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规划建设> 企业

“风光”无限 “电靓”陇东

山东电建一公司 发布时间:2024-12-24 14:22:40 作者:杜万朴 田多

庆阳,习称陇东,位于甘肃省最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会处,也是我国黄土高原的核心区。

这里不仅是“红色圣地”,还是“岐黄故里”“农耕之源”。如今,这个位于广袤黄土高原腹地的“陇东粮仓”有了另一个称谓——“能源新都”。

作为我国第二大能源资源城市,不仅地底深藏黑色宝藏——煤炭与石油,而且还拥有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正因如此,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绿色智慧综合能源基地——陇东综合能源基地在此落地,并加速推进。这也是“陇电入鲁”工程的重点配套电源。

据了解,参与陇东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建设的山东电建一公司新能源公司B1风电项目部、A1光伏项目部、A2光伏项目部,能征善战,屡创佳绩,屡获表扬,成为陇东能源基地的一面鲜红的旗帜。他们的项目建设有何“秘诀”和亮点?当前,项目建设进展如何?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与“风”共舞

进入12月,位于庆阳市西北部的环县陇东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早已是一片苍茫,寒意透骨。

走进坐落于甘肃省庆阳市环县陇东能源基地B1风电项目建设现场,已建成的一台台印有“中国华能”logo的白色风车屹立在山巅,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醒目,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绿色发展图景。

正在施工的现场更是引人注目。只见机器轰鸣,满载物料的运输车往来穿梭,吊车、起重机等大型机械设备不停运转,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吊装塔筒、机舱、风轮……近日,随着最后一颗螺栓安装完毕,位于环县的陇东能源基地B1风电项目的第89台风机吊装成功。

“为做好项目高质量履约工作,新能源公司高度重视,专门成立工作专班,牵头完成项目策划工作。自项目开工以来,给予我们很多工作协调和技术指导。”B1风电项目经理安利华说。

在新能源公司本部的指导与帮助下,项目初期就第一时间整合队伍,党员干部率先示范,作为先锋队入驻施工现场,业务骨干人员充实到项目部,以建设精品工程为目标,项目管理团队超前策划,相互协助,团结拼搏,精心组织,为施工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B1风电项目部把施工区域划分为管理区,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真正实现了网格化管理,在施工计划的有效实施、土建施工的积极推进、材料设备的催交催运和风机吊装的顺利进行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家就一个想法,要把这个项目干好!”分工不分家,协同工作形成合力,打破了专业界限壁垒,加强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极大减少了沟通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成就了联合一体化管理创新范例。”安利华说。

面对山区地势险峻和不利的施工条件,项目团队灵活调动施工机械,与人工作业有效结合,并合理安排材料的场外加工。最短时间内完成道路施工、场地平整、机械进场,顺利实现开工建设。

风电项目建设地形复杂,施工战线长,加上七八九月份的雨季,能够施工的黄金时间不足。

地基条件差,就多问经验、多查资料寻求办法;土方开挖多,就现场旁站、精确指挥项目开挖;运输困难,就加班加点地优化研究最佳线路方案……

征地多、征地难是风电项目要克服的另外一个难题。面对不理解的村民,项目团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向村民解释风力发电的原理、风电场如何清洁利用风能等,一次不行就再去第二次,两次不行就天天去解释。慢慢的,有些村民能理解了,渐渐传开,到了最后,村民还帮着项目团队去做思想工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风机基础的质量保证是风机长期运转的基础,也是风电场建设当中大体积混凝土的代表。由于工程施工位置偏僻,离搅拌站距离较远。如何合理调配混凝土供应时间就成了项目部面临的难题,既要保证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所需的大量混凝土供应,又要兼顾施工间隙、恶劣天气、村民阻工等情况。经过项目部与供应商的多次协商,最终要求供应商至少保证一台备用运输车辆在搅拌站24小时待命,在风机基础浇筑时提前准备,增派备用运输车辆以防意外情况发生。经过各方耐心沟通和精细计算,混凝土供应十分及时,为确保工程进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帆风顺的项目建设本就极少,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才是日常工作的常态。

面对施工现场大雾天气多、风力大等困难,项目部始终坚持“目标不变、加快进度”,针对不同季节的极端天气变化,特别是八九月份连续下了23天雨,道路被冲毁,给项目施工造成了极大的被动和隐患,项目团队迅速调整施工计划,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施工难题,确保各项关键节点如期实现:

