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规划建设> 企业

中原脉动——写在郑州地铁8号线工程通车运营之际

水电十一局 发布时间:2025-01-02 13:48:27 作者:胡佳琳 王雅 刘坤

中原大地,活力涌动。郑州地铁8号线宛如一条彩色的动脉,贯穿城市东西,连接着现在和未来。

12月29日上午,在广大市民的期盼中,郑州地铁8号线顺利开通。作为郑州东西走向的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线,8号线全长51.78公里,是郑州已批复建设规划中最长的地铁线路,也是“休闲文旅线”和名副其实的“换乘王”。线路横穿郑州市高新区、金水区、郑东新区、管城回族区、中牟县,串联起了古老的文化遗迹与现代文明,堪称中原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文化交流的新纽带、城市融合的新桥梁。水电十一局承建了8号线工程1工区、2工区和5工区施工任务,是工程建设的主力军,为工程顺利通车运营做出突出贡献。

精益与信念成就品质

位于郑州市高新区沟赵乡的1工区梧桐街停车场,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包含运用库、综合楼、工程车库、洗车库等8个单体建筑。工程单体结构形式主要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柱的施工是整个工程的关键。

项目总工夏华磊说,由于停车场内各个单体的结构都不尽相同,框架柱尺寸也是五花八门,这无疑给施工增加了难度。定型钢模板在这里显然是不适用的,只能采用传统的木模板工艺。但木模板施工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蜂窝麻面、垂直度偏差、缺棱掉角等。如何确保工程外观质量,成为施工中最大的难题。

第一仓框柱混凝土浇筑完成时,项目质量管理部负责人王宁立即到现场进行检查,结果却让他失望。“看到质量通病依然存在,心里非常着急。” 王宁回忆道。

王宁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立即组织技术、质量、试验、测量、物资、现场,以及协作队伍代表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号召大家齐心协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会上,我们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探讨解决方案。”王宁说,“经过充分的讨论,我们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比如,根据不同尺寸的框柱设置了不同数量和位置的振捣器,并指定固定的振捣人员,对他们进行了详细的交底。同时,现场加工了一根导管,可以伸入框柱内部进行浇筑,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另外,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我们还会先在下部浇筑20厘米高的同标号砂浆作为垫底,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空隙,提高浇筑质量。”

第二仓开始浇筑时,王宁在架子上盯控每一根框柱的施工情况。他时而站在上方观察工人的振捣操作,确保振捣均匀;时而走到下方检查模板的质量,确保模板支架的稳定性。通过事前验收、事中控制和事后养护等严格的把控措施,第二仓的浇筑质量完全满足预期要求。他们将这套成功的经验应用到后续的施工中,每一仓的浇筑质量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梧桐街停车场的建设已经接近尾声。王宁站在停车场前,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成就感。

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每一位职工的辛勤付出。他们不仅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还在施工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未来的工程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项目工程管理部主任刘坤感慨道:“我们更加坚定了今后在施工中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信念。”

智慧与技术迸发效能

2工区包括梧桐街停车场出入场线、天健湖站、天健湖站~轻工业大学站区间,项目负责人左文洲自豪地说:“这是我们家门口的地铁,干好工程既是责任也是义务。”自开工以来,他们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多措并举,全力推动工程建设优质、高效进行。

在智慧化工地建设方面,2工区无疑走在了行业的前列。天健湖站面临的一大挑战,在于如何在确保工程稳步推进的同时,实现对扬尘的精准高效治理。站点监控室内,巨幅屏幕实时滚动播放着各施工区域的清晰画面,各项关键数据有序排列,一目了然。

“我们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各个专业领域构建了精细的模型。”盾构BIM负责人蔺世豪介绍道,“通过融合‘人治’与‘数治’的智慧理念,我们不仅建立了涵盖各专业BIM模型的系统,还整合了现场地形地貌、塔吊、升降梯以及视频监控摄像头等关键要素。”这样一来,监控人员只需通过手机、电脑或网页,即可轻松浏览项目模型,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与共享,从而对施工现场实施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

更难能可贵的是,智慧化工地还具备实时监控环境治理成效与扬尘数据的功能。项目技术负责人屈少伟说:“该系统能够实时将扬尘监测数据上传至大数据平台,通过深度后台数据分析,智能识别潜在风险并发出预警,为项目领导层的快速决策提供有力支持。”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更在源头上有效遏制了扬尘污染,为城市的绿色发展蓝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绿色施工,已然成为了2工区的一张闪亮名片。

在天健湖站—轻工业大学站区间的建设中,2工区更是展现出了精湛的盾构施工技术。该区间位于郑州市中原区科学大道北侧人行道下方,线路大致呈东西走向。据盾构施工负责人王恒旭介绍:“这个区间隧道下穿1座河道桥涵、1座加油站配房及加油站油库,风险源较多,技术保护难度巨大。”

为安全高效完成贯通任务,项目部加强技术攻关,多次组织召开专家会,编制切实可行的专项施工方案。在掘进的过程中,严格控制土压、出渣量、注浆量、掘进速度、刀盘转速,确保盾构机穿越安全可靠。项目还坚持每天召开碰头会,督促掘进工作的持续推进;运用智能安全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远程监控,提前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处理;做好设备维保检修、安全隐患排查、各类工序衔接等,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当时,大禹·绿城3号盾构机在掘进的过程中,还创造了单班最高12环的掘进速度。”屈少伟依然满脸笑容:“虽然辛苦,但能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觉得很值得。”

安全与绿色根植于心

在“郑州市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南流村站,项目部的每一名成员都将安全、绿色生产的理念深深植根于心。

“我们深知安全是施工的首要前提。”5工区安全总监杨争争说。为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项目部在施工现场上下通道、临边及预留洞口都设置了坚固的防护栏,电气设备配备了防护罩和防雨棚,同时还设有专用的氧气乙炔棚。深基坑支护和隧道定型化走道防护更是做到了防护定型化、工具化,全天候、全方位安全防护体系彻底消除了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

安全管理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落实到每一天、每一个细节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杨争争说:“每天班组都会进行安全交底,按时进行安全检查,项目安全会议和安全知识培训定期开展。项目部还会积极组织消防应急演练和安全生产月活动,确保‘安全管理,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 设置了安全培训体验馆,工友们的安全意识得到了大幅提升。而现场视频监控的全覆盖,更是让安全监管360度无死角,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物资设备的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

项目部全部使用了低压USB接口、空调取暖和逃生杆等设施,既保障了施工人员的用电安全,又减少了能源消耗。同时,现场还设置了工人休息室和垃圾分类亭等标准化、温馨化的设施,为施工人员营造了舒适、整洁的工作环境。

炫彩郑州,筑梦未来。

如巨龙般纵横的郑州地铁8号线,不仅是交通动脉,也是梦想的奔跑、智慧的丰碑。它见证着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铭刻着建设者们的匠心追求,更是现代化河南建设的生动体现!

南流站

冬青街站

天健湖站

梧桐街停车场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