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晖是一名从事电力工作拥有35年工龄之久的“老师傅”。自1984年8月进入大唐华银株洲发电有限公司参加工作后的他,先后在公司2.5MW机组担任发电部汽机副司机、汽机司机,125MW机组发电部辅机、汽机司机,310MW机组发电部集控室全能值班员。他曾获得集团公司生产技能类C级“112人才”称号,撰写的《#3、4机脱硫供浆系统改造》一文荣获湖南分公司2012年年度合理化建议及技术革新成果奖。
创新奋进引路人
刘朝晖就像一颗螺丝钉一样,从扎根了21年的发电部集控室又钉到了脱硫脱硝的抗战一线。2006年,随着国家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株电公司火速成为湖南首家加装脱硫装置的火力发电厂。在当时毫无任何兄弟单位可以学习借鉴的困境下,面对脱硫系统领域一片空白的他,只能不停地靠自己慢慢地咀嚼书本知识,认真查阅各种资料和每天在现场不断的摸爬滚打来熟悉每一根管道的走向、每一张设备的铭牌、每一个阀门的布置和每一台设备的位置。
2007年4月,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他带头编写的脱硫运行调试规程、操作票和#3、4机脱硫系统图终于绘制出炉,如期完成了公司125MW机组和310MW机组脱硫运行规程的初稿及系统图的校对工作。同年6月,他带领全班顺利完成公司#3、4机组烟气脱硫系统的调试、试运及顺利投产工作。2012年,国家再一次对火力发电厂提出了新的达标要求,公司#3、4机组不得不再一次加装脱硝系统。刘朝晖二话不说,迅速带领班员投入到脱硝系统的学习、试运中,这一干又是好几个月。2016年3月,公司又相继新增了MGGH、SNCR和废水处理等系统,刘朝晖带着自己的班员夜以继日地研究超低排放改造技术,终于圆满完成了#3、4机组脱硫脱硝系统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
技术攻坚领头羊
由于当时的脱硫技术尚不成熟,问题也层出不穷。刘朝晖深入生产现场仔细研究,经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刻苦钻研脱硫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他提出的#3、4机脱硫石灰石供浆系统节能改造方案,即在#3、4吸收塔的供浆管道出口密度计前加装联络管,让#3、4吸收塔的供浆管道互为备用,便于机组在低负荷时可采取一泵供双塔的经济运行方式。这样不但保证了脱硫设备能够以最经济、安全、稳定的方式运行,也大大提高了脱硫系统运行的投运率,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工作压力,降低了设备成本和厂用电,为脱硫系统各项环保指标达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他提出的滤液水制浆系统改造方案,不仅把滤液水进行了合理的回收利用、降低了工艺水的耗用,也优化了球磨机的运行方式、降低了球磨机的损耗;他还提出把#3、4吸收塔PH计和密度计从石膏排出泵的出口母管向上移位,并重新在吸收塔上加装一台密度计泵,以便运行人员随时监控PH值和密度值,作出相应的调整;他还对真空皮带脱水机滤饼冲洗水箱及管道也进行了相应改造,使得脱水系统能够以更加节能环保的方式运行。
有了多年捅料的临场经验累积,刘朝晖对两台球磨机的下料口进行了移位改造,他通过接一路工艺冲洗水管,以便人工捅不到料的时候可以通过工艺冲洗水冲洗的方法让石料下料,通过这种方法,大大降低了运行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制浆系统也得到了稳定运行。
传道授业解惑者
工作中的刘朝晖更是一名用自身模范行动带动身边每一位同事的优秀共产党员。在担任脱硫脱硝班组负责人初期,面对班组人员技术低、劳动强度大等诸多困难,刘朝晖总是身体力行,并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将自己扎实的脱硫脱硝生产技术传授给每一位学员。
为了让班员能够尽快熟悉脱硫脱硝装置,掌握专业知识提高技术水平。刘朝晖利用学习班的机会,结合传统的培训方法,定期给每个值的班员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只要得空,他就会带领学员到生产现场以讨论的形式对在实际工作中设备的操作流程进行反复阐述,直至学员能够内化于心,并通过仿真机考试,对大家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再巩固。他还定期组织班员进行事故预想、开展分析讨论,只要班员遇到不能理解的设备问题,刘朝晖就会立即带他去现场观察设备运行,并讲解正确的操作方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培训,脱硫脱硝班所有运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2010年,刘朝晖带领的吴冬等几位学员在集团公司首届脱硫设备运行人员技能竞赛中获得了“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称号,并取得了集团公司第四名和第十五名的好成绩,并为湖南分公司获得集团公司团体赛第一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点评:】刘朝晖35年如一日地扎根在电力生产一线,如今年过半百的他依旧忘我工作、爱厂如家,用自己最朴实的行动践行着大唐精神,为脱硫脱硝事业奉献着自己全部的热血。
