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同样的在电力企业,职工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技术创新、经济效益和安全运行,它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基础。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才培养,是一个电力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推动电力企业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虽然发电企业人才培养目前已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模式,但无论在培训老师、培训方法还是课程设置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授课师资缺乏,企业内部培训的开展主要是内训师,其在企业中成长起来,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但是在理论和教学方法上却不足,无法开展系统的培训。二是培训方法,企业大多还是运用传统的模式授课,“老师讲,学员听,考试测”,过程枯燥,使员工失去学习兴趣;同时对内部专家授课培训、外出回厂二次培训、专业授课等跟踪管理不细致,造成个别培训流于形式。三是当前的教育培训都是以学习和掌握既有的知识和技能为目的,对于开发企业人才的创新能力考虑不足,而人才培养的深层次作用恰在于开发人才的创新能力。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成为电力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人才在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创新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精心培育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一是加强考核评估。要层层转好落实,确立“以企业领导主抓、部门负责人管理、专职培训员负责”的三级教育培训管理体系,每年企业分管领导与各部门签订人才培养目标责任状,明确责任人和奖惩规则;年末进行考核兑现,强化各部门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二是严抓计划执行。每年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制定年度、月度培训计划,内容侧重各级制度标准、法律法规、技改方案、技术措施、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做到落实计划、闭环管理。三是落实奖惩规定。为了进一步调动企业全员参与培训积极性,企业要认真落实各类专项奖励办法,形成以培训责任状为核心,包涵内部授课、竞赛奖励等内容的奖惩机制,同时,树立效能型班组、工匠型员工优秀典范,激励员工学习先进,持续对标意识;针对培训不合格人员进行负向考核;提升员工的参与培训、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四是完善培训机制。企业要及时按要求完善《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年度人才培养工作实施方案》等管理制度,坚持每月“三个一培训工作法”(即:刊出一期培训简报、全员一次业务考试、组织一次部门点评),考核评价结果纳入业绩指标,形成岗位提升及人才培养管理长效机制。五是坚持“培养使用一体化”原则,将“培养使用一体化”贯穿到人才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培养一批、成熟一批、使用一批,健全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机制体系,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力和创新智慧,着力提升人才使用效能,使员工成才与公司发展相统一。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与建议
人才培养是系统工程,多措并举方取实效。为了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落实人才培养措施,基层发电企业要持续改善人才培养条件,创新培训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监督和效果评估等方式方法,确保人才培养又好又快发展。
深入调研,点读培训抓重点。企业要创新采取点读培训模式,为员工搭建技能提升的充电站;在培训之前,向员工发放征求意见表,让员工自己填写在技术培训方面缺什么,要学什么,实施员工点菜,然后将员工的培训需求列成菜单,在了解员工真正口味的基础上,提升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在导师带徒小课堂上,组织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业务骨干为员工讲解现场设备故障处理、安全规程操作等知识,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
强化培训平台运用,打造培训网络课堂。企业要充分利用“微信”这一交流平台,开通技术交流微信公众平台。利用当前传输功能强大的微信平台,为学习时间、工作时间不统一的运行员工建立了“学习培训平台”,及时分享技术措施、事故案例,使“微信”真正发挥交流、共享的目的。
强化内部制度培训,抓实人才队伍建设。企业要积极开展制度宣贯,“制度大课堂”活动要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坚持自主培训为主的原则,按照“注重实效”和“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设计、编排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政策宣传、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制度宣贯等方面;要通过人人上讲台,员工自己讲的方式,教育引导员工把学习与应用结合起来,做到以学增智、以学促干、学以致用,推动公司管理、员工素质有效提升。
