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无情,人间有爱。真心感恩祖国、感恩公司、感恩每个在国内后方支持他们的你们”。这是近日甘肃能源公司巴基斯坦分公司职工魏小建的妻子钟佳利用手机短信发送给公司的一条特殊的“回执”。
这些天,伴随着新春的脚步临近,甘肃能源公司276位海外运维项目职工的家中陆续收到了一份“干货满满”的“温暖礼包”。
数九寒冬,疫情未定,却阻挡不住甘肃能源公司工会人的热情和脚步。公司深入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电建集团(股份)党委、公司党委关于元旦、春节期间做好走访慰问工作的有关要求,创新方式,把组织的温暖不打折扣快速传递到职工和职工家属手中,确保标准不变、温暖不降,实现全覆盖、无遗漏。
“十包共一百只医用外科防护口罩、宁夏枸杞王两袋、中粮经典原味即食燕麦片一大袋、经典原味南方黑芝麻糊两袋、中粮山西黄小米一袋、葡萄干一罐、康县黑木耳一袋、庆阳黄花菜两袋……”“我先尝尝这个德芙精心之选巧克力。”1月23日下午3时许,家住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秦皇北路瑞沣苑小区的90后女孩边雨晨拆开了寄自甘肃兰州的顺丰快递包裹,通过微信视频,对照着箱子里带着的一份详细的物品清单,边雨晨和未婚夫张雨“一起”清点这份暖心礼包的“内涵”。
张雨是甘肃能源印尼公司运行部集控运行主值,边雨晨清楚记得,上回送张雨回明古鲁电站是在2019年10月15日,这一别就是470多天。而张雨告诉她,受疫情影响,在甘肃能源公司海外运维项目所有职工中,自己这次坚守时间还不是最长的。“是他们用心血和汗水扮靓了异国他乡的夜空,点燃了无数个家庭的梦想,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光明使者’”“同时我们也将积极开展“海外职工安心工程”,尽全力做好后勤服务,帮助海外职工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成为你们最坚实的依托”,读着快递中慰问信里的这些话语,边雨晨感觉鼻子酸酸的。
“我俩都在为打造自己的小家而努力。她学的是建筑专业,毕业后考二建、二建增项、二造、一建、一造都是一次性全科通过。”说起未婚妻,张雨满怀温馨。
盼望着,盼望着,张雨总算在2021年1月15日动身从遥远的苏门答腊岛回国了。“隔离期两次核酸检测正常,今儿早上做了第三次检测,正常的话1月30日可以离开昆明返回陕西居家隔离”“希望疫情尽快过去,下次休假时我们打算举办婚礼。”张雨乐观而坚定地规划着未来。
海内国外情牵一线,一份包裹联通你我。
2021年1月20日晚,甘肃能源公司本部办公楼地下一层职工活动室内,一派热气腾腾的劳动场面。以公司旺吉项目部在兰集中办公人员和海外事业部人员为主的“义务劳动小分队”正在帮助工会办将9大类共5796件慰问品分装到276个快递包装箱中。22人分工明确、动作协调,形成了一条富有节奏的流水线,不到一个小时就圆满完成分装。
“昨天,家人收到了公司的包裹;今天,我们给海外弟兄们打包裹;明天,弟兄们再给我们寄包裹”,闵秦峰、黄晓刚等一众去年从巴基斯坦项目轮岗回国参加旺吉运维项目进场准备的小伙伴用“小品体”这样打趣。90后“快递小哥”丁建录在顺丰快递兰州高新区营业部工作近3个年头,月均揽收快递超过千件,他认为要数中国电建甘肃能源的这份快递“最有温度”。“慰问品种类丰富,考虑得很周到,上回用5号箱,这次是6号箱”,忙活着的给箱子封口的丁建录没忘了从专业角度做出对比。
“组织的温暖一样送到了,还符合防疫要求,满满的正能量”,不少职工家人发回的手机信息里都强调了这一点。
职工姓名、所在项目、身份证号、政治面貌、国内电话、国外电话、最近一次出国时间、连续驻外时间、当前是否在国内、家属联系电话、是否系统内职工……在“暖心礼包”的背后,一张密密麻麻、定期更新的Excel表格织起了“一户一策”、精准关怀的“暖心网”。
“王引荣同志及家属:您好!我是甘肃能源公司工会办公室工作人员。2021年新春来临之际,受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马邦凯,总经理杨晓强委托,我谨代表公司党政工团向您及家人致以最诚挚的节日问候和最美好的新春祝福,你们辛苦了!根据工作需要,王引荣同志目前已经轮换回国,回国前王引荣同志连续驻外时间达到423天,在此向您和家人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公司党委将全力保障海外项目职工的权益和安全,也将尽全力帮助海外职工家属解决实际困难。公司工会近日向海外项目职工家属通过顺丰快递邮寄了春节慰问品,请您注意查收。祝您及家人新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幸福!”
