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规划建设> 企业

风景这边独好

江西水电 发布时间:2022-08-18 11:29:53 作者:叶联华 胡砚龙

风景这边独好。蓝天白云下草木繁茂,大片稻田金黄稻浪起伏,又迎来一季丰收,西江镇背坑村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山水田园景象。这正是江西水电在会昌承建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施工的缩影,表土裸露、水土流失严重、山体破损、地面塌陷的废弃矿山得到修复,再现青山绿水,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综合施策 重塑绿水青山

江西省会昌县因矿而兴、也因矿过度开采造成了很多采砂场、采石场、砖厂等废弃矿山的生态欠账,资源枯竭后的矿场风光不再。是以,会昌县致力于土地复垦生态修复,优化县域自然资源空间布局,改善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2021年3月,江西水电以校企合作方式创新经营的模式,与江西应职院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成功中标会昌矿山生态修复项目(EPC)总承包工程。项目建设地点分布在会昌县19个乡(镇)115点位废弃矿山,生态待修复面积累计3416亩。

会昌县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是江西水电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进入矿山生态修复新领域的第一个项目。为响应会昌县加快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江西水电以央企的责任担当,迅速组建施工项目部,于4月展开生态修复施工。针对矿点分布零散、交通不便等客观困难,项目部探索实施矿山生态修复“一矿一策”实行分类管理,将全县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绘制到一张图上,严格动态管理。项目设计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除了实地考察外,还采用无人机进行地形勘测,并用电脑合成三维立体影像,更为直观反映修复现场的实际情况。

根据每个待修复矿山现场地势地貌、地质状况等实际情况,项目部制定“一矿一策”实施方案,以“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耕则耕”为原则,分批次逐个点位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综合施策,按照草坡、稻田、人居环境提升的综合整治思路进行全面规划。增绿于山,还绿于民,重塑绿水青山。

“耕地+林地” 打造田园山水

“一年之前这里是一片废弃矿区,并已列入为省级地质灾害隐患点。一到大雨天,我们村部就派人来守着,大家生怕出现山体坍塌,连觉都睡不好。”矿山生态修复启动后首批回村盖楼房的西江镇背坑村村民李龙生,站在自家新建的楼房背后,指着一大片金灿灿的稻田告诉大家。

在实施生态修复前,这片稻田还是一个废弃煤矸石矿,采矿时留下大量露天采坑,破损山体极易产生崩塌、渣石流等地质灾害,不仅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加速了水土流失。很多民房背靠裸露的山体,一遇暴雨就有泥石滚落,很多居民因废弃矿区存在地质灾害危险搬离村庄。留在村庄里的大多数人家,是因家里比较贫困而未搬迁。

施工项目部根据事先制定的实施方案,在土地整理、边坡生态恢复、植被重建、矿山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形成一整套一体化生态修复技术与标准。结合实地地质环境,将原有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边坡进行削坡处理后进行绿化,辅以水沟、挡土墙等,加强边坡的稳定性。

同时合理调整场地高程,结合现场地形地貌将场地规划成水田,建设环形田间道路,提升灌溉的条件,利用附近小河的水源提供水源保障。以“耕地+林地”的方式,复耕复绿、污染治理,共种植了1000余株花木,修整出30余亩稻田,打造出一幅特有“田园山水”画。稻田当年播种喜获丰收,晚稻亩产高达800余斤,经赣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测,大米品质全部达到国家优质标准。

通过3个月的努力,项目部修复了背坑村废弃矿场地质环境、土地功能,提升山体稳定性,保障了周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村里呈现山水田园、亭台楼阁,环境变得比破坏前更好,很多村民又回到村里盖房,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土壤重构 助力乡村振兴

春山如笑,绿草如茵。“双休日就带孩子回来看看,这里的花又开了,稻子又黄了……”如今在周田镇连丰村,经常会有人这样自豪地向亲友发出邀请。回村的人惊奇地发现,废弃多年满是泥泞和破烂砖头的丝茅塘页岩矿、连塘下砖厂页岩矿两座砖厂土壤重构修复之后,周边树木葱葱,层层叠叠,秀色夺人……废弃的砖厂已然实现了由“荒芜”到“绿地”的美丽嬗变,绿水青山重现了边丰村人心底的梦。