强化技能竞赛水平,推动人才成长透视。发电企业要全力强化高技能人才的培训,积极举办技能竞赛,努力为广大技能人才搭建一个开拓视野、展示才华的平台。企业要结合工作实际,紧紧围绕企业年度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充分利用机组检修、劳动竞赛、技术比武、标准化班组建设等平台,开展了多项主题技能竞赛;在积极鼓励员工参加行业、上级企业举办的技能大赛的同时,要根据时宜开设竞赛项目,延伸创新,制定赛前的专项训练,以“出台新规划、探索新机制、营造新氛围”为主线,走出了一条“技术比武我夺冠、管理提升我领先、指标优化我争先、履职尽责我献计、技术创新我攻”的成功模式之路。
创新人才攻关菜单,助力企业效益提升。企业要以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重、难点问题为出发点,推出企业“工匠”,通过人才攻关菜单,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特别是技术类人才的专业带头作用,推动“工匠人才”在企业的落地生根,同时建立攻关档案,按计划跟踪攻关进度,督导责任落实,实现人才攻关闭环管理,促进各项重点工作顺利开展。
文化引导,企业员工共成长。企业要充分利用培训、会议等多种方式积极宣贯企业文化以及发展前景、经营形式和价值观念;要及时准确了解员工的个性化发展动向,了解员工的需要及自我目标,恰当地规划员工职业生涯,使员工认识自我、修正自我,提升与企业共成长的内生动力。同时要在人才培养、用好人才上采取“梯队跟进”战略,促进了企业人才合理储备。在人才选拔上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建立岗位晋升凭素质、凭能力、凭业绩的人才竞争和选拔机制。真正把那些能干事、爱学习、重提高的优秀员工选拔到企业所需的岗位上来,促进了人才合理流动。
创新培训积分管理,掀起职工学习热潮。企业要将积分理念纳入人才培养管理中;设置年度过关积分下限,年度积分不到下限的员工将会被考核,任何员工参加或者主讲一次关于安全、技术类的培训都能获得对应的积分。职工可根据自己的积分情况以及当月培训安排,主动选择参加各类公司内培提高自己的总积分。企业定期“张榜”公布培训积分,将培训积分纳入了竞聘上岗、职称申报、岗位动态管理中,有效促进整体学风提升。
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对于现代电力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电力企业的员工应该具有精湛的技能、高尚的情操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用自身的高素质,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实现企业长久的发展。电力企业应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员工的基本素质、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保证人才队伍的梯次衔接,使人才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尽结硕果。
主办单位:欢迎光临beplay彩票 网站运营:beplay体育在线官网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beplay体育登录官方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一、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同样的在电力企业,职工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技术创新、经济效益和安全运行,它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基础。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才培养,是一个电力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推动电力企业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虽然发电企业人才培养目前已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模式,但无论在培训老师、培训方法还是课程设置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授课师资缺乏,企业内部培训的开展主要是内训师,其在企业中成长起来,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但是在理论和教学方法上却不足,无法开展系统的培训。二是培训方法,企业大多还是运用传统的模式授课,“老师讲,学员听,考试测”,过程枯燥,使员工失去学习兴趣;同时对内部专家授课培训、外出回厂二次培训、专业授课等跟踪管理不细致,造成个别培训流于形式。三是当前的教育培训都是以学习和掌握既有的知识和技能为目的,对于开发企业人才的创新能力考虑不足,而人才培养的深层次作用恰在于开发人才的创新能力。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成为电力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人才在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创新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精心培育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一是加强考核评估。要层层转好落实,确立“以企业领导主抓、部门负责人管理、专职培训员负责”的三级教育培训管理体系,每年企业分管领导与各部门签订人才培养目标责任状,明确责任人和奖惩规则;年末进行考核兑现,强化各部门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二是严抓计划执行。每年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制定年度、月度培训计划,内容侧重各级制度标准、法律法规、技改方案、技术措施、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做到落实计划、闭环管理。三是落实奖惩规定。为了进一步调动企业全员参与培训积极性,企业要认真落实各类专项奖励办法,形成以培训责任状为核心,包涵内部授课、竞赛奖励等内容的奖惩机制,同时,树立效能型班组、工匠型员工优秀典范,激励员工学习先进,持续对标意识;针对培训不合格人员进行负向考核;提升员工的参与培训、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四是完善培训机制。