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规划建设> 企业

云气横开龙回首 桥路相连贯东西

电建路桥公司 发布时间:2024-01-03 14:47:39 作者:杨泽国,冯力夫

位要津以通四海,居枢纽而望天下。

登五桂以眺伶仃,临珠江而揽九州。

这里是中国唯一一个以伟人命名的城市—中山市,一座“货如轮转、客似云来、丁财两旺”的未来之城。

如今,在这片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土地上,电建路桥人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中山建设得更加美丽”的殷殷嘱托,砥砺前行、辛勤耕耘,创造了一项令人瞩目的壮举。12月22日凌晨,历经81分钟,一座3万余吨的转体桥上演了精彩的“空中芭蕾”。该桥为广东省内单体最重转体桥,刷新多个省内之最,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成为了广东乃至全国的焦点。

该桥的成功转体,不仅标志着由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中开高速公路项目向全线建成通车迈出实质性步伐,践行了中国电建“事耀民生,叶润社会”理念,彰显了中国电建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卓越实力和责任担当,更见证了广东的繁荣与发展!

国之大者,敢为天下先,点亮大湾区几何中心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一通百通。

中山,这颗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的湾区明珠,深谙其道。它北接广佛,南接港珠澳,东望深圳,坚定不移实施“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大战略。其交通区位优势凸显,成为大湾区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中开高速公路项目作为广东省和中山、江门两市的重点项目,是广东省高速公路网络规划的“十二纵八横十六射两环”中的“第七横”,它与深中通道、沈海高速珠江口东岸段一起,共同构成了横贯广东省东西方向的交通“大动脉”,也是联系粤东地区、珠三角地区以及粤西地区的重要的交通走廊。

作为中开高速公路项目(中山段)二期工程的“显眼包”—上跨广珠城际铁路转体桥,瞄准中山市打造内外联通的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这一总的目标。成功转体后,将实现半小时内“石岐乳鸽”与“新会陈皮”邂逅相遇。这一壮观景象,将东承中山、西接江门,与五桂山前映入眼帘的“孙中山故乡欢迎您”城市名片遥相呼应。

时针拨回到2022年。转体桥施工主梁线形控制、技术要求高,施工组织、工艺复杂,安全管理难度大,协调事项多。但是“撸起袖子加油干,越是艰难越向前。”这样的口号响彻在工程建设一线。项目建设管理团队从这里一路高歌跨越千山,扎扎实实苦练“内功”,中开高速公路项目上跨广珠城际铁路转体桥的建设篇章由此拉开序幕。

2022年4月7日,上跨广珠城际铁路转体桥5#主墩进入桩基础施工,标志着转体桥正式展开施工。

2022年11月11日,上跨广珠城际铁路转体桥球铰顺利安装,为后续转体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3年2月1日,上跨广珠城际铁路转体桥5#主墩墩身顺利浇筑完成,标志着转体桥稳步进入主梁悬臂现浇施工阶段。

2023年11月26日,随着主桥结构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梁主体施工完成。

2023年12月22日,上跨广珠城际铁路转体桥逆时针旋转69.88°,达到设计接收墩位,桥体顺利合拢。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项目建设管理团队勇扛大国“顶梁柱”的使命与担当,历经600多个日日夜夜,他们用心灌溉、精心培育,使得项目如同枝繁叶茂般成长,实现了多个从零到一的突破。他们透过一沙一土,将蓝图上的构思逐步化为现实,助力建设“六商路桥”,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科技赋能,克难创新,集聚巧思画飞桥

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桥梁建设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木质或石材。如今,钢筋混凝土大桥已成为现代工程技术的代表。而在这其中,转体桥的崛起尤为引人注目。这种桥梁建设方法在关键时刻能够跨越铁路、公路等既有线路,确保交通畅通无阻。

