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和广东电力装机容量双双突破1亿千瓦

2016-03-01 来源:中国电力报

来自内蒙古电力行协的消息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该区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装机容量达10391.27万千瓦。内蒙古成为我国首个电力装机突破1亿千瓦的省份。今年1月底,广东省统调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达10217万千瓦,成为继内蒙古之后全国第二个装机容量过亿千瓦的省份。

同为电力装机大省,两地在电力结构方面有何异同?记者梳理发现,两地都非常重视清洁能源发展,内蒙古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达30%,广东电网统调水电、风电、太阳能、核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21.1%。

不同之处在于,内蒙古加大电力外送力度;广东省作为“西电东送”的受电端,受电比例不断提升。

清洁能源获重视占比均超过两成

作为能源资源大省的内蒙古和经济用能大省的广东,都非常注重清洁能源发展。 内蒙古因其风能分布广、稳定性好、易开发的地域优势,重点发展风力发电。

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底,内蒙古风电装机容量达2424.94万千瓦,超过三峡电站装机规模;风电、水电、光伏合计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高达30%。广东省注重多种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目前,广东电网统调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合计占总装机容量的21.1%,比“十一五”末提高7.1个百分点。

近年来,内蒙古大力推进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建设,继2011年发电装机容量跃居全国第一后,“十二五”期间,内蒙古电力行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保持着发电装机、人均装机、风电装机、风电电量、外送电量5项全国第一的纪录。

内蒙古是我国最早利用风力发电的省份之一。1989年从零开始规模化开发风电,2005年风电装机仅为17万千瓦,经过10年的发展,风电装机赶超三峡电站的容量,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增加到30%。绿色风电已由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过渡,成为内蒙古的第二大主力电源。

中国风能协会的数据显示,内蒙古风能可开发量超过1.5亿千瓦,约占全国陆上风能可开发总量的50%以上。每发100亿千瓦时的风电,就相当于燃煤机组减排二氧化碳约970万吨、二氧化硫5万吨,节约标煤300万吨,节水450万吨。

经济快速发展、用能需求不断增加的广东省,近年来用电量迅猛增长,亟待构建一个开放、多元、清洁、安全、经济的能源保障体系。广东电网通过节能调度、支持光伏发电等多项措施,为清洁能源上网打开“方便之门”,不断提高装机容量的“清洁度”。

记者从广东电网公司了解到,近年来,通过积极支持光伏产业加快发展,广东电网建立了一系列光伏并网全方位服务体系,为光伏电源接入提供简便、及时、高效的并网服务。截至2015年底,广东电网范围内共受理(含已并网)分布式光伏项目装机容量达63.82万千瓦,“十二五”期间节省标煤78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968万吨。

电能有出有进两地双双受益

取得发电装机、人均装机、风电装机、风电电量、外送电量5项全国第一的内蒙古,在赢得众多荣誉的同时,由于本地能源需求有限,大量富余电力急需外送。

由于缺乏远距离、大容量电力外送通道,内蒙古能源基地的发展一度受到制约。为解决电力外送问题,内蒙古加快  推动输电线路建设进程,锡盟至江苏、上海庙至山东两条特高压直流,锡盟至山东、蒙西至天津南两条特高压交流,4条电力外送通道陆续开工建设。

2014年11月4日,锡盟至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正式开工。这条 “西电东送”“蒙电外送”的标志性工程的开工建设,标志着内蒙古电力大规模外送进入新的时代。今年2月3日,南方电网“西电东送”主网架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大通道———滇西北至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这条特高压线路的建设将为广东省接受外电提供更坚强的保障。

一个是能源需求大省,一个是能源基地,都在加紧建设电力输送通道,但各按所需,送出、受电双双受益。这是两地优化电力结构、加速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措施之一。

截至目前,蒙电东送累计外送电量达10875亿千瓦时。而作为受电端的广东省,累计吸纳西部电力6473亿千瓦时。广东电网预测,到2020年底,西电送广东规模可达4008万千瓦。

据蒙东电力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20年,内蒙古境内将建成12条特高压电力输送通道。届时,蒙电外送规模将达到1.3亿千瓦,年外送电量8300亿千瓦时,增加当地煤炭就地转化3.8亿吨,电力外送和清洁能源大规模发展问题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作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之一的滇西北至广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西部澜沧江上游电能外送能力,还可缓解珠三角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工程投产后,按照每年送电约200亿千瓦时计算,珠三角地区每年可减少煤炭消耗64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160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2.3万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