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电> 农电文苑

最美的星月

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21-03-06 18:54:48 作者:周宏

  严冬已去,春风扑面而来。新春佳节之际,我的手机收到几条来自千里之外秦岭深处的微信消息:“叔叔,新年好!我去年结婚了,丈夫在县里上班……政府给我们村里人在镇上都分了移民扶贫安置房,三室一厅、南北通透,在家里就能看见郁郁葱葱的大山、听到潺潺河水。下次您来可以多住几天,享受一下清新的空气,若是冬天来赏雪景也不错。现在家里装了空调和电暖器,常有外地人自驾游来我们镇上住民宿、吃农家小吃、漂流、拍星空。现在您来可以先坐高铁,几个小时就能到西安,我们再开车去接您,走高速很快就能到我家……”

  发消息的是我多年前帮扶的贫困家庭的小姑娘。时光荏苒,如今她已做了幸福的新娘。

  记得十年前的一个春天,我应朋友之邀去西安游玩。西安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都,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深厚,我向往已久,却因为事务繁忙一直没有成行。那一次,我终于能去了,也想借机探望我在当地帮扶的一户家庭。我是在报纸上看到这个家庭的信息的,之后又请当地的朋友帮忙联系,已经帮扶多年。我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件事。

  那天,我坐上开往西安的列车。将近20个小时后,随着一声长鸣,列车驶进西安站。我看了看表,下午3点钟。车未停稳,朋友打来电话,说已叫司机开车等在出站口。我拖着行李下车,车程漫长,全身都快要散架了,我真想立即躺下来放松一下。

  “坐了一路车,你也累了,先到宾馆住下来吧!明天带你逛一逛西安的明代城墙,到秦始皇陵看一看兵马俑,再登一登大雁塔……”在出口处,朋友接过我手中的行李箱热情地说,“到西安,鼓楼小吃街一定要去的,尝过鲜美的羊肉泡馍,才不枉千里迢迢来一趟。”

  “明天还是先去山区,看看我帮扶的那个家庭。”我想起心中的愿望,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

  “哦,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雨天,山路湿滑难行,不安全。”朋友有些担忧地说。他又思考了一下,拿定了主意:“现在就去!那个地方离这儿也不是太远,不到2个小时就可以开到,那个时候天应该还亮着。”

  于是,我和朋友去附近一家超市买了书包和文具,又买了饼干等零食,然后驾车一路向南,向大山深处驶去。

  城市的繁华和喧嚣渐渐远去,车窗外,草木越来越茂盛,路况越来越差。山路崎岖狭窄,弯道接连不断,似乎永远转不完。车像行驶在波浪里,起伏颠簸。一千多公里外的我的家乡盐城,没有高山、丘陵,一马平川。对这样的路况,我非常不适应,本来就有些疲惫,现在越发萎靡不振。

  我打开车窗,吹着山风,努力让自己清醒一些。朋友指着外面的山崖说:“在下雨天,路不仅难走,而且容易发生塌方。”这种自然环境我之前只在电视上看过,当直面陡峭的山崖时,感觉那些巨石仿佛就悬在头上,只要风一吹,随时都可能滚落下来。那种直逼内心的压抑和恐惧,简单、粗暴、直接,无法躲避,更让我觉得山里人家生活不易。

  一棵棵树迎过来,又远去;一道道弯拐过来,又拐过去。越野车渐渐驶入群山深处。遇到当地的人,我们就停下来问路。走走停停,在一处山脚下,当路终于窄得容不下四个车轮的时候,我们到了目的地。沿着崎岖的小路,我们又步行了约15分钟,来到山腰处的一个小村落。

  冥冥暮色里,我们远远看到这里有十几户人家,像棋子一样散落在绿树和山石间。炊烟袅袅升起,慢慢飘入山林中,仿佛一幅绝美的山水画。我想起陶渊明的诗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有那么一刻,我想桃花源应该就是这样的。