7月14日顺利完成了全部91台桩基浇筑、7月29日完成了全部风机基础浇筑,并创造了单日浇筑3台风机基础、单日吊装完成4台风力发电机的成果,均创造了华能陇东新能源基地新纪录,获得了业主的高度赞扬。提起这些成绩,安利华深感自豪:“通过这个项目,进一步提升了一公司的风电项目管理能力,也为我们成为国内一流的新能源公司奠定了基础。”

与天斗,风电人彰显铁军风范。“每天项目部每个人早起第一件事是看一眼天气预报信息。”项目经理安利华介绍说,“每天都有专人依据天气,用特殊符号进行标记,提醒着上山工作的同事。”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特别是风电工程,晴天是最好的施工机会。而环县地处黄土高原西北部,高处海拔2000米以上,多大风、大雾、阴雨、低温等天气,只有六至九月才是施工黄金期。特别是进入冬季后风雪不断,最低温度接近零下20度,施工难度可想而知。由于风力多在夜间平静或较小,项目部经过深思熟虑,制定方案,开展夜间风机吊装工作。山上刺骨的寒风很快让人全身冻透,围脖、口罩、棉裤、毛裤也难以避免,但每个员工都在咬牙坚持,或挂钩或拽缆风绳,或吊装指挥或当兼职安全员,没有人喊苦喊累,没有人抱怨退缩,所有人都以饱满的热情奋斗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充足的施工准备、动态的方案优化,以及对天气、材料、机械、人工等因素的提前分析和积极应对,最大程度降低了施工的不确定性,有效保障了项目有序推进。

时值年底,庆阳的冬天格外冷,在第86台风机吊装当天,山上气温已零下十五六度,在这样一个泼水成冰的低温下,冰冷的土地好似害怕双脚偷懒一样,将寒冷毫无保留地传递给现场的每一个人,督促双脚不断移动,擤不完的鼻涕、黑眼圈、红鼻梁是所有现场人员的真实写照,安全帽帽檐凝结的“冰花”就是他们克难前行、战天斗地的“功勋章”。

磨砺始得玉成,艰难方显勇毅。为了节省上下班时间,便于施工,项目部在风机施工的中心地带的山窝子里安营扎寨,办公住宿都在一个小院子里,山路弯弯曲曲,高低不平,方圆几十公里荒无人烟,距离最近的乡镇也有50余公里,几乎“与世隔绝”,条件艰苦可见一斑。做这么大的风电项目,需要守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日复一日的重复、无数磨难、考验和“两点一线”的折返。团队攻克每一个难点,背后都有成百上千次的挑战;取得每一点进步,背后都有数不尽的付出。在他们的世界中,没有灯红酒绿,没有名利得失,有的只是不懈奋斗和人间的至味清欢。

项目部每一个人都将责任默默扛在肩上。“我们项目部的职工很可爱,常常在现场一站就是一天,没有人喊苦,也没有人喊累。”安利华说。

项目副经理王海滨统筹整个项目的施工协调工作,紧盯安全、质量和进度,每天不停地奔波在施工现场,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面对繁杂琐碎的事情及遭遇的种种困难,他都可以从容不迫,眉头都不曾轻皱。

项目总工刘艳军是个细心人,对每个施工区域的主吊机械的起吊高度都反复计算,画出二维图标出距离,让施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吊装安全,万无一失。他善于搞技术创新,防火塔浇筑传统用木模板改为钢模板后,浇出的混凝土表面光滑。还对箱变基础提前预制,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

技术员衣泽奇如同一个“大管家”,面对繁琐的施工技术交底和施工过程控制工作,盯上、靠上、拼上,步步为营,推动项目按程序有条不紊地施工。他精打细算,发现设计的基础钢筋采用焊接方式搭接浪费钢筋,他优化了设计,改为机械搭接,每个机位可以节省钢筋0.5吨,算下来可以省下四五十吨钢筋。

机务主管谷传峰每天早上六点就起床,一出去就是一天,早出晚归奔走于各施工点,紧盯现场施工进度和质量,树立了一名老师傅一面旗帜的典范。

安全员马建啸天天盯在现场,除了“用脚”巡查现场,查隐患、找问题,他还要“动嘴”。虽然每天都会开安全早班会,但项目安全要贯彻始终,实时监管很必要。在巡查中,若发现工人施工不规范,他会及时提醒,如屡教不改,他也有权让工人停工,接受专项安全教育。

