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规划建设> 企业

天山脚下高墩起

水电十局 发布时间:2024-07-25 13:58:43 作者:李林峰 周凤娟

西域的风,呼啸猛烈,如一把锋利的刻刀,雕琢出新疆头屯河独有的荒凉自然景观。头屯河上,一座一眼望不到头的百米高墩大桥——头屯河连接线特大桥傲然矗立,以巍峨蜿蜒之姿横跨在三工滩,在寒风中格外醒目。

时值头屯河连接线特大桥主桥首垮合龙施工重要节点。当地人路过,不禁抬头仰望这一超越想象的工程,畅想乌鲁木齐城市路网纵横阡陌、交通干线川流不息的景象。中国电建的建设者们,即将用现代工程的力量,把驼铃古道时代无法克服的天堑变成通途,让道路通、百业兴有具象化意义。

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乌鲁木齐交通枢纽通行能力,有效增强乌鲁木齐首府城市辐射推动城市化进程,对推全疆联通内外、覆盖城乡综合运输体系构建、促进乌鲁木齐都市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头屯河别称“头痛河”

头屯河连接线大桥是乌鲁木齐绕城高速(西线)工程的重要节点,是电建集团首个兼具大跨径、高墩柱、深桩基、变截面、双箱式挂篮等特点的特大桥项目。全桥长2267米,由中间主桥段和东西两边的引桥段组成,共37跨和245根桩基。

进入每年冬休期,头屯河覆盖积雪近半米,桥面位置风力超过12级,不仅吹得当地人头晕目眩,连项目职工板房都被吹得摇晃如船,故别称“头痛河”。在这里修桥,技术难点多、管理难度大。

主桥桥墩高115米,加上桥面高度达到123米,且出于减轻自重等考虑,桥墩为变截面设计,正常的爬模方法无用武之地,质量和安全管理挑战重重。

主桥桩基桩基地处高烈度地震区,向下“扎根”到地下95米,且桩基为(2.2米至2.8米)变截面设计,带来了钢筋笼制安、吊放、混凝土浇筑等一系列难题。

桥梁结构形式非常复杂,一座两公里的桥,包含了钢混叠合梁、刚性梁、预制梁共3种上部结构形式,进度安排和工序转换极其重要,否则进度失控。

“这里气候和地质条件都很特殊,相应的大直径变截面桩基工程、超高变截面桥墩工程、大跨径刚性桥工程等新课题的研究并不完善。我们的每一次决策都是在无人区探索,迫切需要坚实的理论和工程实践作为支撑。”项目总工程师冯鹏程说。

为此,项目引进社会资源,大力推进在智慧工地建设,利用无人机巡检、VR安全教育、BIM施工等信息化手段指导辅助施工,以数字化监管保质保量保进度,提升工人安全生产意识,得到了当地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给项目打出了良好开局。

向下扎到根 向上捅破天

“如此深的桥梁桩基和如此高的桥墩在电建集团也是首例,刚进场时压力不小。”项目经理谢晶感慨地对记者说。

内陆地区打桩、浇墩、架桥技术本已十分成熟,但是在昼夜温差几十度、冬季风力12级、气候十分干燥的新疆,就完全是另一回事。成本控制的前提下,需要的措施和考虑必须慎之又慎。

项目部充分考虑高烈度震区复杂地层特点,进行多次试桩,科学确定旋挖钻空法打桩,定制出钻头和钻杆,并采取气举反循环代替泥浆置换,让成孔作业工时大幅节约30%。

变截面桩的钢筋笼制安也是难题。一是钢筋笼太长需分段吊装,连接钢筋笼精度要求高,否则出现塌孔等质量问题。二是钢筋笼就位后浇筑混凝土,会不可避免地导致钢筋笼上浮。项目开展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结合现有设备,反复试验最合理吊放方案,发明了打梢盘装置,用插销固定钢筋笼,不仅稳稳吃住钢筋笼位置,而且成功避免钢筋笼被混凝土冲击上浮。该方法成功申请专利。

