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是重逢的重;庆,是庆幸的庆。重庆,一座浪漫与热情兼具的城市,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时尚流行的文化让人憧憬遐想,繁华林立的高楼、长龙悬卧的高速、穿城而过的轻轨、绵延曲折的航道……高速发展的城市吸引了四局人,也接纳了四局人。自迈入重庆市场,水电四局已将项目拓展至10项。为擦亮水电四局重庆区域党建协作示范区品牌,展示企业在渝良好形象,在实战中提升宣传团队业务水平,9月11日-18日,水电四局党委组织开展了“建功美丽山城,讲好奋进故事”主题采风实践活动暨通讯员培训,带领一群“蓝马甲”,踏上这片红色土壤……
脚量万里路
本次采风活动得到了水电四局各主业单位和广大通讯员们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9月10日晚,36名通讯员从青海、甘肃、云南、新疆、湖北等地赶来,相聚重庆。
9月11日早上,采风活动正式启动,开班仪式上,水电四局党委工作部对本次活动要求进行了说明,6家项目负责人通报了项目建设情况和一些新闻线索。经过一堂通讯稿件写作和采访培训,大家便收拾好行囊,跟随项目负责人,出发前往项目所在地。
这是一次脚力的考验。根据项目实际,36名通讯员分为6组前往6个项目采风,包含了航电、地铁、市政等多个业务类型,分散在重庆不同片区,各有特点。
为了做好基础资料收集和采访,重庆科学会堂项目当日下午就走进了现场。跟着项目负责人,一路从观景台到到3D展厅,再深入施工现场,乘坐直梯爬上十几米高的楼层,大家认真听着现场技术员的讲解,一边拍照一边记录。
“无柱多功能厅、钢结构体量大、山水会堂……这些都是亮点,我们可以回去再了解。”
6个项目中,位置最偏远的要数白马乌江航电项目,在重庆科学会堂的小伙伴已经想好文章主题的时候,他们才刚刚到达项目所在的小镇。因为项目没有客房,他们只能住在镇子里,每天去现场,要先坐车再乘船,再坐车盘旋而上到达项目。小组里有几个北方人,对此感觉新奇,有人当下就萌生出了灵感,撰写出一篇散文:《白马少年“醉”乌江》。
项目线路最长当数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它包含了4个泵站,管线长63公里,小组中有一位视频剪辑高手,看着一江碧水自然不愿意错过好素材,提出要拍摄一部短视频,为此,就需要把所有的点、线都拍到,包括已完成的泵站也变成了“新闻点”。9月的重庆,空气依旧浓稠闷热,大家乘坐着车,40分钟、60分钟不停转换奔波在“路上”,什么都拍,生怕漏掉什么素材。项目负责人也不由得感叹,这么热的天,走这么远的路,这帮年轻人太敬业了!
最艰难的“探险”要数两座地铁建设了,因为女生不便进入隧洞,大家只好很不甘地把机会让给了同行的男生,由他们去一探究竟,自己另寻其他素材。
7天,从九龙坡到武隆区,从乌江到涪江,从郊区到市区,丈量过占地370亩的科学会堂,穿行过近20千米的地铁施工路线,游渡过70多米的乌江……在行万里路的过程中,大家的小白鞋变成了小黑鞋,最初的精致妆容简化成素面朝天,但头脑中的画面越来越鲜艳、采风本上的素材越来越丰富,电脑里敲打的文稿越来越精致……
脑理千条线
按照活动要求,每个小组每天要完成2篇稿件写作,为提高效率,采风指导组要求各小组先根据项目提供的文字基础资料简单整理出一个采风计划,明确主题、预估篇数,之后再根据实际采访情况调整。
等真正走进现场大家才感受到什么叫做计划不如变化。
——讲解了一遍还是没听明白这些工序……
——联系好的采访对象一直没时间。
——这些线索点已经写过一次,还需要再写吗?