如同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所说:“被克服的困难就是胜利的契机。”项目开工以来,项目团队连续克服了村民阻工、任务重、气候条件恶劣等困难,挂图作战、倒排工期,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凝心聚力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一节节塔筒记录着B1风电项目职工奋战在这里的日日夜夜,一扇扇叶片诉说着B1风电项目职工培育她们的故事。B1风电项目职工,在环县这片土地上唱出了动人、美妙的风之乐章。

跑出“光”速

在庆阳市环县黄土高原里广袤土地上,一块块光伏板犹如蓝色的新装披在山上,冬日阳光洒在层层叠叠的光伏板上,构成了一幅壮丽的蓝色画卷。

这里,是新能源公司承建的华能陇东能源基地庆阳首批光伏项目的所在地。

环县光伏项目处于海拔一两千米的丘陵沟壑地带,面临着极大的施工挑战,安装面积广、坡度陡峭等施工难点。然而,自项目启动以来,A1项目、A2项目团队始终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综合考量当地复杂的地形条件,科学规划施工方案。通过创新的“实测实量、统筹排版”部署策略,项目团队顺利克服了地块分散、地形复杂等带来的障碍。

尽管项目所在地位于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复杂,且面临山上有坟墓、有寺庙、遗址保护等难题交织,但这并未阻挡项目团队干好项目的决心。

对于光伏项目建设,征地是重要一环。A1项目有大小地块58块,A2项目有大小地块85块,地块分散,跨距大,有的甚至远达50余公里,涉及得村庄多,当地老百姓多以种地养羊为生,对光伏项目认知接受程度不高,一度存在误解和抵触情绪,征地困难重重。

怎样以最快的速度取得足够的土地资源,成为A1项目经理隋富奎、A2项目经理贺鹏里心中的头等大事。

他们系统梳理周边可利用净地,并按征地难度等级进行划分,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走村串巷,积极宣传光伏项目的意义,一旦取得进展,立刻协调各方面全力推进,以最快速度完成征地流程。

从旭日初升到夜幕降临,从村委会到村民家中,记不清跑了多少趟、吃了多少闭门羹。真心换得实情来。A1、A2项目征地成功签署村民补偿协议,为项目后续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雾大、雨多、风烈,是环县最显著的气候特点。尤其是八九月份的暴雨,给项目建设带来了史无前例的严峻考验。

两个项目部快速行动,成立党员先锋岗和青年突击队,分头开展道路修复、组件安装等工作,在最艰难的时期汇聚起同心同行的磅礴力量。

为了确保工程进度,项目部领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节假日无休,党员带头、职工积极响应。

大家白天全员参与施工,晚上就集中探讨施工存在问题,技术人员加班加点查看图纸,各自为第二天工作做足充分准备。

项目光伏区大部分是半山坡上,山大沟深,材料倒运困难,成为制约施工速度的重要因素。负责现场施工管理的A1项目副经理刘萌经过各种尝试,改进了施工工序,先运用挖掘机将场地进行翻整,为打桩机械直接进场铺平道路,支架打桩和光伏板安装分头施工、流水作业,全面铺开,遍地开花,最大限度提高施工效率。

同时,A1项目、A2项目部把施工队伍分成几个工组,每天在各个工组间开展劳动竞赛,以安装支架或板子数量和质量论英雄,通过竞赛极大提高了工人的施工热情和安装效率,最高峰单日出板子数量近2800块,他们用这种方法攻克了一片又一片“烂泥潭”,鲜艳的铁军大旗在山上高高飘扬。

筹谋规划,施工效率提升。陇东能源基地光伏项目因其占地面积广、地块分散、运输距离远、设计与施工需同步进行、建设周期紧迫以及工程量集中等特点,若沿用传统的安装项目流程,按时完成工程任务将极具挑战性。

“白天盯工地、晚上搞优化。”从项目开工起,项目团队始终在设计与施工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通过深入分析光伏项目的独特需求,在桩基础、支架、电缆、光伏区排水及围栏基础等关键领域精心设计与优化,不仅提升了工程施工效率,还降低了材料采购成本。

