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规划建设> 企业

用爱心、耐心谱写一曲人间真情

水电四局 发布时间:2021-11-23 20:13:25 作者:刘光磊

凭借着对铁路工作的热爱和坚守,于亚东已在水电四局铁路公司工作了35个年头。不论是手持道尺,丈量轨矩,还是挥舞信号旗,进行编组作业,不管烈日当空,还是雨雪严寒,露天厂区和铁路线上,总有他头顶日月星辰,脚踏石子枕木,风里来雨里去,尽职尽责的奔忙在作业现场的身影。

于亚东先后从事过多个岗位,但无论被安排在哪,他都能胜任,而且毫无怨言。2011年,当他还在从事线路工一职时,恰逢沿线16号桥因年久失修需要更换,本来车间主任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将其安排在厂区内巡道,使他能够准时下班,方便照顾家人。但他不想自己被区别对待,依然自告奋勇,主动请缨选择夜班坚守在桥梁更换一线,和同事们工作在一起。

后来他的工种又变为了调车员,负责进行解体列车和编组列车,可以说调车组的作业是铁路上最累最脏的工作了。到底有多累呢?冬天衣服穿再多都是刺骨的冷,凌晨三点暴雪再大,工作也要继续;夏天工作环境将近50度,但是也要穿长袖长裤,因为火车皮在阳光的暴晒下特别烫,胳膊贴上去皮肤直接就会烫伤,他依然选择继续坚持。

在这样一份尽职尽责坚守的背后,谁也想不到他还要负责撑起另一块天空。

“哥,你脚趾甲该剪剪了,你坐那,哎,你先等等,我先把沙发上的遥控器拿走,免得被你压坏”6月22日中午11点多,在水电四局49号2单元一户普通的居民楼内,51岁轮休在家的于亚东像往常一样,先给大哥于亚民洗完脚,然后再为他剪脚趾甲。

大哥于亚民今年62岁,患有智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于亚东是16岁那年参加工作的,在他刚参加工作几年后,父母就先后去世了,家里就留下他和一个智障无业的哥哥相依为命。据于亚东介绍,于亚民智力就像个孩子,说话前言不搭后语,每天基本都是闭门在家。

2001年,他成家结了婚,这个家庭变成了“三口之家”,结完婚不久,妻子又检查出患有精神类疾病,自此常年靠服药控制,加上智力残疾的哥哥也要他抚养,两人均一直无业在家,只能靠他一人的工资维持一家三口人的生活开支,同时需要负担妻子和哥哥的医药费,生活更是雪上加霜。这期间他也有过要个孩子的想法,但冷静下来想想,自己需要直面这么多困难,要承担起将两个亲人“养到终老”的重担,也就放弃了应该属于自己的“天伦”和“周全”。

在生活上,他对大哥无微不至,饭菜按照大哥的口味做,利用轮休带着大哥去外面散步锻炼身体,平时自己省吃俭用,给大哥看病买营养品却一点也不含糊和吝啬。于亚东经常跑步上班,当同事想要在上下班路上捎他一段时,他一般都是婉言谢绝,在闲暇和别人聊天时他说“大哥和我老婆,都是我的家人需要我来照顾,只有锻炼好自己的身体,才能更好的照顾他们”。

“每个人这辈子或多或少也都会遇到要面对的各种不容易。所以我要学会对生活的理解和包容,懂得感恩。”这是他感悟最深的一句话。
有一天晚上当他还是调车员工作在离家较远的中转站时,他从邻居处得知他的妻子突然发病被送到了医院,而家里又没有人能够帮上忙照顾一下,无奈之下他连忙向车站值班员请了假连夜坐车赶回照顾,这也是他为数不多的请假。已到天命之年过了大半辈子的他硬生生将这个艰难不易的“家”扛了下来,虽然生活对他不平,但是他却把生活过得紧凑又有家庭味儿。在妻子身体不适时,他无论多忙多累都能按时做好每一顿饭。

妻子几度住进精神病院,出院后生活不能自理,他不离不弃给妻子喂饭、穿衣、洗脸,他看到眼前的妻子,更多想到的是心疼而不是拖累。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而他却将“情比金坚”演绎到了极致。他作为一家之主,硬是靠自己的坚韧将一个家庭的重担挑在肩上,他没有忘记领结婚证时对妻子的承诺,没有忘记父母遗言要他一定照顾好哥哥的承诺。

工作至今,在向别人谈及自己的家庭和工作时,他总说这都是自己应该做的,他自认为没有做出了不起的大贡献,也无特别值得炫耀可喜的业绩,只是尽力做好属于自己岗位上的本职工作,尽己所能的照顾着家庭成员而已。但数十年如一日的照顾两个“特殊家人”也是实属不易,少有人能够像他一样任劳任怨。在上班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于亚东在家庭里扮演着“好丈夫、好弟弟”的角色,尽心照顾着时常犯病的妻子和已62岁年龄的智障哥哥。是他,在用自己的行动和付出,在诠释着家与爱的真谛,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谱写一曲手足情深、情比金坚的动人之歌,在街坊四邻间传为佳话。

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凡中,于亚东用他瘦弱的肩膀,单薄的身影,为哥哥遮风挡雨,给妻子温暖呵护,他用善良、朴实和坚持,演绎出至亲至情的人间大爱。对于于亚东,家不仅仅是一个房子,更是心灵避风的港湾,他用自己知足常乐的心态和勇于担当家庭责任的长久行动,诠释出了一个“最美家庭”应该有的样子。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