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电> 农电文苑

行走在古僰道上

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22-08-05 15:29:05 作者:陈兆平

  那是一个夏天,我闯进了僰王山,在古僰道上流连忘返。

  僰王山在宜宾境内的兴文县。竹是山的风姿,这里是四川省第二大楠竹基地,山上还有成片的桫椤、桢楠、刺楸等珍稀树木,时常可见野鸡、野兔、野山羊,随处可见飞鸟,随时可闻鸟鸣。水是山的灵魂,僰王山因为山势南高北低,五条溪流形成峡谷、瀑布、湖潭。石是山的性格,僰王山四面皆为悬崖绝壁,形状犹如一个用石头垒成的大寨子,山上随处可见造型奇特的岩石,与楠竹相映成趣。

  今天的僰王山,不仅有飞鸟飞越山顶,还有千里银线逶迤其中。那个夏天,我跟随±800千伏宜宾—金华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巡线人员来到僰王山,采访他们的巡线故事,领略这座山的历史遗迹与美丽风光。

  古僰道是古代僰人修建的栈道,始建于北宋,是当时通往僰王山的要道。如今保存完好的古僰道仅有500米长,依崖傍石而建,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一位巡线人员告诉我,每次上山巡线,他和同事们都要经过这条古僰道,有关僰人的故事已经烂熟于心。

  僰人,一个把历史沉淀在悬崖上的民族。站在古僰道上仰望僰王山,我仿佛看见一群僰人先民在僰王山逢山开道、遇水架桥……

  据说,僰人自春秋时期居于川南,至明代万历元年被灭,存续约2300余年。早在商、周、春秋、战国、秦时,兴文县皆为西南夷领地。万历元年,明军剿灭僰人,攻占山都六乡,次年改戎县为兴文县,在内官寨建武宁城,当地“偃武修文”即从那时开始。从明代洪武年间至嘉靖年间,明军数次对九丝山一带的僰人发起征剿,直到万历元年九月,明军在僰人九月九日“赛神节”狂欢之际,里应外合,攻下九丝山。就这样,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僰人在川南的土地上消失了,只有一座座碑文石刻,一座座青山,见证着这支神秘族群的历史。

  僰人留下的历史文化遗存,最具代表性的是悬棺葬。据说,凡悬岩峭壁上,僰人凿岩为穴,置棺其中,重叠相望。悬棺葬较集中地区在兴文县九丝城镇、石海镇。僰人没有用自己的文字留下他们的痕迹,却用奇特的方式,在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上留下了悲壮的史诗。僰人到底用什么方法置棺高岩?为何要行悬棺葬?峭壁上鲜红的岩画究竟表示什么?这些疑问都不断地吸引人们去探寻、去思考。

  不得不提的是“赛神节”。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在铿锵的铜鼓声与雄浑的牛角号声中,僰人跳祈祷舞,迎请古僰人图腾“太阳鸟”。接着,数十名画着花脸,披着兽皮,手执祭器、乐器、兵器的僰人跳起狂热的舞蹈,演绎古僰人神秘、古朴的节日场面。“赛神节”上展示出的厚重与狂放,既有脉络清晰的历史记载,又有扑朔迷离的神秘感,恐怕与僰人的铜鼓文化密不可分,也与征战历史紧密相关。

  “这就是桫椤树,非常古老的植物。”走在古僰道上,一位巡线人员特地给我指了指桫椤树。他说,一年四季,桫椤树都是那漂亮的模样。他们最怕有山火,担心这古老的植物因此受到伤害。特别是夏季,他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防山火。

  有人说,桫椤树堪称植物界的鼻祖,起源于古老的冰川时代,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3亿年,见证了恐龙从食物链顶端到灭绝的全过程。

  后来我才知道,兴文县的桫椤树群,位于僰王山镇凌霄城村和多岗槽村之间的龙潭沟,距离僰王山仅仅十公里。桫椤树群所在地有潭水碧绿如玉,还有含羞瀑、阶梯瀑、千叠瀑,飞流直下,像玉滚花飞。我们进入沟口,只见桫椤遍野,美丽的良姜花竞相开放。

  我眼前的几株桫椤树,从外型看上去,像一把把撑开的巨伞,与椰子树有些相像。树干高大挺拔,极富美感;外皮坚硬,花纹十分美观。

  为什么桫椤树能够挺过上亿年的自然考验,在僰王山幸存?巡线人员告诉我,除了气候、光照、海拔、土壤结构适宜,当地的自然生态保护良好,特别是沟谷中的水生态保护良好也至关重要。山谷中瀑布如雾如雨般飞扬飘洒,使本已十分湿润的山谷更加潮湿,为桫椤树的生长、繁育提供了绝好的条件,使它们在这里生生不息。

  僰王山四壁绝崖凌空,主峰黑帽顶高耸入云。山门内,沟谷溪流、瀑布湖潭、洞穴奇石等自然景观浑然天成。僰王山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沧水岩瀑布、龙泉瀑布;有起伏跌宕、绵延数百米的十二叠瀑、梦溪叠瀑;有在洞中观赏的飞雾洞瀑布;还有传说中“大吼三声雨就来”的唤雨岩瀑布……

  我们一行人缓慢走进飞雾洞,一阵凉意袭来。飞雾洞由上下两个竖井状溶洞组成,当地老百姓称之为“上落水”和“下落水”。“上落水”洞口四周翠竹环抱,藤蔓丛生,山泉破谷而出,悬挂于洞口岩边,形成一道迷人的飞瀑。从侧面看“上落水”,瀑布的形状很像京剧老生脸谱上的胡须,有人说它是花果山水帘洞口悬挂的水帘,令人百看不厌。而“下落水”则是飞雾洞的入口,在这里可以看见天然形成的摩崖佛像——“洞顶如来”。

  飞雾洞集诸多景致于一体:洞口有暗河,河水清澈见底;洞中有瀑布,从天而降,名曰“九天飞瀑”;洞的四壁由千层岩构成,构造奇特、形态优美;洞壁整体酷似一只硕大的神雕,头、嘴、身躯、羽毛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夏日晴天,当阳光穿过竹林直射洞底,形成光瀑,与水瀑交相辉映,水雾折射阳光,时常在洞中形成彩虹。

  从飞雾洞出来,我们追忆着古老僰人的过去,流连在古僰道上。山依然那样绿,而树却更苍劲。特别是飞雾洞上方的僰人悬棺,更令人叹为观止。古时候的僰人在悬崖上凿几个孔,楔入木桩,将棺木放置其上,或者将棺木一端置入崖壁裂缝或平台,另一端置于绝壁所钉木桩,远观如在云端。可能这就是他们理想中的“天人合一”,死后还和天空、山石、峡谷保留着某种关系。

  站在僰王山的主峰黑帽顶,就能看见横跨山巅的铁塔和银线,那是逶迤而行的±800千伏宾金线。眺望远方的山峦,铁塔一座接着一座,输电线路从四川宜宾出发,向东延伸一千多公里,直到浙江金华,将江河的力量转化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动能。

  我们慢慢走下山来,又回到古僰道上。就要告别古僰道了,我轻柔地抚摸着桫椤树的叶片,指间有凉爽之意。最令人着迷的不仅仅是这座僰王山,不仅仅是山间高高架起的铁塔和银线,还有那些消失了数百年的僰人。僰人,一个已经消亡的族群,还有许多谜题等着我们去一一解开。(陈兆平 文/摄)

上一个: 返回列表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