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坚持问题导向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 2019-10-18 来源:中国电力网 作者:邱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他还特别强调,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就要有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深刻蕴含着一种洞鉴古今的能动的批判精神、忧患意识和超前意识。其根本目的就在于既关照现实又防患于未然,使工作少出纰漏、少走弯路,疑乃思之始,问乃学之端。马克思曾说过,“一个问题,只有当它被提出来时,意味着解决问题的条件已经具备了”。问题本质上就是实践中应当解决,但现实中暂无条件或因疏忽而未解决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发现了问题就等于抓住了事物的矛盾,坚持问题导向就等于抓住了化解矛盾的着力点,找到了化解矛盾的金钥匙。所以,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树立一种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问题,或者看到问题畏首畏尾、束手无策的思想观念和工作状态。

坚持问题导向,就要端正态度,做到有话放到桌面上讲,对问题不藏着掖着。坚持问题导向要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对问题不能掩盖、不能回避、不能推脱,只能勇敢清醒地正视和面对。要从思想上正视和面对,清醒认识到每个问题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从行动上正视和面对,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使命担当精神,积极投身于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我们必须克服应付和过关的心理,揭开问题的盖子,许多问题解决起来确实有难度,但领导干部有没有自信、敢不敢担当、能不能直面正视问题,是检验是否坚持问题导向的重要试金石。

坚持问题导向,就要敞开大门,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诉求,不能自弹自唱。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党员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哪些突出问题,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所以,我们要以真诚的态度和亲民的方式问计于民,让群众愿意提、放心提、真心提。请群众提意见,要采取灵活多样、符合实际、切实有效的方式,真诚听群众的实话、真话、逆耳话,切实把意见听透、把问题找准。

坚持问题导向,就要把自己摆进去,与问题面对面、零距离。矛盾无处不在,问题无时不有,但问题不是简单直观地摆在事物表面,它需要深入思考、需要精心调查、需要潜心研究才能被觉察和发现,任何时候都需要有一颗敏于思考的头脑和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一是要发现习以为常的现实性问题。要全面分析研究问题的性质,查明问题的形成原因,认清问题之间的联系。二是要发现可能发生的苗头性潜在性问题,及时搜集、整理和分析研判事物之间的复杂关联及其动态变化信息。

坚持问题导向,就要敢于触及矛盾、长于解决问题。领导干部必须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积极主动解决问题。要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对重大全局性问题,要群策群力,花大力气解决;对棘手疑难问题,要不推不拖,下大决心解决;对民生问题,要优先加以解决;对思想作风方面的问题,要常抓不懈,防患未然,下大力气解决。解决问题绝不是口头功夫,关键是看行动。

坚持问题导向,不仅是工作方法和工作原则,更是精神境界和政治品质。它折射的是宗旨观念、责任担当;彰显的是忧患意识、进取精神。坚持问题导向,我们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认真解决问题,从而不断适应新形势,推进新发展。

作者系高井热电厂总会计师

关键词: 高井热电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70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