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等我们把数博万达建完了,你最想干嘛?”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碗有锅气的蛋炒饭都心满意足咯。”
在经过373个夜以继日奋斗,2020年12月18日,水电九局承建的贵阳新地标——数博中心暨万达广场如期盛大开业。作为项目党支部书记、常务副经理的杨宏也终于可以松口气,吃上一碗“有锅气的蛋炒饭”了。
贵阳数博中心暨万达广场工程是贵州省“一百个城市综合体”标杆项目之一,自建设以来,便受到省、市、区三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项目履约“急先锋”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整个工期计划打乱,前期所有的筹划工作成了水中月、镜中花。面对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杨宏带领项目部围绕“12.18”开业的总体履约目标,重新倒排工期计划,明确分工、细化职责,结合项目的特点和难点,制定“强策划、高穿插、新技术、低成本、保质量、提效益”六大措施。
项目建设标准要求高、项目工期紧、拆改工作多、专业体系全,杨宏带领项目团队借鉴吸收万达团队先进管理经验,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按照专业划分,他统筹参建力量,成立“五人组”,包括总体协调、土建专员、机电专员、内外装专员、设计专员。在工期紧张、作业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提升23支作业队伍的施工效率,加快推进18大项专业工程的履约进度。
他带领现场管理团队每天巡场,对项目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他融合参建各方,由资深专业人员牵头组成六个高效的专业小组,让每个管理流程不超过三个环节,做到小事不过夜,大事不过天。他坚持每周召开生产例会、安全质量监理例会、周六大巡场检查等,会前由专业组长组织上会议案,会上专题讨论、确定方案,各专业小组会下对接梳理、落实,形成“大会谈大事、小会办实事”的工作氛围。
“六大举措”实施落地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建设进度,项目以6天一层的“数博速度”,攻克超高层大型城市综合体建筑体系复杂多样化、设计深化、各专业穿插施工等重大建设难题,仅用300余天就促成了数博万达广场的如期开业,创造了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的又一奇迹。
管理创效“先行官”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2020年春节以来,杨宏以身作则,第一时间抢抓项目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带领项目打赢了这两场硬仗,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众志成城,向着最后的胜利昂首挺进。
党建引领,砥砺奋进。在他的带领下,项目党支部组织开展“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等建功立业活动,有力团结带领项目员工,以高昂的斗志攻坚克难,先后提前工期计划21天、19天完成A1、A2双子塔楼的主体封顶。联合各参建单位开展“倒计时百天誓师大会”、“奋战六十天,决胜收官年”等冲刺活动,各项工程验收全部一次性通过,为项目顺利履约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履约为先,创效为本。在全力保证诚信履约的前提下,为进一步保障工程进度和项目经营质量,他从大局出发,向建设单位据理力争,成功将项目工程量和资金结算周期由2个月1次优化为1个月1次,争取每月结算比例保持在80%以上,有利地改善了项目现金流状况,项目管理创效成果显著。2020年三月份,项目即全面复工达产,进入施工高峰期,钢管柱混凝土结构的超高层施工保持6天一层的高效建设速度,取得六月、七月、八月连续3个月产值过亿的瞩目成绩。
电建智造“践行者”
这座万达广场不一般。
数博万达广场在建设过程中便充分融合智能化建设理念,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应用3.1版慧云系统,以全新智慧化形态打造成为中国数谷第一个5G、AI新智能购物中心——“永不落幕的数博会”。结合贵州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将科技与生态完美结合,于城市菁华处藏风纳水,打造贵阳首个室内垂直水帘幕布;突破“立体”购物中心的空间限制,结合退台式的建筑特点,打造贵阳首个空中花园式购物中心。
电建“智”造,为超高层建设注入新的生命力。杨宏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是建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大力推进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引入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塔钩可视化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特种设备人脸识别系统等,并建立VR体验区、安全教育培训体验区,打造施工现场实时在线“云监控”平台。
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应用使项目安全管理、绿色施工、质量管理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等多个方面实现质的飞跃,为数博万达从建设过程中就注入“大数据”的智慧,赋予传统建筑新的生命力。
在杨宏的带领下,这块科研创新的“试验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在省部级以上期刊发表《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等7篇高质量论文,荣获国家发明专利、省级QC成果一等奖、中国水利工程协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类成果等多项成果。
星光熠熠,达耀筑城。万达数博中心的盛世绽放,是许多如杨宏这般的电建人怀揣热枕与梦想,用智慧与汗水,为城市发展赋能,开启的盛世美好生活。
杨宏(右)在现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