确定节点目标后,项目团队严格按照节点有序施工,深入分析了工程施工工艺,从材料、分包、资金等角度入手,从材料采购、分包队伍选择到资金使用计划,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策划与部署。同时坚持每日总结项目建设进展,每周召开工作碰头会,确保进度跟踪、专业协调和工作布置等各个环节紧紧相扣。

面临地块分散征地困难,机械进场、设备运输需经过村村寨寨,协调压力大、耗时长等多重困难。A1项目、A2项目部与乡镇、村委会联合组建协调攻坚小组,到群众家中广泛宣传相关政策,一一解答村民所忧。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面对挑战,他们攻坚克难、不负重托、担当有为,展现了卓越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团队精神。

在那些没有路的峭壁上,无人机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A2项目经理贺鹏里说:“无人机在前期可以勘察环境,确定选址;中期能够运输材料,提高效率;后期还能帮助巡查,实时检查设备情况。有了无人机之后,我们就能将工程日报和实际情况一一比对,严格把控项目实际进展情况。”

为确保按时竣工,A2项目经理贺鹏里率先垂范,充分党员带头作用,每天早早地带头上山巡查;划分责任区,实行包保制,项目管理技术人员分区域负责管理;设立“工程进度墙”,施工中遇到问题立即记录在白板上,技术人员与业主、监理及时时沟通协商一致后立即解决;建立“每日例会制度”,利用中午就餐时间召开会议,全面总结工作开展情况,高效解决各种难题。

光伏项目建设有两个“战场”,一个是外部“战场”,外部关系协调,与业主协调、与地方政府协调,这是关系到能不能顺利施工的关键工程。另一个是内部“战场”,是光伏施工现场,是整个项目的主战场和聚集点。两个“战场”各个战区空前繁忙,演绎了不少精彩故事。这些故事的主角便是项目的管理者和建设者。

外部“战场”。项目部想业主之所想,急业主之所急,全力配合业主,服务业主,成为合作典范。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村委会沟通联络,为驻地学校捐赠书包,赞助驻村运动会,构建了和谐的地方关系。提前准备联系外部厂家准备材料,为后续施工赢得了主动。

内部“战场”。内部“战场”工期紧,任务重,困难大,点多面广线长,环境复杂多变,考验着项目部人员的协调能力和智慧。土建及道路施工、支架及光伏组件安装、接地线及电缆线铺设、箱变吊装就位、电气接线及调试,交叉作业,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分包队伍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唇齿相依,友善相处,求同存异,相互体谅。遇有争执服从大局,碰到困难鼎力相助。上道工序任务吃紧,下道工序主动避开,分散作业,避免窝工。在整个内部战区,通力合作、协同奋进的场面比比皆是,共同营造了安全文明和谐施工氛围。

什么时候都不要想象可以敲锣打鼓、顺顺当当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工程建设管理的词典里,永远没有“容易”这个词,难事一大堆,矛盾一大堆,问题总是接二连三袭来。新能源公司领导班子把圆满完成项目建设目标当作一次高考,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新能源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各负其责,分头到项目协调指导工作,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助力跑出“加速度”。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经过两个项目部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前完成组件安装,具备了并网发电条件,成为陇东能源基地第一家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的施工单位,被业主评价标杆示范项目。

A1项目部、A2项目部既是两个大本营,又是两个大家庭,虽然有人调来,又有人调走,来去都是为了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这个共同目标,大家互相鼓励,感情真挚。项目部把“微关爱”融入到项目部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领导变室友,交流零距离,融洽了关系,和谐了氛围,增强了归属感。公休日节假日,项目部领导陪同大家一起过,有时还会下橱炒几个拿手好菜犒劳辛苦一天从工地回来的“功臣”们。饭后,大家同坐一条板凳,围在一起拉家常,谈工作,谈打算,交流思想,分享乐趣,夜色深了,大伙儿才各自回房休息。

两个光伏项目青年人比较多,特别是90后00后年轻人居多,他们都是从其他项目精挑细选而来和新入职大学生,一个个所向披靡,骁勇善战,战之能胜。在建设现场,他们发扬“拼搏奉献 创新超越”的铁军精神,克服工期特别紧、任务特别重、环境特别恶劣等诸多困难,体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斗志和毅力,他们忙碌的身影在项目成为一道雄壮而亮丽的风景。

