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30日,由国网信通产业集团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1年(第四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建伟,国家电网公司一级顾问、原总信息师孙正运,国家电网公司原副总工程师李向荣,国网互联网部副主任王磊等出席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邬江兴发表视频致辞和演讲,集团副总经理赖征田代表大会主办方致开幕辞。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期,也是推进碳中和的起步期。在此背景下,本届大会围绕“数字创新融合,助力‘双碳’目标”的主题,旨在大力推广电力信通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充分发挥信通技术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关键支撑作用。在大会期间,集团系统展示了智能芯片、电力北斗精准服务网、能源大数据中心、国网新型基础设施服务、综合能源服务平台、新能源运营车辆平台等多项数字创新赋能“双碳”的成果。
筑牢数字“双碳”底座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
赖征田在致辞中表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能源电力行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行动纲领、科学的方法路径。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是加快构建坚强骨干网架,这就需要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控制感知技术与低碳能源技术、输电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新能源与电网、新能源与灵活调节电源协调发展。
赖征田指出,数字技术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产业数字化,推动电网智能化升级,大力提升能源供应清洁化、能源消费电气化和能源配置高效化;通过数字产业化,构建能源数字经济平台,激活能源beplay体育周反水 价值作用,创新运营模式与机制,为能源互联网价值创造“赋能”,构建能源互联网新生态。
近年来,集团充分发挥能源互联网建设中坚力量和数字化转型发展主力军作用,打造覆盖“云-网-边-端-芯-智-链”的全产业链业务产品体系,以数字创新筑牢数字“双碳”底座。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推动能源电力减排,都离不开智能芯片。作为国内专注于工业领域芯片设计的企业,集团连续8年获评中国十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集团自主研发了主控、安全、传感、通信、计量、射频识别、人工智能、模拟八大类150余款“国网芯”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各环节设备,产品覆盖中国32个省、市、自治区,亚、欧、非、南美洲近80个国家,累计现场应用量超过18亿颗,经历了极寒、极热、高湿、高盐雾、强电磁干扰等恶劣工作环境的考验,可靠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保障智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把握国家北斗发展机遇,集团积极承担国家发展改革委电力北斗应用重大专项,推动北斗在电力行业深入应用,助力能源互联网建设。目前,集团已完成1193座北斗地基增强站建设,建成兼容北斗的完全自主可控的电网地理信息平台(电网GIS平台),形成了国网统一地图服务产品,实现了“全时空一张网,全过程一套图”,全面支撑电网各项业务应用。在变电站监测、车辆检测、无人机、基建现场监测、地灾监测、北斗短报文六个应用场景提供全面的时空服务覆盖。
步入数字时代,数据成为重要战略资源。通过加快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集团充分释放能源大数据价值,助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北京海淀,集团协助构建“电力+双碳”产品,通过采集企业用电、用水、用气等能源消费数据(用电碳排测算),研判生产企业碳排放情况,为生态环境部门提供节能减排管理支撑和执法研判依据。累计向海淀区生态环境门发出应急减排异常预警1460条,重点企业高碳排放预警3285条等预警信息,助力碳排放降低6万吨。
在山西阳泉,集团建设的智慧能源数据中心以“平台+数据+运营+金融+能信+生态”一体化发展为主线,汇聚各类能源数据及政务数据,从能源转型、环保减排、服务民生、社会治理4个方面,建设了11个场景,为阳泉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辅助决策支撑。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以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和5G基站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加速发展期。这些数字基础设施既是能源消耗的“大户”,也是能源互联网建设的重要数字基础。
为积极响应国家新基建战略,促进资源共享,服务碳达峰、碳中和,集团依托国家电网公司海量变电站、营业厅、配电所资源,建设集算力与电力于一身的边缘计算数据中心站以及多站融合5G基站等,构建云计算、边缘计算、端计算相互协同的国网算力等国网新型基础设施。对内支撑电网智能巡检、视频监控、在线监测等业务开展;对外面向电信运行商、高清视频服务商、游戏服务商等提供5G基础设施资源、GPU算力、视频分发等服务。
拓展数字“双碳”服务
当前,我国城市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超过八成,碳排放体量巨大。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城市能源碳排放是重要着力点。
围绕城市节能减排,集团信通研究院副院长谢可在大会上作了《“双碳”目标下城市综合能源智慧化解决方案》专题报告。
谢可介绍,在能源消费侧,城市综合能源尚存在用能效率较低、碳排放强度大、智能化程度不高、源网荷储互动有限等问题,不能够满足“双碳”目标和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因此,亟须大力推进能源消费侧高效化、减量化、电气化,开展电能替代、节能改造、多能供应、清洁能源、新兴用能等综合能源服务,建设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通过能源数字化智慧化解决方案,推动城市综合能源源网荷储协调互动,优化能源系统运行,降低能耗及碳排放。
谢可表示,为实现上述愿景,集团持续攻关城市综合能源标准化建模、边缘智能处理与物联管理、综合能源负荷特征分析与预测、柔性资源聚合及虚拟电厂智能调控等关键技术,重磅发布云边协同城市综合能源智慧化解决方案。
该解决方案以智慧能源服务云平台、能源物联平台E-IoT、5G多形态通信终端、智慧能源管控系统、能源路由器等产品为支撑,有效实现城市综合能源服务智慧化、清洁化、高效化。
交通运输行业亦是城市碳排放的“大头”。为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集团创新研发新能源运营车辆平台。该平台包括3个系统——城配物流共享平台可通过信息撮合互换,提供场站查找、车货匹配等功能,实现车、桩、货、人之间的联动;大数据选址平台通过深度挖掘运营车辆的热点路线、周边商圈、竞争对手情况等相关大数据对充电站科学选址;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打造数字孪生充电场站实景三维模型,实现资产可视化管理。
目前,新能源运营车辆平台已签约121座场站,投运88座。运营场站效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运营两年多以来,服务车辆近300万车次,实现电能替代6200多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5.4万吨。
乘数字新基建东风,开启“双碳”目标新征程。集团将紧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与科研机构、国内外企业合作攻坚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信息通信智慧和力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