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规划建设> 企业

【新春走基层】电建小伙,为你点赞

水电十四局 发布时间:2023-02-08 13:36:49 作者:肖贝贝 吴渠彬

“找到了!就是你!真是太感谢您了,这顿‘感谢饭’您就不要再拒绝了......”

1月19日上午,正在家里准备年货的杨松霖被这通“莫名其妙”的电话搞得“一头雾水”,接下来的通话又让本就不善言谈的他更为羞涩,只能一个劲儿地说:“不用了,不用了,真的不用了......”

这通突如其来的电话实则酝酿数日,特意对杨松霖的仗义相救表示感谢。

300毫升“救命血”

1月15日,水电十四局设备运营中心温州瓯江引水隧洞项目筹备组职工杨松霖,拉着行李挥手与同事们告别。对于奋战在施工一线的年轻人来说,回家过年的兴奋程度不亚于用积攒了一年的好运气开出了特等奖,一路期待,一路激动,一路欢愉。

今年,为了陪父母过一个“早”年,杨松霖回程中转乘四趟列车,经过近两日的奔波,于1月17日顺利抵达云南省保山火车站,下了火车就马不停蹄地赶往当地汽车站,乘坐开往腾冲的最后一班客车。听到儿子要回家过年的消息,父母早就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早早就开始忙活起来,他们正在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要为一年未见的儿子“接风洗尘”。

回家的路没有疲累,只有急匆匆的脚步。正因为有“年”这个传统节日的存在,才能牵扯着远在他乡的人不管千里万里都要一路奔赴那个生养自己的地方,一解乡愁,再温人暖。

杨松霖提着行李疾步前往乘车点的途中路过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医院门口挤攘的人群减缓了行进速度,杂乱的声音中反复传来医护人员的急切求助,一位紧急入院患者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血库符合患者的血液存量严重不足,仅有一位患者亲属满足献血要求,形式紧迫,万分危急。很多行人撸起袖子参与到这场人命关天的“接力赛”中,又因初检不合格导致符合献血条件的人很少,医院依旧无法储备足够相同血型的救命血液。多一个人就多一分希望。“医生,我来试试,让我来。”杨松霖一边回应着一边举着手挤到医护人员面前,他希望自己身体的血液能够让这个陌生人转危为安。

“300毫升血能够帮助别人转危为安,我是幸运的,参与献血的人那么多,合格的只有四五个人,而我就是其中一个。虽然在医院呆了3个多小时,但是当我走出医院时,感觉很心安,也很愉悦。”杨松霖说。

电话中,他对父母说未能赶上回家的车,要在保山汽车站附近的酒店住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就去赶坐第一班车,中午一定能吃到妈妈做的拿手好菜。

救火3小时

1月18日,杨松霖终于从腾冲转车到老家团结乡,租坐一辆摩托车一路狂奔,不出意外的话,他下午一点左右就能到家。20分钟后,他就可以一边吃着日思夜想的家乡味一边与家人话家常。

一路疾驰 ,一路兴奋,一路忐忑,近了,近了......

“师傅,停车!快停车!”杨松霖突然的叫停声在来往车辆的嘈杂中若隐若现、忽高忽低。从骤停的摩托车上下来,他把行李往路边一扔,循着“着火了,快救火”的呼叫声,迅速冲向密集的人群。

原来是小孩子玩炮竹,不小心引燃了牛棚,火借风势,风助火势,牛棚二层堆满的干燥稻草就像一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吞噬一层牛棚里圈养的四头牛。最危急的是牛棚临山而建,不远处是小树林,一旦火势蔓延后果不堪设想。杨松霖立即与现场救火人员、养殖户主迅速将牛牵到安全空旷的地方,又快速折返,与附近村民一起架水管、提水桶、搬运稻草,利用现有条件灭火,在控制火势蔓延的情况下竭尽全力减少财产损失,待到消防队抵达现场后又继续协助灭火。3个小时的抢险,杨松霖被浓烟和干粉灭火器粉末熏得喘不过气,止不住地淌眼泪,满身烟尘。看到火被完全扑灭后,杨松霖悄悄走出人群,路上没车,他决定拖着行李走回家。

20分钟的距离,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他走了四个小时。然而,乡间的徐风柔润而舒畅,白云洗过的斜阳温和而明亮,这一路的折腾是被喜悦加持过的幸福,他能想象到父母倚门张望期待而又紧张的神情。压制的情绪在酝酿,见到父母的第一句话要说些什么才显得自然而不尴尬。“爸,妈,我回来了!”“爸,我妈呢?”还是相视一笑不言语却又互通心意?

我是电建人

“我哥哥让我代为表达诚挚谢意,说是等他们出院后要当面感谢......”

“真的不用客气,献血就是举手之劳,我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被救助人还在医院治疗,只好委托亲属当面感谢杨松霖。电话两端,亲属一方要“大恩言谢”,杨松霖一再拒绝,表示“不足挂齿”。这份关于“大爱”与“感恩”的温暖“争执”背后,不仅是“人性”光辉的彰显,更是中国电建人身上那份至真至善至美精神的充分体现。

在多次邀请被拒,杨松霖依旧不肯透露详细地址的情况下,被救助人的亲属又通过朋友、亲戚等多种渠道辗转获悉了杨松霖所在工作单位的地址,邮寄一些特产再次表示感谢。

收到这份“厚重”的谢意,杨松霖说:“我们每个人都被别人感动着。在家的时候,父母赋予我‘孩子’的身份,享受着他们无条件的宠爱;在外工作,我的身份就是‘电建人’,文明友善,奉献爱心是单位教给我的行为规范。希望我能一直以‘电建人’的名义,做更多好事。”

电建小伙杨松霖,为你点赞!


杨松霖在进行成型隧道管片拼装质量检查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