看着本子上记录的那么多线索,就算是一些写作骨干,也要经过深思熟虑才能确定下笔之处。况且这次这支队伍里基本都是95后,甚至还有00后,大家或来自机关或是一线,但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项目。
还好,这时候各小组组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就怎么写出第一篇稿件,重庆科学会堂项目组长孟秋瑞组织成员们开了一个简单的小会。“大家有什么想法吗”,孟秋瑞身形瘦俏,言语温柔,但因为组员们初来乍到并不熟悉,也因为头脑风暴开启的猝不及防,一时间空气凝结,大家看着手中的资料,摇了摇头。
“我觉得先从人开始写吧,好上手,而且也能慢慢了解工程建设。”这条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于是大家决定先写几个典型人物通讯,孟秋瑞和侯雪雪是队里的“老手”,就由她们先完成第一天的交稿任务,给其他人多点时间准备。
另一边,重庆地铁27号线也遇到了难题。队员里没有人接触过地铁项目,为了防止写作跑偏,组长盛杰强制要求小组成员将稿件标题、小标题、写作细节的大纲罗列出来,以此掌握他们的写作水平。结果令她很满意,也有了信心,但却在上稿的时候受到了沉重打击——上报了3篇文章全部被打回。
“题目内容还是培训前的老样子,没有故事”,网站编辑一句话,好似迎头一盆凉水泼下,打击到了所有人。盛杰迅速调整状态,紧急开了一个写作模式讨论会,大家一起探讨写作要求,通过分析专业媒体稿件和采风第一篇上稿文章琢磨出了写作技巧。之后,一篇篇关于标准化工地、绿色施工、农民工管理的稿件成功发表。
就这样各组每日互相学习借鉴,都越来越有思路,眼前的一团乱麻逐渐丝丝分明。但写作毕竟是“艰难”的,并非外人所看到的“文思如泉涌”而是深夜的“心血缓慢凝结”,这一点侯雪雪的体验可谓“刻骨铭心”。
“写了6小时,4500字,文档不小心清零……无奈心酸过后只能重新开始,点了最喜欢的奶茶,重新理思路,又写了4个小时直至凌晨,5000字,然后失眠,看蜡笔小新继续找灵感……”
最终这篇《“水墨云山”—— 在山水写意中追寻与融合》初稿顺利完成,经过小组讨论、优化、完善,终于定稿。“我想这篇稿件背后的意义大于稿件本身,是自我的提高,团队的协作,企业文化的宣传。”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大概是所有人在这一段“旅途”中的感受,从茫然到从容,不知不觉,成长正在慢慢靠近。
眼观百种景
“百步之内,必有芳草”。采风的意义,就是最大程度放大自己的感官。记者的眼睛,要擦得明亮,别人不注意看的,他们要观察,别人看不清的,他们要看透,别人眼帘前溜过去的,他们要盯住。
这一路,大家眼里,所遇皆风景。
白马乌江采风小组每日都要乘船渡江去项目现场,每次等船过江时,可能因为马甲上的字体明显,附近的村民们总是热情地打招呼:“你们是四局的吧!”从村民的语言、神态里,大家都能感觉到他们对四局是认可的,直至有一次他们碰到白马镇杨柳村书记乘船过江,便忍不住采访起了他:“我们建的这个工程怎么样?”
“建的很好,你们四局还给我们村抗旱送水,爱心捐款,好单位呀!”听完这话,大家心有灵犀相视一笑——找到新素材了!随后,《民生白马“讲”民声》一文因此而生。
“我们挺羡慕身处绿色大自然之中的同事,但是仔细想想,江水可以随时看见,但这样浩大的地铁施工现场,一生未必能参观很多次,所以又庆幸能下到4号线超大断面一探究。”重庆地铁4号线的采风成员王苏林说道。
隧道里十分闷热,建设者汗流浃背,正一丝不苟地协调着现场施工工作,在重庆的地下创造出一个巨大的地下空间,这样的画面让王苏林深受感动:他们是为了谁,是为了自己,但也是为了我们!最后,孔露洁和他合写出了《守得云开见月明——重庆地铁4号线项目超大断面暗挖车站工程纪实》,以此向隧洞建设者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这几天我在项目上来了一场不算出差的‘出差’”,谭皓月本就是双江航电项目的宣传员,也是采风小组里的副组长,这次她尝试用“陌生人”的身份对项目再打量、再体验,撰写了一篇《树标杆 展形象——“高颜值”工地扮靓涪江》,切身体会到,在自以为熟悉的风景里,每日也会有不同的变化。
项目食堂的四菜一汤小水果,整齐有序的读书室,下班后身影活跃的篮球场……来到渝西水资源项目部,给陈贝贝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泵站的工程建设,更多的是渝西项目工会为职工提供的各项福利,于是她和阳梅一起写下了《用心建“家” ,打造职工幸福“家”油站》。
“项目一线处处有‘风景’,每一处风景背后都有故事,每个故事背后都隐藏着四局人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围绕工程建设、党建融合、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等,各小组用不同的笔法还原他们眼中的美景,把这份热爱和敬爱、感动与感激传递给了所有读者。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除了各项目各岗位上奋战着的四局人,这次采风的“蓝马甲”本身就是现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身上也有很多小故事:
——水土不服的小伙伴,稍作休息第一反应就是我还能写!
