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6˙30”抢装潮带来产能大增,为光伏企业的半年报业绩增色后,由此引发的需求真空和过度竞价的“后遗症”,在三季度的业绩上有所显现。
截至发稿时,A股、港股、美股市场上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隆基股份,601012.SH)、保利协鑫(苏州)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保利协鑫,03800.HK)、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NYSE:JKS)、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晶澳太阳能,NASDAQ:JASO)、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下称天合光能,NYSE:TSL)、阿特斯阳光电力有限公司(下称阿特斯,NASDAQ:CSI)几家光伏巨头均发布了三季报,企业利润环比出现大幅缩水。
虽然“6˙30”抢装潮给行业带来了需求真空和低价竞争的不良后果,但因行业内光伏产品生产成本下降的大趋势,仍有部分实力较强的企业弥补了经营数据的亏损,延续了上半年的发展势头,三季度实现了盈利。
从上游的硅片来看,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制造商保利协鑫,三季度共生产多晶硅16160公吨,硅片4031MW,前三季度累计产量分别为多晶硅52488公吨、硅片12674MW,均实现满产满销,预计将创造历史最好水平(保利协鑫公布的三季度业务表现不包含营收、净利等数据)。
保利协鑫公告称,虽然多晶硅及硅片需求在三季度出现下滑,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市场需求已出现明显的反弹,价格也出现明显回升,出现了量价齐升的局面。
据研究机构国金证券数据,多晶硅领先企业的生产成本已经低至9美元/kg以下(较年初下降10%)。今年1-9月,保利协鑫售出的多晶硅的不含税平均销售价为15.4美元/kg,硅片的不含税平均销售价为0.175美元/w。
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片生产商隆基股份三季度实现营收21.01亿元,同比增长87.19%,环比下降50.15%;实现净利润2.38亿元,同比增长84.94%,环比下降60.01%。
据东吴证券测算,三季度硅片成本端硅料价格跌幅达38%,高于硅片价格27%的跌幅。隆基股份三季度单晶硅片出货1200MW左右,贡献收入约13亿元。该公司公告称,业绩主要变动原因是其硅片占比提升及销量的增加,营收得以大幅增加。
“(晶硅)市场一定是朝着高转换率的方向发展,成本在未来不是问题,”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光伏研究员、光伏研究中心主任红炜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国家能源局于2015年设立的“领跑者”基地项目计划,促进了市场对具备高效优势的单晶光伏组件的需求,隆基股份单晶硅产品转换率高,该公司三季度净利同比大增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