裴云鲁,一位长得白净斯文的小伙,是A1项目的技术员,负责全场电气施工。他工作认真仔细,善于钻研,解决了很多电气施工中的“疑难杂症”,为安装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李建辉,是A1项目的施工员,因为工作起来太“疯狂”,被大伙成为“拼命三郎”。他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经验丰富。他事必躬亲,雷厉风行,随时出现在项目建设的每个关键部位和施工环节,积极为协作队伍排忧解难。

张浩,是A2项目的总工,主抓技术质量。他一丝不苟,善于协调,严控施工质量和进度,遇到困难和问题,第一时间解决,为项目高效进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郝强,是A2项目的土建技术员,负责整个项目土建工作和与业主的结算工作。他不仅能干,而且还能吃苦。A2项目有近10个地块取消了,需要重新找地征地,他翻山越岭找地块,勘察地形,分析地块的合理性,可谓磨破了嘴,跑伤了腿,遭遇了重重困难,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地块,为项目顺利推进立下汗马功劳。

牛龙龙,是A2项目的一位能力出众的“管理达人”,他负责农民工实名制管理、与业主、总部的各类资料对接、项目宣传等工作。他创造的以电子信息格式录入农民工信息的方法和工作提醒软件等成为项目管理的亮点。

李书瑞、冯启源等一批今年新入职的年轻人都是快速成长,他们五加二,白加黑,晴天一身灰,雨天浑身泥,脚踏实地,挥洒汗水,谱写了奋斗不止的青春赞歌。

党建赋能

“项目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基石。庆阳风光新能源示范项目是“陇电入鲁”重点配套新能源项目,作为项目的主力承包商,我们承担了超过100万千瓦的装机规模,项目能否成功实施对公司至关重要。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入贯彻‘均衡绿色施工’理念,守好安全和质量两条生命线,坚定信心、务期必成,用优异成绩回馈业主的信赖,把电建铁军品牌擦得更亮、树得更牢、做得更好”,新能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石惠刚到项目督导检查时强调。

“早在2023年,新能源公司就以陇东能源基地庆阳区域为核心,依托几个在建项目成立了临时联合党支部。作为一名项目经理,同时也是一名党支部书记,面对项目数量多、人员分布散、施工难度大等不利因素,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是关键,我们实施创新课题和书记抓党建突破项目,党员带头冲锋在前,项目部全体攻坚克难,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庆阳项目临时党支部书记安利华介绍道。

新能源公司党委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组织保证,党建扎根,实干筑魂,让党旗在陇东能源基地项目高高飘扬。项目部临时党支部深入落实“双引双建”提升年活动。深化品牌建设和文化创新,创建“党建‘红核’引领风光‘绿能’”党建品牌和“清风护绿”廉洁品牌。深化党建赋能和联建共建,与华能陇东公司工程安质党支部开展联学暨“党建赋能 联建共建”活动,与山大二院机关第二党支部、心血管内科党支部联合开展联建共建活动,为B1风电、A1和A2光伏项目员工查体,以联建共建增进理解、促进工作。

新能源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多次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情况,解决困难,慰问职工。建立了党员责任区、示范岗,成立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掀起大干热潮。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与其他施工单位同台竞技,举办光伏支架基础压桩劳动竞赛、钢筋绑扎劳动竞赛。在各标段工程劳动竞赛考评中连续两次获得第一名,连续3次获得现场优秀项目部流动红旗,为公司工程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

新能源公司本部工程管理部、安全环保部等部门通力协作,紧密配合,坚持服务发展,服务项目,服务一线,到项目工地检查指导工作,发挥部门的作用,为项目建设加油助力。

这里的党员干部处处走在前,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党员干部的“含金量”、示范力、感召力,不是说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安利华、贺鹏里等项目负责人用“心”和“形”来影响身边的群体,像钉子一样牢牢固守在工地,与项目部职工同干同吃同住,他们的行动感动了一帮人,带动了一批人。在工地,上班最早的是党员干部,离开最晚的是党员干部,行动最快的是党员干部,想到自己最少、牵挂大家最多的也是党员干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党员干部以身作则,挺在前头,干在实处,彰显的是党性,树立的是标杆。

“风雨多经人未老,关山初度路尤长。”在新能源如火如荼地建设浪潮中,新能源公司陇东能源基地3个项目,争分夺秒,顺势而为,保安全抓质量提进度,推进项目高质量履约;不骄不躁,埋头苦干,用实际行动践行央企担当,为早日实现项目投产而不懈努力。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