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银河蜿蜒于山岳之间,穿行于山峦之中,如蛇似龙游曳于湘中丘陵。涟水穿坝而过,向山下流去,这是一条不算太宽也不算太窄的河,清澈的河水,透明、亮丽,从幽幽的林中铮铮淙淙、潺潺缓缓地流着。
韶山灌区有个“英雄关”的故事。“英雄关”隧洞位于长沙宁乡市大屯营镇三仙坳村,全长992米。与架设在空中的渡槽不同,“英雄关”隧洞就位于田间地表,稍不留神就会错过它。地段开挖时容易发生塌陷,最大一次塌陷28米深,相当于八层楼高,稍有不慎就可能送命。修建“英雄关”隧洞时,共发生了61次塌陷,但是柘溪工程队(即水电八局前身之一)并没有畏缩,他们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一边,最终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艰巨任务。正是因为建设者英勇无畏的斗志,才成就了“英雄关”,所以这条隧洞被命名为“英雄关”。中共湖南省委原第一书记张平化也被工人们的精神所打动,因此亲笔题写“英雄关”三字,及一副对联:“奇迹人间创,天河地下行。”
关关难过关关过,步步难行步步行。1965年的水电八局先辈们在韶灌留下了“英雄”痕迹,57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在讲述着韶灌故事。
王绍军,干过五强溪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的行家里手,一名扎根一线,以水为家的“水利人”。他一张黝黑的脸,一双粗糙的手,两只磨破的脚,他以水为家,人随水走,家随水迁。1988年,18岁朝气蓬勃的小伙子一头便扎进了深山里,投入到水利建设工作中。35年过去,对于水利工程,没有人比他更熟悉、更了解、更有感情,对于年轻一辈的员工来说,他更像是灌区里的“守护神”。
说起韶山灌区建设,很多人觉得工程情况复杂、难度大,而王绍军却总是笑笑说:“做这么大的工程,困难肯定多,外行听了也许是个大事,但是对于我们做工程的来讲,也就当做了平常。办法总比困难多,问题摆在哪就要想办法去解决。”过程中遇到瓶颈,他会主动尝试多种方法和措施去解决,一次次地反复论证,一次次地改进提高。一系列成功节点的背后是他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强烈责任心在做支撑,三十多年的工作经历告诉他,作为一名施工工作者,不论能力是大还是小,一定要保持一颗强烈的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筑成一座堡垒。抢工期之时,项目部与监理、设计、业主四方几乎每天都在开会,工作时的他总是忙忙碌碌,无论是办公室里激烈的讨论,还是现场通宵达旦地工作,每每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总会出现他的身影。尽管已经制定了专项方案,也对施工人员进行了多次技术交底,但是所有人都没有丝毫懈怠,全部深入生产一线,服从安排,勇于担当,采取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监控设备运行状况,保证作业安全,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顺利完成总干渠进水闸通水节点。
“工情、水情、流量测算等工作我都装在脑海里,哪个阶段风险在哪我都能提前做好措施。”一谈到工作,朴实的王绍军立马打开了话匣子。虽然闸上安装了视频监控,但老王带领着年轻人们,依然每天定点定时巡察,按他的话说,要亲眼看到总闸的情况才能放心。每逢汛期我们都要24小时监测,主汛期水位猛涨或者碰到暴雨,每半小时就要观测一次,几乎睡不上觉。2023年,处于汛期里的韶山灌区遇上突发暴雨,半夜雷鸣声惊醒了王绍军,由于担心总闸口安全问题,他独自穿着雨衣从软梯爬下,连续巡察作业五小时,顺利排除了风险。王绍军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带着部门的小伙子们对地质灾害点、高陡边坡等进行全方位、多层次、拉网式排查,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及时治患除险,并形成精准台账,为后期各项工作带来极大便利。
王绍军在生产作业中,因工作表现较为突出,屡获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称赞。“他不仅专业技术水平高,对我们新入职员工也特别上心,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去年新入职的员工彭一帆说,“我第一次去现场时,就是王主任带着我的,他一一为我讲解现场情况,如何去推进下一步工作,施工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应该如何去处理……虽然生活里他总是不善言辞,但他一直用行动践行着老一辈水电八局人的责任与担当。”
“李师傅,检修完了没有,检修完了早点通知拌和站打料!”
“推土机跑得太快了,让司机慢点,尤其是倒车的时候,注意安全!”
“一帆,安全教育做完之后,抓紧时间让司机和操作手趁没下料的空隙,把设备检查一下,别一会开始浇筑了又出毛病。”……在现场的王绍军总是有操不完的心,交代完一处又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处。
空气中的微雨为涟水蒙上一层面纱,像巨龙在林中游动,像奔腾的海潮,像盛开的白花,凉风自由舒展仪态万千的风情把人带入迷人的仙境,置身闸口之上更像是做的一场美梦,感到某种信仰冲击灵魂,仿佛窥见灌区里的觉醒之路,58年间,飞涟灌万顷,渡槽润粮田,韶灌精神代代流传。深夜的灯火,黎明的微光,还有冉冉升起的太阳,工作与无数动人的时刻相伴,这些都值得被纪念。
过去的建设者们与当代水电八局人的身影交织、重叠,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关键时刻,他们挺身而出,用日夜坚守与无私奉献诠释着水电八局建设者人的担当和本色。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是韶灌精神的精髓,它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水电八局人也将在这精神中继续书写韶灌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