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规划建设> 企业

年轻的“老兵”

电建生态公司 发布时间:2021-06-18 17:27:48 作者:李森

95年出生的杨世杰,眼神炯炯,皮肤黝黑。如果不是自己主动提起,很难想到,他其实是一名在茅洲河治水一线奋战了五年的“老兵”。

2016年初识茅洲河,印象最深的就是臭气熏天,路人都掩鼻而行。五年中,他在茅洲河畔留下了一串串脚印,将汗水浸润在沿岸的大街小巷。五年后,站在茅洲河畔,感受微风掠过河面送来的阵阵清凉,他与所有电建治水人一样,按捺不住内心的雀跃。在电建人手中,茅洲河完成了它的蜕变,昔日水黑如墨,今日已然鸥鹭齐飞。

“我要到工区去”

刚到茅洲河,他就被分到了实验室做内业资料。和许多才毕业的大学生一样,他也产生了所学和工作严重脱节的困惑与迷茫感。“没有看到高高的水电大坝,课本上的东西和接触的不一样”,他一度怀疑起自己大学四年学的水利水电专业知识在这里究竟有何作用。

就在他感到万分困惑的时候,他的师傅及时地找到他,“世杰啊,刚毕业到这里感到困惑很正常,这里确实不同于传统的水利水电施工,这是新兴的水环境治理领域,未来发展前景很广,要充满信心,多学多问啊,有不懂的随时问我”。

经过和师傅推心置腹的沟通之后,他开始调整自身状态,如干涸的海绵一样,飞速地吮吸着知识的养分。

“师傅,这样改对不对”“师傅,这个地方我不懂你再给我讲讲”。笔记本从此成了他的贴身物,走到哪里带到哪里,有问题和思路就随时地记下来,短短几个月,他就记满了厚厚的几大本。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他的理论知识储备越来越丰富,就越发地感觉到现场经验的欠缺;另一方面,茅洲河现场一片如火如荼繁忙的施工景象深深吸引着他。一天,他自告奋勇,主动提出自己要转到工区去,因为他坚信理论结合实际才能理解的更加透彻。“世杰啊,工区可不比坐在办公室做内业啊,风吹雨打那都是家常便饭,你确定要去吗?”面对师傅的关切,他坚定的回答到:“师傅,我一定要去工区,在现场我能锻炼的更多,也能学到更多。”

就这样,茅洲河治水现场从此多了一个奔跑的少年身影。

“现在回去还早呢”

深圳的天气,热的很,热的也早,热的时间更长。白天头顶火辣辣的太阳和灼灼热浪袭来,足以让任何想要出门的人心里打起退堂鼓。然而,他却坚定地做起了烈日逆行者,三四十度的高温,依旧挡不住他奔跑在各个小区和工厂的步伐。“走,这点热怕啥,咱就是干这的,晒晒更健康”,他和同伴边开玩笑边往工区赶。

“这个立管有点高了,在图上标记一下”“这个管子距离井的深度还要再测一测”“那个总口我们再确定一下”,自从转到工区开始接手排查工作,这几句话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

茅洲河工程点多、面广、分布不均匀,大大小小的村子有四百多个,大的村子有几十公顷,工厂更是难以计数,井盖数量更是多之又多,这无疑给现场排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既然选择了治水这条路,就要坚定地走下去” ,他总是鼓励一同排查的同伴:“一张图一张图对、一个小区一个小区转、一个一个井盖翻、一根一根管子查,总有弄完的一天。”

如果烈日阻挡不了他工作的步伐,那么风雨更不能。“今天下雨要不就不去工地了吧”,同伴打起了退堂鼓。这个时候他总是说:“咱们工期现在这么紧,任务现在这么重,一刻也耽误不了”,说着他穿上雨衣,裹着又厚又大的图纸出门了,只留下一个坚挺的背影。

面对迷宫似的小区,多如棋子的井盖,蜘蛛网般复杂的管网,他在前一天晚上就做足功课,提前将第二天要排查的小区图纸熟悉一遍,在脑海中规划好排查路线,现场情况了然于胸。排查的当天就按照规划好的路线进行,用最短的时间排查最多的小区。这是“深圳速度”在电建人身上的体现。

为了能够用最快的速度保质保量高效率出图,为施工抢抓时间,加快进度,他白天马不停蹄地驱动双脚丈量茅洲河畔的一寸寸土地,晚上片刻不停地和设计对接图纸问题。晚上加班就成了家常便饭,“现在回去还早呢,天这么热,这么早也睡不着,和设计对接图纸越对接越起劲”,“最忙的时候我自己连着画了一个月的图”。正如他所说,最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就是看到工区的进度在快速推进,离那个水清岸绿的美好愿景也更近了一些。

“验收让我来”

茅洲河项目目前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小区达标验收工作。这项工作关乎茅洲河河道水质的改善,关乎到茅洲河收尾工作的顺利与否。

验收工作的重担刚落到肩上的时候,他却犯了难:之前接触的都是内业资料、管理队伍、技术交底、施工方案、小区排查,小区达标验收对他来说还是第一次,甚至于对整个项目来说也是第一次。之前的工作好歹有个可以问的师傅,现在连个懂的人都没有,问更是无从谈起。面对困难,他没有泄气,更没有放弃,而是充分发挥摸着石头过河的吃螃蟹精神:先找来水务局关于小区达标验收的相关文件,日夜加班摸索验收的标准,整理出一套初步的验收模板,各工区按照模板“自检”合格后,他和同事再次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报业主验收。

“走,翻井盖去”,说着就带着同伴拿着洋镐和测量尺到小区进行检查。“你这个雨水管和污水管错接了,需要整改一下”“这个总口没问题”“走,爬上去那栋楼,看看立管接错没”,每当有工区负责人问他为什么要求这么严的时候,他总是耐心地解释说:“咱们自己检查的标准一定要比业主单位要求的高,这样咱们的验收通过率才会高,也省得你们来回整改。”

就这样日复一日、检复又检,从无到有,他在小区达标验收的路上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标准答案”,小区达标验收的通过率也有了质的提高,截至目前,茅洲河消黑三工区418个小区,已完成353个。验收通过的三百多个小区中,几乎每一个都留下了他严格要求的痕迹,因为用心,所以专业。

风雨五载治水路,孜孜不倦电建人。五年间,无数个杨世杰在茅洲河这片热土上洒下了辛勤的汗水。骄阳下,茅洲河工地上机器声仍在轰鸣着,他们仍在续写着电建人的治水故事。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