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规划建设> 企业

“三心”共筑援疆情

电建水电开发公司 发布时间:2024-10-28 14:45:24 作者:王德明

山川一脉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产业援疆是富民兴疆的重要“引擎”,克州新隆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肩负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产业援疆重任,十余年间,在克孜河中游河段相继建成了塔日勒嘎水电站、克州新隆乌恰光伏电站、夏特水电站和流域集控中心,形成了“三站一中心”电力生产运营格局。

在致力于清洁能源开发的同时,公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产业援疆为己任,充分发挥“投建营”全产业链优势,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履行央企社会责任,以“扎根的恒心、成长的信心、奉献的爱心”为主线,从“思想认识、能源开发、帮扶互助”上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

以扎根的恒心,从思想认识上强化产业援疆

公司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强化产业援疆思想共识。以留住人、培养人、激励人为目标,组织职工聆听扎根故事,开展“胡杨林红色座谈”主题活动,邀请水电站所在地吾合沙鲁乡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及少数民族干部,讲述他们扎根边疆的工作经历,以此号召干部职工要像胡杨一样,用扎根的恒心,传承他们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精神,让大家精神得到了洗礼,思想得到了升华。

以特色品牌为驱动,强化产业援疆思想认识。两个党支部分别以新疆区域特色元素白杨和胡杨,结合企业地处少数民族聚集地的特点,和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精心打造“白杨、胡杨”两个特色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服务队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宣讲用电常识,帮助牧民排查消除用电安全隐患,以“白杨、胡杨”精神,让品牌引领力贯穿于共谋发展的共识上来。

以成长的信心,从能源开发上促进产业援疆

公司以资源转化、共谋发展为出发点,从能源开发上促促进产业援疆功效最大化。以克孜河中游河段流域开发规划为蓝图,自2012年塔日勒嘎水电站开工建设以来,形成了克孜河流域“三站一中心”的电力运营格局,总装机规模31.8万千瓦,占克州水电装机36.8%,年发电量约11亿千瓦时,年贡献税收约5000万元,有效帮助克州破解因电力短缺制约经济发展的难题,缓解了冬季电网检修面临的停电问题,改善了当地牧民用电难的困境。

公司以克孜河中游河段流域“三站一中心”为依托,本着产业援疆、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初心,2022年,与乌恰县签订了克孜河中游河段水光互补及乌恰县“沙、戈、荒、风、光、抽”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项目投资开发协议,以自身在清洁能源开发领域的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央企新动能。同时,以克孜河流域为基本盘,全力打造辐射全疆的能源开发运营格局,在积极践行国家“3060双碳”战略目标的指引下,于2021年,在新疆第十三师新星市注册成立中电建(新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开启抽水蓄能新业务,以全新的能源方案书写产业援疆新篇章。

以奉献的爱心,从帮扶互助上践行产业援疆

作为国资央企,以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为指引,以奉献的爱心,从帮扶互助上践行产业援疆诺言。公司连续8年开展“爱心助学”活动,每年在“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向塔日勒嘎水电站所在地的吾合沙鲁乡小学开展爱心助学活动,给少数民族学生送上教学用具、学习文具和体育用品等物品,累计投入助学资金3万余元,助力改善边疆校园教学条件,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积极参与“‘音’为有爱 筑梦起航”少先队鼓号队器材捐赠活动,为乌恰县少先队鼓号队捐赠了一批鼓号器材,助力边疆学生培养艺术素养、丰富课外文化生活和边疆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们的艺术素养、团队精神,进一步提升少先队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小举措”解决“大问题”。公司积极响应乌恰县慈善总会号召,参与“温暖冬衣捐赠,助力乡村振兴”公益捐赠活动,捐赠2万元为当地牧民购买羽绒棉衣,用实际行动解决牧民冬季出行保暖问题,公司被地方党委政府授予“爱心企业”荣誉称号。积极实施属地化用工方式,结合公司发展实际,推动用工“就地解决”方案落地落实,几年来属地化招聘累计72名人员,属地化员工占比64.4%,建设施工期间,雇佣当地劳动力千余人,释放了地方劳动力过剩压力,运营期,为当地柯尔克孜族同胞提供就业200余人次,为地方脱贫攻坚做出积极贡献。为解决牧民出行难的问题,投资30余万元建设的连心桥,帮助地方农副产品促销,积极采购当地蔬菜、特色水果等,累计投入10余万元。

十余年间,电建援疆人前后接续,在克孜河水流过之处默默耕耘,在祖国的边疆培育民族团结的繁荣之花,共同见证了产业援疆的硕果。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