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领跑者的本质是技术革新效率

发布时间:2016-08-24 来源:本站编辑

光伏产业发展至今,产品的高效、高可靠性是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曾经一段时间,由于缺乏标准和政策的规范引导,低效率、低品质的光伏组件占据一定市场,高品质产品被迫出口海外市场。此外,大部分光伏设备企业用于设备改造升级及引进先进设备的资金投入不够,产品同质化严重,整个光伏产业技术进步缓慢。

  2015年,随着《关于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的意见》的出台,“领跑者”计划进入公众视野,之后首个“领跑者”示范基地落户大同。在总结大同1GW“领跑者”项目时,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表示,“‘领跑者’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达到了之前未预想到的效果。大同领跑基地为企业发展、技术进步提供了一个创新模式的样板。领跑基地的建设,简要来说就是要让先进的企业有项目,让先进的产品有市场,这是基地的核心思想。”

  “领跑者”带动高效产品需求爆发

  “领跑者”计划的初衷是保障先进技术的发展空间、促进高效高可靠产品的应用,实现产业升级。“领跑者”计划推出一年来,技术领先的产品普及与推广迅速加快。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曾表示,“‘领跑者’计划有效拉动了高效产品市场需求,有利于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促进我国光伏产业转型升级。”不仅领跑基地的项目对先进技术和转换效率有明确标准,其他光伏项目也开始主动向“领跑者”看齐。国内多个主流电站投资商在大型集中招标过程中,要求一般项目设备产品也需满足“领跑者”计划效率标准。

  另外,降价补贴政策倒逼光伏企业更加关注度电成本,也使得高效产品的推广应用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更高的效率、更低的度电成本将是未来衡量技术先进程度的重要标准和趋势。”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世江表示,“光伏产业未来必然走上去补贴化的道路,关键就是不断降低度电成本。度电成本的核心是转换效率,不论何种技术,加速技术投入与革新,实现更高的效率与更低的度电成本才是关键。”

  华能陕西公司基建部经理宋戈也表示,“电价一直在降,补贴未来一定是呈下降趋势,单纯的低价中标已经不能符合当前发展,控制成本最理想最合理的方法是通过技术创新,采用最先进的理念、最高效的技术和产品,使整体系统效率和发电量提升以节省造价。”

  “领跑者”计划对先进技术的引导作用十分显著,光伏产品效率提升明显,17%以上转换效率的组件产品在大同领跑基地占比超过七成。这一时间单晶脱颖而出,数据显示,从2015年上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仅仅一年的时间,单晶电池效率便从19.2%上升到19.7%。

  技术革新引领高效降本

  与常规的组件相比,“领跑者”先进技术组件在几乎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实现了单位面积装机容量5%~8%的提升,对促进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有明显影响。相对常规组件而言,先进技术组件由于具备较高的转换效率,大大降低了电池、组件生产的单位折旧、单位材料、单位人工成本,降低了每瓦电站投资的工程成本,能够使光伏发电成本下降0.08元/KWh以上。

  2016年,新光伏“领跑者”计划不仅强调了技术先进性,还增加了竞价上网的内容,对光伏领跑技术基地采用招标、优选等竞争性比选方式配置项目资源。将电价作为主要竞争条件,这要求投资主体在保证技术先进性的前提下具备价格优势。也是明确了领跑者一方面鼓励先进技术,另一方面促进企业降低度电成本。“效率提升的同时,需努力控制成本,进一步促进成本下降。这个过程中,需要光伏企业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推广更新的技术。”全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秘书长史利民表示。

  在最近几次主流光伏投资商大型组件招标中,单多晶组件价格都呈加速下降状态。从招标公示结果来看,单晶呈现出更高的转换效率,同时,价格却基本保持在与多晶0.1元的价差内,性价比更高。近期国电投招标结果显示,某知名组件厂商将295W高效单晶组件与275W多晶组件均爆出3.19元/W,似乎向业内宣告,高效单晶组件并不贵。近1-2年内,单晶技术革新更快,率先向市场推出具备经济性的高效产品,更好地支撑了“领跑者”项目发展。

  相比多晶企业金刚线切割、黑硅技术制绒、PERC工艺等技术刚刚起步,单晶企业这两年已将金刚线、PERC全面铺开。2014年,主流单晶企业就开始全面推广金刚线切割,到2015年,主流单晶厂商基本都完成了产线升级和金刚线应用。另一方面,单晶企业为提高硅片少子寿命这一核心品质指标做出了大量研发,从材料端为提升单晶电池效率奠定了基础。单晶电池企业率先在国内推出多主栅技术,上马PERC产线,效率提升明显。整体上,单晶企业投入了更多的新产线新技术,效果显现。反观大部分多晶企业,“领跑者”初期,指标只有年装机计划的十分之一左右,多数多晶企业认为即便没有能力去参与示范基地建设,照样可以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导致新技术和新产线投入的决心不够,技术革新与新技术应用推广缓慢,最终导致多晶近两年提升速度远落后于单晶。多晶企业只有很少的比例产能应用了金刚线切割、黑硅、PERC等技术,在高效步伐上走得相对缓慢。

  据统计,2011-2013年,单多晶60片组件功率差为5W,组件转换效率差为0.3%,其实多晶产品效率提升空间依然存在,随着金刚线切割、黑硅、PERC等技术的应用,单多晶组件效率差仍会保持在0.3%左右。“这完全取决于多晶产品企业的技术努力,成本已被单晶产品企业逐渐赶上,如果技术上依然处于傲慢状态,多晶产品竞争力将大大受损。”一位业内权威技术专家表示。

  市场终究会选择更高效率

  2016年新增光伏“领跑者”基地规模指标5.5GW,指标的大幅度增加让技术领先的企业倍受鼓舞;同时其他企业也自发积极加强对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或新技术产业化,以提升转换效率和先进生产线产能。对于光伏设备制造企业,只有加大技术创新来降低度电成本,才能在“领跑者”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促成平价上网光伏梦。

  “技术革新更快、新技术应用更好的企业应得到更多的鼓励。”史利民呼吁。无论单晶还是多晶都是成熟的晶体硅技术,都具备加大发展空间的能力。光伏制造企业效率是核心,无论哪种技术路线,实现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是关键。在单多晶产品每瓦价格接近的情况下,谁的效率进步快,市场自然选择谁。当然,领跑者也适当考虑了国内产业布局实际,例如为适当保障多晶电池企业发展,在组件领跑者标准方面比单晶组件降了0.5个百分点的要求,这也体现了政策制定者的良苦用心——虽然领跑者瞄准转换效率,也考虑了产业发展实际,给多晶技术进步留一定空间,也就是说,高效单多晶组件转换效率有望继续保持0.5个百分点的差距。未来2-3年,可逐渐制定一个统一的晶硅组件”领跑者”效率要求,这也有利于鼓励先进技术发展,再促产业升级。

关键词:电力新闻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70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