精细制定采购菜单
各部门加强有效信息互通,从燃煤采购源头入手,确定合理掺烧煤种采购计划,保持煤场库存和煤质稳定。同时,进一步优化进煤结构,努力提高入厂煤质,加强燃料的掺配工作,控制入炉煤含硫量,确保入炉煤质合格,保证锅炉稳定燃烧;加强干煤储备和煤场的防雨、防汛管理,避免因湿煤而造成降出力,影响发电量。
费县公司借助集团公司竞价采购平台,每月下旬,将进煤会议上确定的次月采购量全部纳入到采购平台,实现完全化竞价采购,牢牢把握“低价高量、中价少量、高价无量”的原则进行采购。同时对供应商实行“宽进严管”的管理模式,不断引入新供应商开展竞价工作,对当月“高价无量”的供应商实行“短暂停”;对当月中标有量的供应商若上煤过程中发现有“滥竽充数”掺杂使假等不良行为时,视其行为恶劣程度实行两到三个月或无期限的“短暂停”煤量竞价工作。(郭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