企业要及时按要求完善《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年度人才培养工作实施方案》等管理制度,坚持每月“三个一培训工作法”(即:刊出一期培训简报、全员一次业务考试、组织一次部门点评),考核评价结果纳入业绩指标,形成岗位提升及人才培养管理长效机制。五是坚持“培养使用一体化”原则,将“培养使用一体化”贯穿到人才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培养一批、成熟一批、使用一批,健全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机制体系,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力和创新智慧,着力提升人才使用效能,使员工成才与公司发展相统一。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与建议
人才培养是系统工程,多措并举方取实效。为了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落实人才培养措施,基层发电企业要持续改善人才培养条件,创新培训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监督和效果评估等方式方法,确保人才培养又好又快发展。
深入调研,点读培训抓重点。企业要创新采取点读培训模式,为员工搭建技能提升的充电站;在培训之前,向员工发放征求意见表,让员工自己填写在技术培训方面缺什么,要学什么,实施员工点菜,然后将员工的培训需求列成菜单,在了解员工真正口味的基础上,提升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在导师带徒小课堂上,组织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业务骨干为员工讲解现场设备故障处理、安全规程操作等知识,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
强化培训平台运用,打造培训网络课堂。企业要充分利用“微信”这一交流平台,开通技术交流微信公众平台。利用当前传输功能强大的微信平台,为学习时间、工作时间不统一的运行员工建立了“学习培训平台”,及时分享技术措施、事故案例,使“微信”真正发挥交流、共享的目的。
强化内部制度培训,抓实人才队伍建设。企业要积极开展制度宣贯,“制度大课堂”活动要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坚持自主培训为主的原则,按照“注重实效”和“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设计、编排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政策宣传、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制度宣贯等方面;要通过人人上讲台,员工自己讲的方式,教育引导员工把学习与应用结合起来,做到以学增智、以学促干、学以致用,推动公司管理、员工素质有效提升。
强化技能竞赛水平,推动人才成长透视。发电企业要全力强化高技能人才的培训,积极举办技能竞赛,努力为广大技能人才搭建一个开拓视野、展示才华的平台。企业要结合工作实际,紧紧围绕企业年度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充分利用机组检修、劳动竞赛、技术比武、标准化班组建设等平台,开展了多项主题技能竞赛;在积极鼓励员工参加行业、上级企业举办的技能大赛的同时,要根据时宜开设竞赛项目,延伸创新,制定赛前的专项训练,以“出台新规划、探索新机制、营造新氛围”为主线,走出了一条“技术比武我夺冠、管理提升我领先、指标优化我争先、履职尽责我献计、技术创新我攻”的成功模式之路。
创新人才攻关菜单,助力企业效益提升。企业要以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重、难点问题为出发点,推出企业“工匠”,通过人才攻关菜单,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特别是技术类人才的专业带头作用,推动“工匠人才”在企业的落地生根,同时建立攻关档案,按计划跟踪攻关进度,督导责任落实,实现人才攻关闭环管理,促进各项重点工作顺利开展。
文化引导,企业员工共成长。企业要充分利用培训、会议等多种方式积极宣贯企业文化以及发展前景、经营形式和价值观念;要及时准确了解员工的个性化发展动向,了解员工的需要及自我目标,恰当地规划员工职业生涯,使员工认识自我、修正自我,提升与企业共成长的内生动力。同时要在人才培养、用好人才上采取“梯队跟进”战略,促进了企业人才合理储备。在人才选拔上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建立岗位晋升凭素质、凭能力、凭业绩的人才竞争和选拔机制。真正把那些能干事、爱学习、重提高的优秀员工选拔到企业所需的岗位上来,促进了人才合理流动。
创新培训积分管理,掀起职工学习热潮。企业要将积分理念纳入人才培养管理中;设置年度过关积分下限,年度积分不到下限的员工将会被考核,任何员工参加或者主讲一次关于安全、技术类的培训都能获得对应的积分。职工可根据自己的积分情况以及当月培训安排,主动选择参加各类公司内培提高自己的总积分。企业定期“张榜”公布培训积分,将培训积分纳入了竞聘上岗、职称申报、岗位动态管理中,有效促进整体学风提升。
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对于现代电力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电力企业的员工应该具有精湛的技能、高尚的情操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用自身的高素质,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实现企业长久的发展。电力企业应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员工的基本素质、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保证人才队伍的梯次衔接,使人才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尽结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