京珠高速分离式立交桥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该桥全长823.2米,东西走向,主桥采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上跨京珠高速公路,其中第三联采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上跨广珠城际铁路。这座转体桥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需要与铁路交角为69.88°的情况下进行施工,而转体桥与铁路最近距离仅为18.1米。

这样的工程挑战背后,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创新的思维。首先,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主梁悬臂浇筑施工后再平转法转体施工工艺,这一工艺的选择确保了铁路运行的安全。其次,为了保证桥墩的稳定性,采用了3排高压旋喷桩进行加固处理。同时,为了避免转体结构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倾斜,设计时还加入了钢管混凝土撑脚和千斤顶调节装置。

设计优化的背后是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在项目团队的巧思设计和精细施工下,该转体桥刷新了广东省内多项纪录。一是主桥箱梁横断面宽度达到41.3米,采用单箱五室,单侧悬臂长达5.4米,为目前同类中最宽转体桥。二是为了缩短工期并最大限度减少对既有铁路的影响,该桥首次采用无合拢段的结构形式,边跨现浇段和合拢段同时浇筑施工;三是受铁路、公路等影响和限制,该桥首次采用边、中跨不对称结构形式,施工过程中通过配重保证平衡稳定。四是该桥转体重量达3.2万吨,是省内单体转体重量最大的全自动控制转体桥。

如此庞大的桥体,工程师们为它量身定做了一套酷炫的转体“招式”——超大吨位转体桥施工技术。

为应对如此巨大的桥梁体积和重量,工程师们引入了一套超大吨位转体桥施工技术。这套技术包括在桥体基座下安装一个直径5.8米、球铰曲面半径10米、承重达4万吨的超万吨球铰。通过两个球铰的相互转动,整座数万吨的桥梁得以旋转起来,这种技术的应用也大大提高了桥梁施工的稳定性和精度。

除了技术层面的挑战外,现场实操也是关键的一环。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师们集思广益,克服了许多困难。例如,由于挂篮体积大、前后横梁长且重,很可能产生弯曲变形,无法对接预留孔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程师们采用吊车配合卷扬机进行安装,并配合千斤顶作业。此外,在球铰安装过程中,为了减小周边因素对测量过程的影响,现场使用两台高精度全站仪对同一中心坐标点进行测量,确保安装精度。

施工过程挑战不断,建设团队愈战愈勇。

项目建设管理团队选择采用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桥梁转体施工平衡重调控系统”调节梁体平衡,这种系统调控能够解决因非对称结构、内模制作和安装误差等不确定因素导致T梁两侧对转铰产生不平衡弯矩的问题。同时,聘请第三方监测与球铰厂家参与线型监测,确保作业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攻克一个个技术难点的过程中,不断刷新业务上限,这让我们充满了成就感。”中开项目公司总工程师说道。

会建桥、建好桥,项目建设团队见招拆招,遇强则强。转体桥的顺利建成,标志着中开高速公路项目在科技创新领域又取得新的突破。

排兵布阵,科学组织,完美演绎“空中芭蕾”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

“我们注重过程管理,充分发挥网格化+包保责任制工作机制,组建成立工作专班,全方位压实进度、安全、质量等责任,确保总体可控”。中开项目公司负责人说道。

在转体桥建设过程中,排兵布阵与科学组织至关重要。为此,项目组建了安全质量“纠察队”、技术指导“服务队”、进度督导“保卫队”、履约检查“突击队”等4支队伍。这些队伍常态化下沉现场建设一线解决难题,并通过定期召开周例会、月例会、方案评审会等各类例会,确保解决转体桥建设中的各类问题。

为确保质量可控,特别成立了质量监督小组,每道工序中,严格落实“三检制”,对关键部位如球铰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项目团队也多次实地考察球铰厂家,严格把控其外观、焊缝平整度、面板表面、面轮廓度等参数。,紧紧抓牢转体桥施工过程中的“牛鼻子”。

为了应对这座庞大复杂的转体桥施工,项目引入了24小时全方位视频监控系统。所有工作人员都秉持着精耕细作、如履薄冰的态度,严格遵循“三有”“九不准”的安全施工原则,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屏障坚不可摧。

专项方案10项,专题会议纪要15项,进度计划报表31项,这些数据的背后倾注了管理团队的心血和智慧。

据不完全统计,转体桥建设过程中共计110余名作业人员参与其中,10余台大型设备投入使用,“人机”协同作业,用行动践行着建设者的使命与担当,演绎着现代劳动者的典范。

..........