——为了上稿,一篇稿件改来改去直至凌晨5点。
——视频拍了一半,无人机坏了,想尽办法用其他工具继续拍……
相比以往,这次采风要求通讯员们把自己也当成“被采者”,要时时做好拍摄和记录。在最后的分享大会上,更是设置了小组总结汇报和优秀作品写作思路分享、赏鉴环节,让大家也体验一次处在相机和焦点下的感觉。
“从来都是我记录别人,还没被别人拍过自己工作的场景,在屏幕上看到自己和团队的其他伙伴,有点害羞又很自豪光荣。”
笔生十里香
“小伙伴们辛苦了,这是今天的发稿情况通报,请接收。”
每日晚上11点左右,采风群里都会按时收到这样一条信息。按照活动计划,每个小组每日需撰写2篇稿件,日发稿量约达12篇即完成任务,但实际上,每日发稿量都在15篇以上,有一天甚至突破了30篇!
“考虑到18号要召开总结大会,17号的时候各组应该要准备总结和作品分享,稿件数量会下降,没想到全体发稿仍保持在了18篇!”
不光是数量提升,本次采风稿件质量同样超出期待,可谓妙笔生花,飘香十里。
你看——听机器呼啸轰鸣,看塔尖飞鸟映衬,有人挥毫写就《追太阳的人》;望碧波荡漾,绿树成荫,舟行江上,有人写下《巧手描绘“白马航电”新颜值》;观青色绿水,站线相连,《一键添加工地“绿”镜》更为渝西项目增光添彩;相恋四年,为爱相守,许国许家,《等大桥通车了我们就结婚》感人催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明察秋毫,《福尔摩斯”一线侦查记》,让重庆(万盛)内陆无水港低碳产业园安全管理亮点一览无余……这其中既有严谨严肃的专题,也有诗情画意的散文,有直抒胸臆的诗歌,也有直观表达的摄影,还有精心剪辑的视频作品。
就这样,原计划6个项目延伸成了7个项目;原计划80篇左右的稿件变成了116篇;原计划10万字变成了20万字——已经可以集结成册了!
采风编辑组雷厉风行立刻着手编辑和二次校对、设计、印刷工作,9月17日凌晨,一本名为《行阅山城 执笔渝心——中国水电四局“建功美丽山城.讲好奋进故事”主题采风实践活动作品集》的书籍顺利付梓。
9月18日,采风活动最后一天,大家再次相聚在重庆地铁27号线参加总结大会。看着眼前散发着墨香仿佛还有印刷温度的崭新书籍,此前一周“魔鬼训练”和“极限挑战”带来的苦累都变成了欣喜和感动。
“没想到我只是参加了一次采风,却写了一本书!”不少人第一时间发了朋友圈。
“很感谢、很震撼,很有灵性!”水电四局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兼总法律顾问李贵兴在翻阅本书后高度评价此次采风成果,并真情实感地同大家分享了曾经做宣传工作时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群志同道合之人,在山城相遇,一段非凡难忘的体验,注定要成为他们各自人生珍贵的记忆。对活动本身而言,也实现了最初的目标和效果,大家努力践行“四力”,认真讲好四局故事,一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稿件先后在公司和集团官网发布;四局人自强不息、踔厉奋发的奋斗故事也慢慢融进了红色的山城……
“回去之后我们也会把这次的感受经历和学习到的技巧分享给其他的同事,未来,更好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鼓’与‘呼’!”
与君“重”逢,理当“庆”贺,奔赴热爱,不负“渝”见。
采风小组合影
采风现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