正确的方法加上科学的管理,钢筋作业提前52天完成,245根桩基全部一次性浇筑成功,无一废桩,让头屯河连接线特大桥向下稳稳扎到了根,大大增强了项目高质量履约信心。紧接着,单个承台2420立方米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有条不紊推进,27座承台均一次性完成。

顺利进入地面以上施工。项目部与设计方充分讨论,选择全国排名前三的液压爬模和挂篮施工队伍解决变截面桥墩浇筑和双箱室挂篮施工难题,采用全国第二大架桥机克服大跨径预制箱梁架设难题,并配合使用吊车解决钢混叠合梁安装问题。

“大家磨合好以后,我们桥墩浇筑速度可以实现5天近6米。挂篮施工可以实现1天0.8米,如今主桥部分合龙在即,今年下半年即将通车。”项目总工抬头仰望高耸的桥墩,颇有信心地向记者介绍。

主桥合龙后,预制箱梁和钢混叠合梁架设也将按照既定施工计划推进完成,为大桥贯通画上圆满句号。

“六抓型”党支部

“我们开展六抓型党支部建设,即党员带头抓生产进度、抓成本管控、抓工作细节、抓施工标准、抓施工方案、抓施工教育。”项目党支部书记王豪是支部建设的负责人,对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颇有心得。

项目高峰期共80余名职工,其中20余名党员,平均4人中就有一名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他们如嵌入基层的满天星,带动着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项目班子成员更是直奔责任田,昼夜两班倒盯仓,以身作则落实首件责任制,形成了良好的共建共荣氛围。

项目党支部围绕创“天山杯”目标,每月召开支委会总结党建工作,安排下个月支部活动,组织全体党员“戴党徽、亮身份”,把党建工作融入项目施工管理和党员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让项目建设和党建工作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考核。

项目部将生产全线分解为六个作业工点,并建立目部——施工队伍——党员责任区三级管理模式;形成一个作业点,一个责任区的一对一管理格局。每个责任区由一名领导班子党员先锋岗成员监督负责,抓住关键环节,集中优势资源攻坚。

党员下沉一线,深入现场管控物资使用及采购,节约资金共40余万元。以磨破嘴皮勤沟通的精神,低费用解决了施工红线内迁改问题,节约成本150余万元。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细化分解安全工作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管理格局,项目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和质量等级以上问题。

“守拙型”工程人

“其实就是贯彻工程人‘守拙’理念,瞄准问题狠抓执行力,把工作做实做细,杜绝任何侥幸心理。”项目负责人表示。

工程进入高墩浇筑和桥面挂篮施工阶段,项目党支部成立了党员问题突击小组和党员技术攻坚小组,对重点难点问题冲锋在前,抓具体、抓到底,问题“零回避”“零拖延”“零懈怠”,使生产中遇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双变截面薄壁空心墩施工等11项问题得到快速解决,保障项目经济效益。

项目连续3年开展师带徒活动,80%以上职工经历了完整的桩基到封顶全过程,培养了一批对项目归属感强的桥梁工程人才,形成了9项科研课题研究,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省部级QC成果,1项工法。科研成果涵盖了大直径超长群桩、峡谷风口地区高墩快速施工、大跨度钢-混工字型组合梁施工、超高大悬臂预应力盖梁施工、大跨双坡双曲线连续刚构桥施工等,技术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国内高墩大桥工程施工领域积累了宝贵经验。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而今大桥已提前56天实现桥墩封顶目标,为乌鲁木齐第一高墩建设再书辉煌。

“这是乌鲁木齐第一高桥、新疆第二高桥,是即将进入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博物馆的标志性工程,我为能建设这项工程而自豪。”这是头屯河连接线特大桥建设者在亲自参与工程建设后最深情的告白。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