在正式转体前,为了确保转体安全及铁路运营安全,项目管理团队进行了多项专项试验,并对施工工艺和操作设备进行了多次论证。12月20日的3°试转体为正式转体提供了精确参数。

万事俱备,只待“一转”。

12月22日00:15,备受瞩目的转体桥开始转动。在夜幕下,转体梁以每分钟0.86度的速度逆时针转动。

“乾坤大挪移”“凌波微步”“四两拨千斤”等武侠小说情节,在这里上演。

转体过程中,通过BIM技术实时监控关键参数数据,计算机自动分析处理功能确保了转体的精确与安全。

历时81分钟,在4台连续作业千斤顶的牵引下,梁长134米、重达3.2万吨的京珠高速分离式立交桥逆时针旋转69.88°后成功到达设计位置。

现场操作人员感慨道:“我们对自己的转体技术充满信心,但第一次参与这样重量级的桥体,心里还是很紧张。不过,现在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放下了,很激动。”

转体桥缓缓“转身”,犹如巨龙回首、重器归位,展现出无比的力量与美感。这一刻,大湾区的发展步伐更加坚定,迈向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双引双建,融合发展,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

党建引领,如虎添翼。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开项目公司党支部紧紧围绕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聚焦现场建设一线,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行动自觉。

党员,在转体桥这一挑战性工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党支部围绕“双引双建”总体工作安排部署,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示范引导为抓手、建优体系为保障、建强基层为重点,聚焦转体桥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拆分细化施工任务,开展党员责任区认领活动,形成分区负责、责任到人的工作格局。

他们是一支有想法、有韧性的建设队伍。他们中有刚刚毕业的年轻党员,初生牛犊不怕虎,有理想、有冲劲;他们中有经验丰富的老党员,把握全局、探路前行、薪火相传。在他们身上,展现出卓越的技能和敬业精神,保证了转体桥顺利建设。

“党员就要是冲锋在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关键时刻豁得出去。”中开项目公司党支部书记说道。

为了更好地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党支部找准工作融合点,成立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和技术攻关小组。注重党员党性锻炼与业务能力双重提升,以履职创效、建功立业为目标,推动党建与业务互融共进。

党支部还通过联建共建的方式,找准工作切入点,实施了“党建+安全质量、党建+技术创新、党建+施工管理”等党内主题实践活动,在转体桥建设一线开展现场教学,实现知识共学、资源共享,把学习教育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推动党的建设与现场建设管理深度融合,形成“难题共解、经验互推”的良好氛围,在党建作用发挥上实现了“1 + 1 > 2”的效应,助力转体桥实现关键“一转”。

此外,党支部通过扎实推进党建带团建、工建、妇建工作,以“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为抓手,突出青年这个群体,组织召开座谈会、读书交流会和导师带徒活动等,加强岗位练兵、业务锻炼,全面提升青年职工的岗位技能和专业素养,荣获2022年度团中央、应急管理部授予的“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荣誉称号。

党支部始终牢记“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基本职能。在一线工作中,党支部用实际行动践行“一线心连心”的理念。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为夜间封路建设者配送夜宵,以及“情暖一线”等活动,将关心关爱真正落到实处。这些举措不仅体现了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更激发了建设者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进一步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为现场建设增添活力、提振精神。

一望龙桥道,城间换新颜。

电建路桥人将继续秉承“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积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重大机遇,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贡献电建路桥智慧和力量。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