与这批“暖心礼包”一同发出的,还有552条“私人订制”的手机短信。
用心、用情、用功,细致再细致,公司党政工至嘱再三。
成都了了心理咨询中心刘书君老师2020年扩大了自己的“朋友圈”,一批远在巴基斯坦卡西姆电站工作的小伙子让她的心理健康咨询业务更加丰富。
针对海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营地长期封闭管理以及航线熔断无法按期回国休假等多重因素给员工工作、生活造成的压力及困扰,巴基斯坦分公司高度重视,在2020年4月初及时与成都了了心理咨询中心取得联系,搭建了职工与专业老师一对一的线上互动平台,还举办了多场次心理辅导讲座,有效解决了职工中出现的焦躁、失眠等问题,帮助员工保持健康心态。
“韭菜、豇豆、萝卜香菜、秋葵、菜苔、茼蒿、油麦菜、青笋、上海青、水萝卜、水果玉米、花生、土豆、红薯……”巴基斯坦分公司综合部后勤主管老马细数着职工自己开辟的“有机菜园”里2020年的收获。“我们种莱的初衷就是在疫情期间减少与外面的接触机会,为职工解决新鲜蔬菜供应问题,没想到阿拉伯海边沙土里面能种出蔬菜”“韭菜产量很高,高温下一月割一茬,可以管所有职工三顿饺子,在当地还买不到”“真正自己的菜园、实现了自给自足”。
无独有偶,公司所属哈密新能源公司石城子电站职工自己种出的板栗南瓜、韭菜和鸡毛菜,雅满苏电站职工散养母鸡产的土鸡蛋,同样成为局部地区疫情趋紧形势下食堂的有力保障和职工舌尖上难得的美味记忆。
从阿拉伯海滨到陇东腹地,从天山脚下到苏门答腊岛,一枝一叶总关情,春风化雨细无声。
在这个多年难遇的凛冬,中电建电力运维管理公司职工张宝林又收到了一笔补助金,他觉得这是延续了多年的温暖记忆。精确识别、精密建档、精准帮扶,公司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常态长效。
“慰问品里的挂面还分了韭叶和毛细两种,很贴心”。沟壑纵横的白银景泰县喜泉镇马莲村村部,驻村帮扶队员何鸣华同样感受到了来自“娘家人”的温暖,驻村两年多,4个村民小组、185户709人已全部脱贫,以公司捐资66万元为基础建立并正在扩大的种养殖一体化产业基地也初具规模。何鸣华觉得传递温暖的事业很有意义。
“一束鲜花,一份礼物,一缕冬日的暖阳”巴基斯坦分公司发电部副主任李博的妻子、崇信发电公司翻车机主值班员袁红美说。新年伊始,在公司统一部署下,下属崇信发电公司、华亭发电公司先后组织召开海外项目职工家属座谈会,慰问坚守在海外一线的公司职工家属,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解除后顾之忧,并送上慰问品。
“今天大家能够聚在一起畅所欲言,很难得。现在的我们也许正经历一些困难,一些孤独,但这都是暂时的,我坚信未来可期!经过今天的座谈会,让我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终于可以把心中堆积的苦恼倾诉出来,和公司领导、姐妹们促膝长谈,这种感觉真好。让我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希望远在海外的他们,也能够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巴基斯坦分公司发电部蒋玉林的妻子张晓玲说。
在公司,像李博、袁红美这样夫妻分别坚守在海内外的“双职工”家庭不在少数,但他们深深懂得“大家”与“小家”的辩证法。
“一如既往的支持丈夫工作,尽心照顾好家庭、照顾好老人孩子,撑起‘半边天’,当好‘贤内助’,让他们在外面好好干工作。”朴素的话语令人动容。
“党政重视支持,工会积极有为,是省内鲜见的典型工作样本”“实实在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鲜活实践。”甘肃省总工会二级巡视员、组织部部长薛挺在年度工会工作考核现场伸出了大拇指。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的‘大家’和‘小家’都会越来越好!”巴基斯坦分公司发电部王钊的妻子强新艳道出了中国电建甘肃能源人最强的心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