主办单位:欢迎光临beplay彩票 网站运营:beplay体育在线官网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beplay体育登录官方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刘朝晖是一名从事电力工作拥有35年工龄之久的“老师傅”。自1984年8月进入大唐华银株洲发电有限公司参加工作后的他,先后在公司2.5MW机组担任发电部汽机副司机、汽机司机,125MW机组发电部辅机、汽机司机,310MW机组发电部集控室全能值班员。他曾获得集团公司生产技能类C级“112人才”称号,撰写的《#3、4机脱硫供浆系统改造》一文荣获湖南分公司2012年年度合理化建议及技术革新成果奖。
创新奋进引路人
刘朝晖就像一颗螺丝钉一样,从扎根了21年的发电部集控室又钉到了脱硫脱硝的抗战一线。2006年,随着国家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株电公司火速成为湖南首家加装脱硫装置的火力发电厂。在当时毫无任何兄弟单位可以学习借鉴的困境下,面对脱硫系统领域一片空白的他,只能不停地靠自己慢慢地咀嚼书本知识,认真查阅各种资料和每天在现场不断的摸爬滚打来熟悉每一根管道的走向、每一张设备的铭牌、每一个阀门的布置和每一台设备的位置。
2007年4月,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他带头编写的脱硫运行调试规程、操作票和#3、4机脱硫系统图终于绘制出炉,如期完成了公司125MW机组和310MW机组脱硫运行规程的初稿及系统图的校对工作。同年6月,他带领全班顺利完成公司#3、4机组烟气脱硫系统的调试、试运及顺利投产工作。2012年,国家再一次对火力发电厂提出了新的达标要求,公司#3、4机组不得不再一次加装脱硝系统。刘朝晖二话不说,迅速带领班员投入到脱硝系统的学习、试运中,这一干又是好几个月。2016年3月,公司又相继新增了MGGH、SNCR和废水处理等系统,刘朝晖带着自己的班员夜以继日地研究超低排放改造技术,终于圆满完成了#3、4机组脱硫脱硝系统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
技术攻坚领头羊
由于当时的脱硫技术尚不成熟,问题也层出不穷。刘朝晖深入生产现场仔细研究,经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刻苦钻研脱硫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他提出的#3、4机脱硫石灰石供浆系统节能改造方案,即在#3、4吸收塔的供浆管道出口密度计前加装联络管,让#3、4吸收塔的供浆管道互为备用,便于机组在低负荷时可采取一泵供双塔的经济运行方式。这样不但保证了脱硫设备能够以最经济、安全、稳定的方式运行,也大大提高了脱硫系统运行的投运率,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工作压力,降低了设备成本和厂用电,为脱硫系统各项环保指标达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他提出的滤液水制浆系统改造方案,不仅把滤液水进行了合理的回收利用、降低了工艺水的耗用,也优化了球磨机的运行方式、降低了球磨机的损耗;他还提出把#3、4吸收塔PH计和密度计从石膏排出泵的出口母管向上移位,并重新在吸收塔上加装一台密度计泵,以便运行人员随时监控PH值和密度值,作出相应的调整;他还对真空皮带脱水机滤饼冲洗水箱及管道也进行了相应改造,使得脱水系统能够以更加节能环保的方式运行。
有了多年捅料的临场经验累积,刘朝晖对两台球磨机的下料口进行了移位改造,他通过接一路工艺冲洗水管,以便人工捅不到料的时候可以通过工艺冲洗水冲洗的方法让石料下料,通过这种方法,大大降低了运行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制浆系统也得到了稳定运行。
传道授业解惑者
工作中的刘朝晖更是一名用自身模范行动带动身边每一位同事的优秀共产党员。在担任脱硫脱硝班组负责人初期,面对班组人员技术低、劳动强度大等诸多困难,刘朝晖总是身体力行,并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将自己扎实的脱硫脱硝生产技术传授给每一位学员。
为了让班员能够尽快熟悉脱硫脱硝装置,掌握专业知识提高技术水平。刘朝晖利用学习班的机会,结合传统的培训方法,定期给每个值的班员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只要得空,他就会带领学员到生产现场以讨论的形式对在实际工作中设备的操作流程进行反复阐述,直至学员能够内化于心,并通过仿真机考试,对大家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再巩固。他还定期组织班员进行事故预想、开展分析讨论,只要班员遇到不能理解的设备问题,刘朝晖就会立即带他去现场观察设备运行,并讲解正确的操作方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培训,脱硫脱硝班所有运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2010年,刘朝晖带领的吴冬等几位学员在集团公司首届脱硫设备运行人员技能竞赛中获得了“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称号,并取得了集团公司第四名和第十五名的好成绩,并为湖南分公司获得集团公司团体赛第一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点评:】刘朝晖35年如一日地扎根在电力生产一线,如今年过半百的他依旧忘我工作、爱厂如家,用自己最朴实的行动践行着大唐精神,为脱硫脱硝事业奉献着自己全部的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