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驱车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便可见到道路两旁整齐排列的风机机组。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2024年新疆电网新能源发电量为1161.6亿千瓦时,其中风力发电75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3%。
近日,新疆华电达坂城5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金风零碳乌鲁木齐达坂城100兆瓦/400兆瓦时独立共享储能项目也正式开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历经近40年发展的新疆风电产业如今依然展现着勃勃生机。近年来,新疆正着力打造包括风电在内的新能源产业链,不断推动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装备迭代提升发电量
只有近距离观察,才能发现风机大小其实各有不同。通常,风机体型越“健硕”、叶片越长,单机容量也就越大。
在新疆龙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达坂城二场,“以大代小”的增容技改风电项目,实现了中国风电的“新老接棒”。该项目33台金风6兆瓦级机组替换了155台“服役”近30年的老旧机组后,不仅减少了风机数量,全场年发电量还增加至8.56亿千瓦时。
该项目负责人马建国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装备升级后,风电机组可利用时长较之前提升了三分之一,加之单机容量的提升,因此发电量实现了显著提升。
这一技改项目是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风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2024年,金风科技承担了多项国家和自治区级别的重大科技项目,陆续推动或实现了风机仿真软件、新型传动链、大型主轴承、超高塔架、模块化叶片、构网型技术等一批关键核心产品技术自主开发。
2024年10月,由金风科技牵头的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在新疆正式揭牌。金风科技副总裁兼新疆大区总裁高金山表示:“该中心将集聚全国乃至国际高端创新资源,引领风电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突破。”
与金风科技开展密切合作的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王维庆,是我国最早从事风电机组研发的专家之一。他带领团队首次揭示了失速型大型风电机组控制机理,并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失速型风力发电机组电控系统。
王维庆团队与金风科技共同建立起一系列大型风电机组电能转换理论体系,并研发了工程应用技术,由此生产的一系列风电机组产品,在全国300多座风电场应用推广。
强链补链实现产业升级
围绕新疆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关键任务,金风科技主动融入新疆“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已在乌鲁木齐、哈密、木垒、塔城、若羌建成投产年产能超1000万千瓦的5个差异化产业基地,保障新疆风电装备高质量交付,助推新疆能源供应与经济发展。与此同时,金风科技作为新疆风电“链主”企业,多年来坚持强链补链,吸引了哈密中车新能源电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密中车”)、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家核心部件产业链企业落地新疆。
在哈密中车,发电机组产品已经由过去的小兆瓦机组发展到现在的6兆瓦、10兆瓦等大型机组。2024年下半年,哈密中车完成了首台自主研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新产品试制。相较于直驱机组和半直驱机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在降低了10%至20%的成本的同时,提升了3%至5%的发电效率,有望成为新一代明星产品。
依托哈密市完善的风电装备产业链,哈密中车每年订单超400台,生产的风电机组不仅销往甘肃、内蒙古、青海等地,还出口至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
“未来,哈密将进一步延链、补链、壮链,在现有风机、叶片、塔筒、机舱罩等产业基础上,积极引进一批齿轮箱、轴承、背板等生产企业,提升全产业装备制造能力,打造百亿级现代装备制造基地。”哈密市工信局副局长窦仁才说。
2023年,由金风科技牵头组建的新疆风电产业创新研究院成立,进一步促进了新疆风电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协同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疆工信厅党组书记、副厅长赵曦峰表示,下一步,新疆将聚焦风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鼓励企业牵头申报国家、自治区重大科研项目,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和装备,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和产业化推广。(来源:科技日报记者 梁 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