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空港2号”盾构机在一阵轰隆隆的刀盘转动声中破桩而出,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龙桥路站~双流机场2航站楼站4条盾构隧道已全部贯通,为19号线全线贯通谱写出胜利的前奏。
承建该区间的水电七局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工程土建2工区是一支擅长地铁建设的“铁军”队伍,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日夜的守护为城市建设谱写出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1年+6个月 排除万难力保节点
2020年9月3日,龙双区间首台盾构机“空港1号”于龙双中间风井始发。从首台始发到双线贯通,共历时1年零6个月。这一年半时间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也许是再寻常不过的一段日子,但在参与19号线龙双区间建设的全体建设者眼中,却是500多个辗转反侧难以安然入睡的日夜。
“你去休息会,我来盯着!”凌晨5点,土建2工区盾构分部经理秦强身上胡乱披着一件雨衣冲进雨中对生产副总工陈佳说道。雨水拍打着江安河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的河面,陈佳像没有听见似的,和秦强并排伫立在河岸边,两人紧锁着眉头凝望着河面。此时7号盾构机正在距江安河垂直距离12米的地下穿越,盾构机24小时不停机掘进,人也得24小时丝毫不敢松懈地守着。“盾构机刚始发不久,还未达到正常掘进状态,再加上地层透水性强、水压大、受到盾构机掘进的扰动较大,穿越江安河面临着河床冒顶垮塌、砂卵石地层涌水涌砂、盾尾漏浆漏水等重大危险。”相关技术人员介绍道。“越是难啃的骨头,越是要咬紧牙关不放松!”秦强在盾构周例会上斩金截铁的一席话给全体人员打了一剂“强心针”。为突破难关,项目部超前策划,对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盾构机刀具配置等都进行了反复研究,同时从方案源头进行重点管控,对江安河采取围堰导流、河堤加固、河床铺底、跟踪加固等措施,全方位保障穿越条件。就这样,第一个硬骨头被顺利啃下了!
然而困难才刚刚开始,20余栋小区房屋、地铁3号线、10号线、成贵高铁、机场高速......盾构施工不仅面临着地质条件和地形地物的复杂特殊,还要穿越2处特别危大工程危险源、55处超规模危大工程危险源,是19号线全线盾构施工难度最大的区间之一。
面对盾构机在复合地层穿越重大建筑物的双重挑战,为确保盾构机能连续快速安全掘进,项目部多次邀请专家召开专题会议,制定详细周密的方案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同时优化管理办法、创新施工工艺,实现了首次在成都地铁大直径盾构带压开仓施工作业,且创造了全线全断面砂卵石地层月掘进里程400米的纪录。针对盾构施工期间存在交叉作业的问题,施工人员通过提前筹划、细化管理,预防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使得盾构施工过程未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件,顺利完成了各个节点目标。
1个工区+2个分部 管理创新敢为人先
“土建2工区的组织机构及管理模式是经过时间考验和实践成果打磨出来的。”工区负责人张伯夷在项目创新管理方面下足了狠功夫。
在地铁建设特殊的施工模式下,衍生出了一个工区、两大分部的三角格局。后方系统七部一室,一线阵营盾构、车站平分秋色。盾构分部的特点是专业技术性强,在人员配置上更多的倾向引进专业盾构技术人员,而车站分部地处双流国际机场站这一特殊地理位置,前期以配置专业协调人员为主并逐步配足土建技术人员以保障主体施工。
项目部以后方管理系统为主阵营,牵头落实各项管理机制,层层督办,做到凡事必有回应;两分部结合自身施工特点,量身定制组织体系及管理办法。盾构分部以专业技术为划分标准,成立工程部、施工部、机电部、安质部、物资部,并配备盾构操作手、机修等专业施工人员;车站分部地处机场要地,施工作业面广,由此划分了6个施工地块,形成南北两个管理片区,分别设置两个施工部,并在分部层面设立工程部、安质部,统一管理技术、安全、质量等重要方面。
“要建立体系,就得有章可循;要强化管理人员的履职力度,就得让人家名正言顺。”项目部在成立盾构分部和车站分部后,大胆创新管理模式,任命专业的班子领导为分部常务经理,全面统筹管理、组织推进分部的日常工作;对于中层管理人员,采用岗级分离薪资考核制度,大胆放权任用专业人才;对于做出积极贡献的员工,在原本岗位基础上及时提高其岗级薪资待遇,激励人才勤政履职。
“项目部如今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的良好局面,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我们敢于创新管理模式后交出的最好答卷。”一向以认真严厉著称的项目经理张伯夷此刻也露出了会心一笑。
1个支部+26名党员 攻坚克难勇挑重担
“支部是我们的思想指挥所,也是我们的战斗堡垒。”成都地铁19号线土建2工区项目党支部共有党员26名,是众多项目部中党员人数相对较多的支部。“人多就得发挥出人多的意义和价值,我们的支部应该有更强的号召力和战斗力!”党支部书记宋立平在支部大会上的一席话掷地有声。
“值夜班要更辛苦些,那就党员干部带头去!”盾构穿越重大危险源期间,除正常白夜班分班制的工作人员,项目部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扎进施工一线,24小时不间断值守在工地现场,一旦发现盾构掘进参数或地面沉降数据有所异常,立刻采取相关应急处置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全面保障盾构机安全顺利掘进。
“共产党员的脸上都没写着党员二字,但我们在工作中的所作所为要无时无刻不彰显着党员的风范。”土建2工区的党员们,你总能在工地上最艰苦的地方看到他们的身影,没有冲锋时的大张旗鼓,也没有胜利时的邀功请赏,只有扎根在一线的默默坚守和辛勤付出。
新冠疫情反复,项目属地几次面临疫情形势严峻的考验。“最紧张时连续一周每天要做几百人的全员核酸检测,还要做好工人的工序衔接尽量不影响现场的施工进展,工作量之大,工作强度之大。”作为党员干部的安全总监徐波对核酸检测流程安排已了然于心。“我们要坚持服务型党支部的建立初衷,主动作为,扛起责任担当,为群众、为项目干实事!”疫情当前,党支部积极主动展开工作,一线党员在现场调配人员工序保障正常施工,后方党员组织青年志愿者展开志愿服务协助医务工作人员。至此,项目部共计核酸检测高达5000余人次,工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现场各施工节点也如期完成,克服了外部条件的不利影响,顺利实现了优质履约。
七局“铁军”的“1+N”,是由无数个“1”和“N”汇聚而成。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持着一身技能,怀揣心中梦想,凝聚成一个团队,把万千理想融汇成一个共同的目标,那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电站大坝,是一条条驰骋千里的公路铁路,是一道道蜿蜒曲折的城市地铁......为此,不惧风雨,无问东西。
贯通现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