  村子越来越近了,撞入眼帘的房子一下子唤醒我童年的记忆:房屋低矮而简陋,好一点的是砖瓦房,差一点的是用泥土垒起的草房子。

  在这偏远的村子里,我们三个陌生人应该是特别显眼,马上有人迎上前来。我说明来意。他们一听,立即给我们指路,并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村里只有一户人家特别贫困,是两位老人领着两个小孩过日子。老人的儿子几年前因病去世,治病耗尽了家里的钱财,儿媳丢下一对儿女改嫁了。如今,四口之家仅依靠几亩薄田和几头牲畜维持生计,虽有政府接济,日子仍然过得艰难。若不是其他村民帮衬,日子恐怕早就过不下去了。

  按照村民的指引,我们绕过一条小路,拐到一座草房子前。房子门朝西南,远方是山林,门前有一小块空地,放着一张小木桌、几个木凳。夕阳坐在飞鸟的背上,正慢慢地落在屋顶上。柔和的光顺着屋顶上的茅草潺潺地流淌,再沿着灰色的土墙蜿蜒而下,细细地放大着土墙上的凹凸不平。那些深深浅浅里长着三五棵野草,无声地划动着夕阳的暗流。

  一位走在我们前面的村民一边大声喊着,一边快步走进屋里。随后,一位老人从屋里走出来。见到我们,他很惊诧,手忙脚乱地将凳子搬到桌边,用袖子使劲地擦了擦,请我们坐下。他佝偻着腰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我们招呼了几次,他也没坐下来,只是屈腿蹲着,不停地说着感谢我们的话。我问了他家的近况,老人默默地点起旱烟,低着头“啪嗒啪嗒”地抽着,好半天才没头没脑地说:“我没什么指望,希望孩子们能上学,长大了有饭吃……”

  老人突然不说话了,慢慢站了起来。顺着老人的目光,我看到一个女孩背着书包走过来了,身上的衣服很旧,已看不出原本的颜色。老人说,这是他的孙女。我向小女孩招了招手,喊她过来,小女孩怯怯地站着没动。老人喊了一声,她才慢慢地挪过来,紧挨老人站着。女孩矮小黑瘦,梳着齐耳的短发,头发有点乱。

  我问她多大了,她说十岁。我又问她上几年级,她说三年级。我问一句,她说一句,始终低着头,不肯多说半个字。我把放在桌上的书包推到她面前,又把塑料袋里的零食掏出来,说都是送给她的。小女孩怔了一下,问:“这些可以和弟弟分享吧?”我点了点头。小女孩高兴起来,拉着我说,有好东西给我看。

  我跟着小女孩来到屋里,昏暗的室内只有几件旧木桌和凳子,墙角斜倚着一些农具,连一件电器都没有。墙上贴着一张颜色鲜艳的年画,让屋子显得亮了一些。我心里不由得一酸。小女孩脚步不停,又带我到另一个房间,从床头小柜子的抽屉里摸出几块小石头,上面的花纹很漂亮。小女孩将石头塞到我手里,说:“这都是我和弟弟在山上采蘑菇时捡的,送给你。”

  小女孩的眼睛清澈明亮,笑声如银铃一般脆响。她突然扯了扯我衣角,指着屋角说:“叔叔,你看。”原来,屋角的墙上有一道裂缝,有微弱的亮光透进来。我担心起来,这样会不会有风吹入、雨淋进来。“晚上躺下睡觉时,还可以看见月亮和星星呢,好美的!”小女孩压低声音在我耳畔说,“这是一个秘密,你不要告诉我爷爷。”

  恍惚间,天空突然完全暗下来。我透过墙角的裂缝,仿佛看见了皎洁的月亮和璀璨的星空,天地被一片清辉笼罩,像童话世界一般美丽。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她仍旧乐观坚强,看到的世界依然美丽。我一直揪着的心舒缓下来,想起老人的话——“希望孩子们能上学,长大了有饭吃”。那一刻,我一点也不担忧小孩子的未来,再大的风雨也挡不住满天的星星和月亮,爱这个世界的人也会被世界眷顾。

  终于要离开了,老人和小女孩把我们送到村口的时候,我从口袋里掏出装有5000元钱的信封塞到老人手里。我知道这点钱对这个家庭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是我愿意尽我所能,让小女孩眼睛里的星星和月亮永远美丽。这户贫困家庭的未来,会像我们返回城市的路,越走越宽……

上一个: 梯田花开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