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规划建设> 企业

擘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样本

电建生态公司 发布时间:2023-06-06 14:37:11 作者:吴晓东

从“摩登”到“四个现代化”,再到“中国式现代化”,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贯穿在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中。

今天的我们,所追求的现代化应该是什么样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给出了答案——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色之一。

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身为中央企业,公司聚焦水资源与环境业务,坚定不移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忠诚信仰者、坚定拥护者、有力实践者,以电建智慧和电建方案,擘画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样本。

忽于水底见青山

2023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2022年度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典型案例评选结果。其中,一项名为《大型人工湿地助力固碳增汇案例》在600多项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斩获了一等奖。

这个案例,就是电建人在雄安新区为服务白洋淀流域水环境提升而交出的亮眼答卷——府河河口湿地。

白洋淀地处九河下梢,把住上游来水“入关口”是改善水质的关键。府河是白洋淀入淀河流中3条常年有水河流之一。2019年1月发布的《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淀城系统治理基础上,明确指出,在河流入淀口等区域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形成白洋淀生态缓冲区,构建生态屏障。当年7月,公司中标府河河口湿地工程。

府河湿地占地面积约4.23平方公里,是目前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功能性人工湿地。

所谓“功能”,主要就是净化水质。上游入淀河水进入湿地后,首先经过前置沉淀生态塘,降低进水悬浮物浓度;随后进入潜流湿地,通过三级床体中的基质—微生物—植物共同作用,对污染物实施强化净化;最后经过水生植物塘,对水质进行再次提升,保障出水水质达标。

据统计,自2020年6月府河河口湿地调试运行以来,已经执行过数十次导排净水行动,入淀污染物中氨氮平均去除率达到40%,总磷平均去除率达50%,有效净化了水质。并且,湿地生态系统有效提升了固碳增汇能力,也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栖息地,吸引了白枕鹤、青头潜鸭、黑翅鸢等数十种国家保护动物在此生活。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河北雄安新区考察,肯定了白洋淀治理成效,并再次强调“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必须统筹谋划,扎实推进”。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电建人正在用智慧与心血,让绿水青山成为广袤国土上最亮眼的颜色。

屋后一湾流水,门前几点青山

“这是迄今为止见到的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的角度做到这样非常系统,非常有高度、全面、深入的可行性论证是最好的,没有之一。”

这是在顺德区试点联围排查报告和可行性论证报告评审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的评价。

因水而得,依水而生。

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中部的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总面积只有806平方公里,却密布着大小近千条河涌,水域面积占到32.6%,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一条河涌,是标志性的岭南水乡。

今天,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榜首的顺德,城市建设水平逐渐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临水不见水、见水不亲水”成为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突出问题,水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对此,顺德区创新实施“以水美城、以城聚才、以才兴城”的发展战略,坚持总体规划、系统治理、试点先行、分步实施,全面推动治水大会战、城市大建设、品质大提升,以治水为总抓手,致力趟出一条具有顺德特色的生态环境治理之路。顺德将“联围”作为基本单元,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先选取南顺联安围和群力围、石龙围作为试点,总体分三步逐步实施,推进全域七大联围水体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

2022年以来,电建生态公司发挥平台公司统筹引领作用,组织中国电建旗下设计和施工力量,先后中标顺德区水环境治理多个排查、治理、运维项目。电建生态公司在充分总结深圳茅洲河、东莞石马河、龙岗项目、珠海项目等水环境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提出顺德治水3.0模式,建设顺德区水环境治理一体化数字平台。按照“五位一体”的排查模式,形成全要素的治水网络,建立一套排查标准、打造一个在线平台、形成一个云端数据库、呈现一张全域底图。通过360度全方位、全要素的信息采集,形成涵盖空中、地面、地下三维完整的城市闭合空间,为管理者打造起“一站式”水务数据综合展示平台,一张图即可获取“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执法”一体全景态势的信息服务,并且提供可视化的污染预测预警、管道溯源分析、流域水安全分析、流域健康评估、水位预测调度等决策支持服务。

顺德试点联围排查工作历时6个月,紧紧围绕“厂、网、河、源、城”5个维度,对28个大类,1288个子类开展360度全方位、全要素排查。经全面复核,中国电建团队排查成果准确率达98.21%。

目前,中国电建治水团队正在紧锣密鼓推进项目范围内近200条河涌的治理工作,并将在今年陆续迎来部分河涌的水质考核。在电建方案的助力下,这个岭南水乡正在将碧水打造成为自己新的名片。

无数青山水拍天

5月28日,在顺德东边60公里,骄阳下的茅洲河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伴随着震天的鼓点,24条龙舟正在碧波中破浪前行。时隔3年,龙舟重启,深圳进入“龙舟时间”。

这是今年粤港澳大湾区的首场龙舟赛,也是本赛事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比赛。

龙舟竞渡离不开一河碧水。今日飞桨逐浪、龙腾虎跃的茅洲河面,恰是映照出城市生态蝶变后释放出的巨大综合效益。继大沙河后,茅洲河成为深圳一条正在崛起的创新产业走廊。河畔两侧的重大项目、重点片区发展,是深圳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茅洲河发源于阳台山北麓,流经深圳光明区、宝安区和东莞市长安镇奔流入海,全长41.6公里,全流域面积388平方公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流域内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大量聚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流域水环境急剧恶化,成为国内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2016年,中国电建响应党和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以中标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为起点,打响了一场治水提质、重塑绿水青山的攻坚战。

经过“十三五”攻坚治理,2019年11月起,茅洲河水质达到并保持在地表水Ⅴ类及以上,实现了历史性好转。进入“十四五”,随着长制久清机制的不断完善,茅洲河水质持续向好,水质主要指标均值由2020地表水Ⅳ类提升至2022年Ⅲ类。

水质的改善,参赛选手们感触最深。夺得男子组第一名的新会泓达堂陈皮龙舟队领队龙增林说:“茅洲河的生态环境好,水质很好。”夺得女子组第一名的粤港澳女子组东莞万江南方科技龙舟队队员杨佳铃更是感慨,“能在一线大城市的自然环境中举办这样的一场大活动非常不容易”。作为本地队选手参加本次龙舟赛的黄业民,打小就生长在茅洲河畔,他的家族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600余年,茅洲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提升,更是让他看在眼里,“我就长在茅洲河畔,以前想都不敢想会有这么好的地方为我们举办龙舟赛事。绿水青山,山水燕罗,举办比赛的这个湿地公园就是我们如今时常休闲散步的地方,这次的赛事服务、水域水质、空气质量,相信都是深圳一流的”。

如今的茅洲河,消失多年的当地螺、蓝尾虾、黑鱼和彩色蜻蜓重回茅洲河宝安段,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明显提高。河畔两侧,以碧道为纽带,串联湿地、公园、绿道等生态节点,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成为茅洲河今天的写照。

伴随着水鸟、龙舟的回归,也撬动了茅洲河沿岸的产业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为特点的新一代产业在这里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深圳市相关数据显示,茅洲河流域通过环境整治释放土地价值超过1200亿元。各大重点项目沿着茅洲河蜿蜒展开,串珠成链,形成深圳又一条千亿级的产业创新走廊。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中国,为保护好地球村作出中国贡献”。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电建人正以更加奋发的姿态,更加饱满的斗志,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擘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样本。

秋日府河湿地

今日茅洲河水清岸绿

顺德项目一体化数字平台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