去年8月,施工项目部启动废弃砖厂生态修复在施工人员要进驻连丰村时,村民因历史遗留问题及对实施生态修复工作不了解,持观望态度且不相信废弃砖厂能得到修复,多次阻止施工队进场。尽管项目部挨家挨户去做工作,村民仍不为所动。“刚开始全村村民不相信,连我自己也不相信,这荒了四、五年的砖厂能改造成良田?”连丰村党支部书记刘兴泽开始也不相信。

在会昌县自然资源局周田分中心的协调下,项目部先与村书记达成协议,再一家一户地去做村民的工作。一切准备就绪后,施工队对废弃的两个砖厂进行土地平整、边坡防护、植被重建,将昔日被破坏的生态全面进行修复。栽树、植草,一锹锹培土,一桶桶浇灌,每一个步骤严格按照方案执行。

为改变乡村环境面貌,项目部主动无偿帮助村民清理鱼塘淤泥,变废为宝用淤泥改良平整好稻田的土壤,还在鱼塘建了一圈古色古香的防护栅栏,美化了村里的环境。此举得到了连丰村全体村民的高度认可,使得后续的施工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项目部还在村旁、山边坡面铺上可风化的生态袋,里面装着花草种子。砖厂共开垦出水田80.3亩、旱地9.92亩、林草地13.24亩。为引水浇灌庄稼,还特地从雷公坝水库干渠修建一条水渠,同时彻底解决了村里养殖用水难的问题。

如今砖厂树木成行、绿草如茵,农耕道纵横交错。村民正在稻田里抢收稻子,展现出一幅生机盎然景象。江西水电人通过场地整治、土壤重构、生态复绿等手段,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还助力连丰村种植、养殖等产业的发展,既新增了耕地面积,又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收入。

奋力图治 抚平生态“疮疤”

筠门岭镇民范村采石场地势起伏较大,开采区形成的高陡边坡很多,大多数都有四、五十米的高差。整个废弃矿山无植被覆盖,且有山泉水直接从山顶从上至下冲刷,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还有周田镇寨下村采砂场面积16.69亩、周口镇洛口村矿山面积38.57亩、白鹅乡洋口村采石场面积33.57亩……在绿水青山中,一个个废弃矿场很醒目地成了一块块生态“疮疤”,成了视觉污染源。

项目部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奋力图治,以绿色为底,还原自然生态。通过对各个修复点位的现场分析、讨论,项目部将待修复矿场分三个区域进行生态修复治理。探索矿山复绿、农业用地、休闲林草园等10余种矿山环境治理模式,还总结了台阶式修复、平台式治理、岩壁覆绿等多种治理方式。

现场运用专业技术,对废弃山体采取清除危岩体、削坡,稳定边坡消除地质灾害隐患;采用挂网,客土喷播的形式进行边坡绿化;根据地形完善道路系统、灌排系统;因地制宜进行地形整治、渣石土倒运、覆盖耕植土,满足耕种要求。项目部兼顾生态景观建设和生态产业发展,将一块块“疮疤”抚平,重塑“绿水青山”。

夏山如滴,筠门岭村民何克荣祖辈生活在村里,目睹了废弃矿山从“疮疤”到“绿肺”的巨大转变。现在,他常带着孙子在复绿的山间、田园、林木花草中散步,看着儿时的风景再现,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昔日斑驳矿山变青山,风景这边独好”。截至日前,江西水电施工项目部在会昌累计开工修复点位59个,施工总面积1560余亩,累计产出水田335亩、旱地311亩,林草地及生态景观700余亩。修复工程成为生态修复样板工程,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前来考察参观、学习,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果,得到当地的政府和老百姓的一致认可。

成绩的背后,是江西水电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科学论断,理念在实践中深深扎根。江水人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做绿水青山的守护者,做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开辟了一条助推乡村生态美、产业兴、群众富的绿色崛起之路。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民于绿水青山,他们将继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个: 返回列表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